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站在巨人肩上自主创新———国际科技合作是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主创新是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价值的过程。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既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努力增强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切合我校推动内涵式发展、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应该说,当我国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或某技术领域受国外封锁时,依靠自身技术实力或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努力获得新的科学发现、新的理论、新的方法以及更多的技术发明,实现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是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的。但在当今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同时又开放共赢的国际环境中,必须认识到,通过引进技术再创新,即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也是提高我们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许多赶超国家通过这一方式缩小了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尤其是在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领域成功地实现了赶超战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可以迅速地站到巨人肩膀上,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不仅能够大大缩短创新时间,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创新风险。具体到高校科技创新,引进技术再创新的工作形式就是国际科技合作。
  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目前的主要形式包括互派访问学者、组织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项目合作研究、建立联合研究机构、加入国际科技研究组织、参加政府间合作项目等等。通过国际科技合作,高校可以在多方面获益:及时掌握国际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获取前沿信息;引进国外智力,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推动国内重大课题的完成;加快建立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扩大学校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国际科技合作已成为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性措施。
  我国政府目前对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十分重视,从多个角度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外专局、自然基金委员会等多个部委和省市科技主管部门均设有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经费,经费的额度从几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经费支持内容包括:
  ———支持邀请国外专家来华短期讲学、长期工作,派遣我方专家赴国外进修学习;———支持与外方互办国际学术会议,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支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支持在中方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进行科学研究;———支持引进国外技术和资金在中方成立高新技术企业等。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校的国际科技合作工作也呈快速发展趋势,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院所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几乎每天都有国外专家在我校访问、讲学、合作研究,一批国际合作项目得到实质性进展,一批国外智力和高新技术成果得到成功引进,这为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事国际科技合作是一项困难重重的工作,与国内科研工作相比,面临着语言不通、沟通不便、信息不畅、前期资金短缺、存在潜在风险等等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有的科研人员选择了驻足观望、裹足不前,最终一无所获;而有的科研人员则选择了迎难而上、大步向前———首先选准能够填补国内空白且国内急需的高新技术,通过各种途径筛选并联系掌握该技术的国外单位或技术负责人,邀请来华讲座或自费亲自到国外单位商洽合作、签订合作协议,然后主动向各级项目主管部门汇报项目合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最终获得了多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经费支持。我校目前已承担十余项单项经费超过百万元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有的项目甚至超过了千万元。其中两个项目的负责人几乎从“零”起步,但积极应对各种问题,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从策划、联系,到申报、答辩,最后成功获得拨款,仅用时6个月。
  综上所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是我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然选择。国际科技合作是我们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快捷途径;我们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实践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国际科技合作站到巨人的肩膀,为创建研究型大学、建设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