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默默耕耘演绎优秀人生———记“全国优秀教师”丁士圻教授
金风送爽,第2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从教育部传来喜讯:我校水声工程学院丁士圻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本想走近丁士圻教授,近距离感受这位师德崇高的老教授。然而不巧的是,丁士圻教授病了,不便打扰,只好从侧面了解丁教授。
记者来到丁士圻教授日常教学、科研的地方,31号楼水声工程学院。同丁教授课题组的3位与他朝夕与共的老师聊过以后,虽未曾谋面,但丁士圻教授那对教学、科研一丝不苟、严谨、认真、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学生热心关怀、悉心浇灌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形象,和多年来丁士圻教授在教学、科研中取得的硕果累累的成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大概也是丁教授能入选“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深受学生们认可和爱戴的重要原因吧。
无私奉献结硕果丁士圻教授在长期担负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丁士圻教授曾先后6次荣获学校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在教学方面,多次获得教学成果奖励;在科研方面,成果十分突出,分别于1991年和199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还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1999年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丁士圻教授学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承担多门基本内容相差很远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且由于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融入,所讲之课备受学生欢迎。仅2006-2007学年一年内,他就承担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学位课或选修课《数字信号处理》、《模拟滤波器》、《识别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水声通信原理》、《现代水声信号处理讲座》6门课的授课任务。与此同时,他几十年来不间断地组织领导着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元经费规模的一个又一个的科研攻关项目,所肩负的繁重的湖上试验和海上试验几乎年年不断。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他放弃了大多数的节假日休息时间,无私奉献、努力拼搏分不开的。
科研方面,他长期从事与海军靶场建设和水下目标探测等重大项目科研工作,取得显著军事效益和重大科技成果。2004年4月,丁士圻被总装备部聘任担任某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技术首席、专家组成员,组织由国内海洋界和水声界一些重要单位和人员组成的强大团队,攻坚克难,目前项目已进入结题阶段。
教书育人重实践丁士圻教授对待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生活上对学生关心爱护的种种事迹,深为3位受访的老师交口称赞。一位老师这样描述丁士圻教授的教学形象:讲课非常有激情,声音特别大,他很热爱他的工作。丁士圻教授讲课生动、幽默,深入浅出,擅于融合实际的工作实践,娓娓道来,特别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非常具体而微。他注意让学生领会知识的指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书本上死的知识讲活了。
丁士圻教授无论是给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上课,学以致用的精神一以贯之。作为我校水声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讲课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注意渗透最前沿的科研动态。他的授课结合实际的工作,与工程实践相连接,用学以致用的思想理念,教授学生无论学习专业课还是基础课,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带学生做实验的时候,丁士圻教授总是亲力亲为作榜样,手把手的教导学生做实验,不厌烦不厌细。无论带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非常认真,从不会敷衍了事。他经常教导学生做事要做就做到最好,并以身作则地起到表率作用。无论教学还是科研,他对学生都非常无私,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多年来实践、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全部教给学生,就怕学生听不懂,掌握不了。
在教书育人的教学过程中,丁士圻教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在讲课、作业、实验、考试等各个环节上旗帜鲜明地反对应试教育,强调、鼓励理论联系实际,帮助、教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本科教学工作中,他采用召开不同学习成绩同学座谈会、委托作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进行调查、利用课间休息和答疑等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与学生交流、谈心等形式,了解教学工作中教和学双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教学效果;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同时,还在学习方法等方面给学生具体的指导。
治学严谨爱学生“生活上大大咧咧,工作上认认真真。”一位老师这样评价丁士圻老师。他朴实、随和、和蔼可亲,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平时在生活中喜欢跟人开玩笑,对人很关心,平易近人,很亲切,跟丁老师相处有种如沐春风的愉悦感,这也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他还非常反对学生在教师节为他庆祝,总是在节前告诉学生不可以给他买任何礼物。而他做实验、搞学术的时候相当严格,不给任何人留情面,又像凌厉爽直的千里快哉风。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能够在教学之余教给学生如何做人,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传道。丁士圻教授在教学过程中,还擅于塑造学生的人格,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诚实、守信、认真、严谨,是丁士圻教授心中关于如何做人的八字箴言。他教会学生科学的科研思想、科学的态、严谨的作风,让学生明白作科研不能有侥幸心理,切忌想当然。他还经常利用讲课中介绍学科发展史、某个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等一切机会在课堂上旗帜鲜明地宣扬报效祖国、振兴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硕士、博士们,不但是他的学生,更是科研项目的成员和助手。他在强大的科研项目背景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多年来为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说起丁教授作科研的严谨,一位老师讲起一段事例。丁教授要求学生做实验要在实验室和水池里做完善了,保证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能到海上作。有一次,丁教授的课题组研制应答器,做了一个滤波器。一位课题组成员测试了一下滤波器的性能,信号指标在试验室的环境中是达标的,就装箱密封,准备运到海上做实验。丁教授要求拆箱重新测试,提示这位成员要充分考虑到外界环境的各种可能因素,保证万无一失,各项指标都合格,才算达标。他告诫学生们,作科研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一定要认认真真,绝对不能马虎,科学研究必须每一步都要认真细致、有据可循。
丁士圻教授关心爱护学生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他在学习、科研上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生活上又给予尽可能的关心,与学生有着融洽的关系,得到学生们的良好评价和爱戴。年届70的丁教授在海上做实验的时候与学生同吃同住,往往一住就是40多天,丝毫不在意船上轰隆作响的发动机噪音和水面上颠簸起伏的恶劣环境。做实验的间隙他经常到学生的仓位里看望学生,和学生一起玩游戏、打扑克。他关心学生的伙食,生活上的琐事过问得很细致。有时出海做实验,丁教授生病了,却坚持带病带着学生做实验。
丁士圻教授非常爱学习,注意不断更新知识。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有一些新型的做图软件,一些年轻老师都不会用,他都能掌握。
教学、科研能力强,为人师表的丁士圻教授虽然身上担负着繁重的科研任务,从教30多年却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默默地耕耘、奉献着。对于荣誉和成绩,丁教授总是很低调很谦虚。这些宝贵的品质,展现丁教授的师德风采,谱写成一曲动人的师魂颂歌,更铺就了他闪光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