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着力推进党建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载体创新为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校党委书记谷焕民在纪念建党88周年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刚才,大会表彰了近年来在学校发展建设中涌现出来的1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92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1位优秀党务工作者,他们是工作、学习在学校各条战线的优秀代表,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师生员工学习的榜样。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对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校党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紧紧围绕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不懈奋斗,学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精英教育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丰富成果,科研工作保持快速持续发展态势,特色学科专业体系规划与建设全面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不断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和公服体系持续改善,和谐校园建设取得实效,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工作。除此之外,学校其他各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通过前一阶段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进一步坚定了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思路和发展道路,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提出了推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解决突出问题的主要任务和举措,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信心和决心,分析检查报告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全校师生的充分肯定。这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是我们在工信部党组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是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奋斗的重要成果。回顾这些成果,使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建设对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作用;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建工作创新对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和对党员干部、广大师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作用;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在学校发展进程中,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此,对长期以来兢兢业业工作在学校各条战线的广大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进入整改落实阶段。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办学兴校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为统领,着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这是确保党对高等学校的坚强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是创建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题中之意,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保证。
  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一是要着力推进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创新,就是按照中央对高校党的工作的根本任务定位和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紧密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实际,推进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功能定位、组织定位和工作定位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推进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精神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障作用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方式。推进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央“正确领导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这个高校党的工作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促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结合,主动地践行“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理念;就是要按照“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这一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就是要适应新的基层学术组织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组织定位,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围绕学习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成才”的学生党建工作定位,促进学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紧密结合。
  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二是要着力推进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就是着眼于制约党建工作发展上水平的关键问题,紧密联系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按照学校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功能定位和组织定位,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工作机制。推进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是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动力和活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迫切需要。只有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才能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责任,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才能把党的组织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团队的力量,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把党员义务进一步转化为工作的职责,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就是要紧密联系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不断完善目标机制和决策机制,实现党建工作目标与中心工作目标的有机统一,促进党建工作决策与中心工作决策的有机结合;就是要紧密联系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定位,不断完善组织机制和廉政保障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在师生员工中的威信和地位,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就是要紧密联系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不断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和激励表彰机制,切实发挥考核评估与激励表彰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三是要着力推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创新,就是根据高校党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呈现的新特征和师生员工的新期待,结合党建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党员的发展需要,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活动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完善与创新。推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是党建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现实需要,也是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只有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才能紧紧围绕高校党的工作的根本任务,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把党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党的建设渗透、融合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工作中去,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体现和激发党建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和党组织的内在活力,对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和更有效的影响力。推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就是要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载体和方式,进一步优化“党建工作创新计划”项目的内容设计,不断提升党建工作项目化运作的水平和辐射力;就是要不断创新党员活动、服务的载体和形式,把党建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同党员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党员活动与党员服务的实际效果;就是要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近年来,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工作者,在党建工作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载体创新,取得了许多很好的经验,如航建学院的“微型党课”、“党员答辩”,计算机学院的“321工程”、“12345工作体系”,船舶学院、动能学院、自动化学院、机电学院、信通学院、经管学院、核学院等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中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这些都是各级党组织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果。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坚持以创新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为标准,始终把创新贯穿于党建工作的全过程,推动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再创新业绩、再上新水平。
  同志们、同学们,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学校肩负着推进“两化融合”、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在工信部党组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始终保持争先创优的雄心壮志,团结一心,奋勇前进,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