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放飞思想 超越生命———浅析“庄周梦蝶”的精神养生观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以狂妄恣世、诡异多态的旷世文章解读中国人的审美悟性和文学趣味之第一人,其传世之作《庄子》,为中国文化提供了超越性的审美空间、想象方式,以及自然的和方外的人生意象,形成了一个灵气荡漾的“庄周世界”。
  这种灵气荡漾的“庄周世界”,其实是庄子对于老子“无为而治”、“少私寡欲”精神养生思想的发展与升华。老子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倡导顺应自然规律而为的天人一体观,庄子对于老子的这一思想可谓理解得相当透彻,这种透彻体现在他书中的二度放飞思想。
  第一飞是《庄子》首篇首事的鲲鹏逍遥游的描写。鲲鹏的高飞远图,提升着尘世中人的精神也插上垂天之翼,从“天之苍苍”的极高境界,俯瞰着这个尘埃飞扬、烟雾弥漫的人世间,俯瞰着这个有限、有待、有患、有累、有吱吱喳喳的自鸣得意的蜩、鸠、菌、蛄的热闹场。庄子的鲲鹏展翅的空间,是一个超越性的精神逍遥的自由空间。随着精神空间的无限拓展,庄子的第二度放飞思想,则是把生命注入天地万物之中,使之形成物我之间精神互渗的状态。天地万象或自然万物的“生命化”,成了庄子开发思想的和审美的精神空间的基本方式。一旦天地万物都能言、能思、能辩,人就可以把他们当作进行宇宙人生哲学对话的对象,以万物为友,游于天地内外,探究着人间世的焦虑、困惑、疑惧和哀乐,聆听着自我心灵的宇宙回音。
  庄子第一度放飞思想,收获了逍遥论,第二度放飞思想,收获了齐物论,而不管是逍遥论还是齐物论,其中体现的都是老子的天人合一论。庄子的放飞思想与精神,用了两种思维方式,即混沌思维与方外思维方法,他以混沌指向宇宙的本根,以方外超越天下的沉浊。接着,庄子又以梦幻思维的方式来体验生命的奥秘。主张全德养生的庄子,关心人心高于人事,关心治身高于治世,他的梦幻思维方式,关心的就是人与逍遥的内在精神自由,由此体现出庄子对生命哲学和精神自由的高度关注,庄子写梦,充满着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由这种生命意识衍生了庄子最出色、也最明丽的梦态寓言,就是蝴蝶梦:“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庄)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此梦提出一个问题:在梦中,是庄周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呢?最后庄子自己回答:人蝶互化,是为自然之物化常理———在梦中庄周可以化为蝴蝶,蝴蝶亦可以化为庄周!其所揭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与蝴蝶,本来就都是自然界的生物,自然界赋予了人与蝴蝶的生存条件,二者就有共通性:蝴蝶的身体可以飞翔,而人的精神也可以飞翔,二者具有互通互化之基因,不论是精神的还是身体的,能飞翔就有自由!而这种自由是超越生命的!这也正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精神养生所要达到的境界。(基础医学院 刘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