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本报讯(记者刘祥辉王之硕王晓丹通讯员吕冬娜)5月14日晚7时30分,我院三千多名师生在文体中心共同观赏了以“纪念抗战65周年、穿过硝烟的歌声”为主题的交响演唱会,同时,拉开了我院第二十三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序幕。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于3月启动,历时...
本报讯(学生记者杨鹏孙姝瑶)应我校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科研处的邀请,4月28日下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晓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现阶段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与对外战略的调整》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杨云母教授主持,国际经济贸易学...
本报讯(学生记者步和清见习记者李乔治杨世经)5月7日中午,为迎接“五四”青年节,活跃我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生活,我校在图书馆门口举行了大学生庆“五四”红旗接力赛。比赛以学院为单位,15支参赛队伍在院旗下各展风采。伴随着发令枪响,各个学院的运动健儿们...
近两年,大学生就业已逐渐成为世界性难题,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是如此。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显示,全世界失业大军中的一半是青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不少企业的招聘计划被冻结或缩水,对原本就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2009年大学毕业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国内的情况也是如此。2010应届毕业生六百多万,加上2009届100多万没有找...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现在,我代表学校向评估专家组汇报我校实施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工作情况,请审议。一、办学历史与传统1953年,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这里创办。毛泽东主席为学院颁发《训词》,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哈军工肩负着强军兴国的神圣使命,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发展,就在一片荒地上从无到有...
本报讯(学生记者刘华)6月10日晚,应我校科研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以及经济学院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新开放观与中国模式之争论》的主题报告。报告会由我校副校长丁堡骏教授...
编者按: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校党委“关于在全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精神,巩固和扩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我校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公管学院、信息学院分别开展了党建团日活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新时期党...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整整经历了30个年头。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单元”,改革开放30年正为世界关注。在全球经济的低潮之中,人们争相评论“中国模式”,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并用新的眼光打量这不同寻常的30年。这30年,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大国,经济从一度...
古老的城墙已经坍圮,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诗意的渡船不再,架架虹桥以各式各样的姿态跃然于水上。这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渐渐褪去了历史的斑驳,代之以现代化建筑。今年五月,因参加毛邓三课程的实践活动,我有幸跟随马克思主义学院去了一趟贵州铜仁,感受颇多——那里有今人与历史的对话,有现代与传统的呼应,有传承与革新的碰撞——听千...
去农村当“村官”,现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毕业后考虑的去向。从曾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变成农村干部,这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也是他们人生当中的第一次角色转变。谢俊,我校08届毕业生,到湘西州凤凰县阿拉镇团结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已有七个月。通过对他的了解,我们可以清晰看见一名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村官”,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奉献社会,为建设社...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大都是志大才疏,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缺乏。从另一方面来说,纯真的校园生活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的大跨越,也使得许多毕业生无所适从。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更为了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她选择了湖南省委组织部统一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工作,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于是她进入了首...
编者按:六月,桅子花香弥漫着校园,又到了毕业生离校的日子。正当大多数毕业生沉浸在离愁别绪之中,以各种形式向老师真诚地感恩,与同窗深情地话别之际,却有少数毕业生每日里狂喝滥饮,酒后砸桌椅,毁公物,深夜一两点多钟还在喧嚣叫嚷,扰得师生不能安睡。在砂...
围绕学校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精英人才的目标,我校的研究生工作从2006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培养模式改革。以突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核心,学校将研究生培养分成了四个模块,即:课程学习模块,科学研究模块,学术实践模块,论文研究模块。四个模块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四环培养模式。四环培养模式从课程...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组织结构中直接承担知识传递、知识发现和创造以及知识服务职能的最基层的组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学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形成了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功能格局。寒假工作会议上刘志刚校长《关于我校大学制度建设的探索与思考》的报告指出:如果说从1998年—2008年,我们无意识和有意识地走...
一、引言世界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表明,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决定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人事制度是激励高校教师服务于国家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重要措施。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人才竞争的挑战,迫切需要创新大学人事制度。二、美国德国大学教师聘任甄选制度世界各国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大学教师职业甄选和优化机制...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关系到学校广大教师的最根本利益,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持续发展和稳定。可以说,分配制度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终结果。用人制度的改革必须有相应的分配激励机制相配套。只有在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的基础上,为适当的岗位提供配套的工资待遇,设定合适的岗位薪酬,岗优酬优,保证工资待遇的整体性提高与级别性递进,保证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