电子报
电子报

校园生活

无私奉献默默耕耘演绎优秀人生———记“全国优秀教师”丁士圻教授

金风送爽,第2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从教育部传来喜讯:我校水声工程学院丁士圻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本想走近丁士圻教授,近距离感受这位师德崇高的老教授。然而不巧的是,丁士圻教授病了,不便打扰,只好从侧面了解丁教授。记者来到丁士圻教授日常教学、科研的地方,31号楼水声工程学院。同丁教授课题组的3位与他朝夕与共的老师聊过以后,虽未...

《工学周报》 2009-09-10 435

努力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人事与分配制度———在二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专题报告(摘要)

题记公元二〇〇五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二次党代会正式把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确定为发展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全校两万余名师生员工为之努力前行。虽然“小荷才露尖尖角”,却也有“无边光景一时新”之感觉。对取得的进展略感欣慰之余,更感未来发展任务之重,困难之大前所未有。毋庸讳言,研究型大学建设诸多影响因素中人才队伍必是最重要的...

《工学周报》 2009-09-04 151

站在巨人肩上自主创新———国际科技合作是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主创新是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价值的过程。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既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努力增强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切合我校推动内涵式发展、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应该说...

《工学周报》 2009-07-23 175

传扬哈军工光荣传统开创哈工程美好未来□校党委书记谷焕民在《受命》群雕落成典礼上的讲话

同志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群雕“受命”落成揭幕仪式,纪念陈赓大将受命创建哈军工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哈军工对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格局产生的影响,极其深远。作为哈军工的后继者,我们要永远铭记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这一果断而有远见的决策;永远铭记以陈赓院长为代表的创建者们,为哈军工的建设所作出的重要历史贡献。纪念这一...

《工学周报》 2009-07-16 250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怎样指导我们制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

摘要:精英教育是我校最主要的教育目标。我校本科生教学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历经了毕业生意见反馈、社会需求市场调查、在校学生座谈和专家咨询等多个调研环节,在修订过程中也参考并借鉴了陈赓实验班的经验,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淡化专业的大类招生、打通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强化数理基础的共识,为各个学院形成各有特色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奠定了基础。为了早日推出新版...

《工学周报》 2009-07-09 885

着力推进党建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载体创新为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校党委书记谷焕民在纪念建党88周年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刚才,大会表彰了近年来在学校发展建设中涌现出来的1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92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1位优秀党务工作者,他们是工作、学习在学校各条战线的优秀代表,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师生员工学习的榜样。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对今天受到表彰的先...

《工学周报》 2009-07-03 423

在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迎评创优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今年11月17日至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专家组,正式对我校“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进行评估验收。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迎评创优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动员全校师生员工,全力做好“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评估验收准备工作。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我校...

《工学周报》 2009-10-08 112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创后勤工作的新局面

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后勤集团服务工作的内容、结构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发展观在后勤改革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后勤服务部门,要不断探索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决矛盾,紧抓机遇,谋划发展,从而使后勤服务工作日趋规范、系统、科学,使...

《工学周报》 2009-06-25 99

国家级奖过百科研立项过千参与人数过万我校学生科技创新从精英走向普及

2009年,我校学生在各类国家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所获奖项过百,科研立项数量过千,参与科技创新人数过万。在实践与探索中,学校逐步建立形成“四位一体”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体系,推动我校学生科技创新不仅在国家级奖项上连获突破,而且真正实现了从精英走向普及。“四位一体”即将科创竞赛、科研立项、创新课程、创新基地等4个体系有效统筹协调,优化资源...

《工学周报》 2009-12-31 170

搭建双平台打造新格局———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创业教育是指开发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素质、提高创业能力的一种教育实践。积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措施。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成功创业至关重要。我校创业教育致力于为学生在创业理念与创业能力培养上提供“第一桶金”。即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种创业教育资...

《工学周报》 2009-12-24 183

锐意进取求真务实推进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魏潾答本报记者问

编者按:近期学校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这是学校第一次出台这样的文件,为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个文件的理解,本报记者采访了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魏潾,就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学校党委为什么要专门出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文件?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是今年的学校工作要点确定的,而且写进了学校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

《工学周报》 2009-12-18 123

关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想象

编者按:教学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评价,这三者是教育过程的三块基石。而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我们永远都要依据具体的情境进行选择,做出调整。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并考察教育作为一个过程究竟需要什么,不仅需要反思、设计,更需要一些想象。没有什么严格的程序、万能的处方或严密的规则可以遵循。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以理学院光学与光学工程硕士研究生...

《工学周报》 2009-06-18 109

“十提升”促大学生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借助各类赛事平台,大学生科创活动成为学校展示科研水平、教学能力、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外向窗口,对于扩大我校社会知名度,推动学校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繁荣的大学生科创活动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如何推动科创工作向纵深发展,必须进一步统筹兼顾,以管理水平的“十提升”带动科创工作再上新台阶。1、提升重视力度,扎实科...

《工学周报》 2009-12-04 121

辽宁大学林木西教授作报告

本报讯(记者郭建辉)5月25日上午,应我校经济学院和科研处的邀请,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林木西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后危机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主题报告,校长宋冬林教授、副校长丁堡骏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刘建华教授、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王玉柱以及经济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副校长丁堡骏教授主持。报告会上,林木西教...

体验读书的艺术品味文化的交流——税务学院第十四届读书·文化·艺术交流节侧记

体验读书的艺术品味文化的交流——税务学院第十四届读书·文化·艺术交流节侧记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苏醒,税务学院第十四届“读书·文化·艺术交流节”在5月10日—14日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向全校师生展示,赢得了师生们的喝彩。荆风十年尽展辉煌5月10日晚,由税务学院团委主办的第十四届“读书·文化·艺术交流节”开幕式在教学楼F...

放飞思想超越生命———浅析“庄周梦蝶”的精神养生观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以狂妄恣世、诡异多态的旷世文章解读中国人的审美悟性和文学趣味之第一人,其传世之作《庄子》,为中国文化提供了超越性的审美空间、想象方式,以及自然的和方外的人生意象,形成了一个灵气荡漾的“庄周世界”。这种灵气荡漾的“庄周世界”,其实是庄子对于老子“无为而治”、“少私寡欲”精神养生思想的发展与升华。老子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消...

全面推进校地合作努力实现合创共赢

全面推进校地合作努力实现合创共赢

湛江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曹玉伟摄湛江市科技局到我校信息学院调研。潘家富摄近年来,我校以“校地联动、合创共赢”为宗旨,以校地合作委员会等合作机构为平台,以项目研发为主导,以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为核心,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

三千多本科毕业生踏上新征程

●夏日炎炎,毕业生们忙碌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今年我校本科毕业生有3千余名,他们有的步入社会自主择业、有的志愿服务西部、有的则报名当了村干部助理……带着责任的西部志愿者马玉英、洛桑曲吉是我校水保学院和生物学院的毕业生。她们是今年报名志愿服务西部的12名学生中被选中的两名。她们将奔赴祖国的西藏。当问到为什么要去西部时,马玉英说,...

《北林报》 2010-06-30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