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多本科毕业生踏上新征程
●夏日炎炎,毕业生们忙碌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今年我校本科毕业生有3千余名,他们有的步入社会自主择业、有的志愿服务西部、有的则报名当了村干部助理……
带着责任的西部志愿者
马玉英、洛桑曲吉是我校水保学院和生物学院的毕业生。她们是今年报名志愿服务西部的12名学生中被选中的两名。她们将奔赴祖国的西藏。当问到为什么要去西部时,马玉英说,自己从高中到大学,受到过地方资助金、国家贷款、奖学金等多方面的帮助。如今毕业了,自己要回报,特别希望去西藏后能做点什么。洛桑曲吉的家乡就是拉萨。她渴望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未来,她们说得不多,唯一的想法就是到了单位要好好干,用自己知识和青春年华为雪域高原建设做贡献。有备而去的村干部助理我校今年有20个毕业生加入了村干部助理的行列。刘壮任职的村,在延庆康庄镇。因为家在农村,他对农村比较了解。他已经和我校在那里的往届毕业生取得了联系,对将要工作的环境和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准备。他希望自己能发挥特长,为新农村建设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辛颍是一名研究生,她去的是昌平区。她说,对于工作也许还不能很快熟悉,但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会努力去适应。
继续充电的读书者
据统计,每年我校平均约有20%的毕业生选择读研。差不多5个本科生中就有1个继续读研。陈俊宇是人文学院的毕业生,他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继续读书是他的理想。他想继续积累知识再走向社会,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全面素质。一位就业指导教师说,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通过读研提高自身的水平也是一种选择。
据悉,今年还有约6.3%的毕业生出国留学。
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
每年,步入社会工作的毕业生还是大部分。他们走进社会,通过应聘、公务员考试等方式走上了不同的岗位。多年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建议说,要踏踏实实从基层干起,从小事做起,积累经验,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不要抱怨,不要计较起薪和待遇,首先是在别人给你的舞台上亮好相,充分展示自己,赢得信任和认可,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据了解,毕业生中还有部分去当了社区工作者、有的应征入伍。让我们为毕业生们送上真诚的祝福。
“你是否在唱,你是否在听,一路顺风,遥远的路上多珍重……”(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