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 拥 滋 养 我 们 的 土 地———记我校08届毕业生、首届大学生“村官”彭朝辉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大都是志大才疏,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缺乏。从另一方面来说,纯真的校园生活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的大跨越,也使得许多毕业生无所适从。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更为了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她选择了湖南省委组织部统一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工作,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于是她进入了首届大学生村官的行列,奔赴农村,亲拥滋养我们的土地,在最基层磨练,在人民群众中成长。她,就是我校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08届毕业生,众多大学生村官之一的彭朝辉。
感恩家乡土服务为“三农”
怀着一颗对组织对农村感恩的心,带着服务“三农”的坚定信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满腔热情,彭朝辉按照组织的统一安排部署,来到了湖南湘乡市龙洞镇中朝村任村主任助理。
在半年多的农村工作实践中,她积极主动配合村支两委完成办事处、党委政府在村里部署的各项工作,协助村委会完成了医疗合作费的收费和土地承包权证的发放工作。借到每组每家每户的机会,她深入了解民情,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她协助党支部书记做好了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协助村委会成员解决一些群众的矛盾问题。积极参加各种性质不同的会议,熟悉会议的运作方式,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对每次会议内容进行记录和整理,方便查阅。她还负责村里每月2次黑板报的出版,宣传国家大事和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以及村上新农村建设的动态,让群众及时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更为她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办公现代化共建新农村彭朝辉在校时熟练地完成了模电、数电、微波技术、电子线路、物理学等课程的试验,对于office、Excel等办公软件更是驾轻就熟。
在中朝村担任村主任助理的日子里,她学以致用,把新农村建设所有的资料和协议按“一事一档”要求,进行了整理归档,并建立了电子版文档。如 《中朝村2008年上半年工作简况》、《中朝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内容》、《中朝村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等。并根据需要制作成各种报表进行打印。这样一来,许多纸质资料有了电子文档的备份保证,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资料查询的速率,真正地让电子信息技术走进了村干部的办公室,促进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在平时的闲暇时间里,彭朝辉还教会了其他村委会同事一些电脑操作和打印复印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办公的能力。有时同事需要查找一些资料,她也会帮助他们到专业网站进行搜索;村民家的电脑坏了,她也会主动前去帮助修理。虽然这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彭朝辉的心里分量却很重,她感觉自己终于能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了,更体会到了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快乐。结束语在农村经历了半年的磨练,使彭朝辉受益良多。回忆起当初这个身高只有154cm的柔弱女子决定去当“村官”的时候,身边有人不解,更有人担忧,但自始至终彭朝辉的心中坦然无悔。因为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立足“服务边区”的吉首大学的毕业生,她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和光荣的使命。
走进农村,走近农民,亲拥滋养我们的土地,让她学会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明白了踏踏实实走好人生每一步的道理。深入基层,更是对她工作能力的一次考验,从基层做起,也更深知做群众工作的不易。所以,以后无论是面对工作上还是人生上的挫折,相信她一定能够从容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