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站在新的起点上


  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今天和五四时期有了很大不同: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标志性建筑赫然挺立。变化还不仅限于物质上的更新,思想观念上的改变更加让人们觉得措手不及,从前我们所熟悉的五四精神似乎已经销声匿迹了!因此,人们感慨:时代变了,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热血青年、找不到那样的激情岁月。
  回顾中国历史,读书人似乎总是以软弱、迂腐、穷酸、夸夸其谈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每当国破家亡的时刻,他们大多独善其身,或隐居山林,逃避现实,或满腹牢骚,郁郁而终。但从五四运动开始,人们对学生的印象开始转变。在民族危亡面前,他们不辞劳苦地上下求索,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绑在一起,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救亡图存为理想。
  那么,五四究竟启蒙了我们什么?最核心的应该是民主、科学。事实上,即便是今天,这一价值启蒙仍然存在。当前我们仍然在建设这样的一个国家:尊重科学,尊重人权,政治清明,言论自由……这些都是人们不断追求的一种社会状态,而且,似乎还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期才能完成。所以,五四其实并没有结束,它需要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去继续完成先辈们孜孜以求的事业。
  接过五四的火炬,青年人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新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用新的智慧去完成。五四时期的热血和激情让我们深深感动,但青春不仅仅拥有热血和激情,它还充满着理性。因为理性,青春才不至于幼稚、莽撞、偏执、轻率。理性是一种品质,它能让人三思,让人权衡利弊,而不是仅凭情感做事。因此,当前这个时代对青年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今社会,每一个人都拥有很多的选择。面对众多的选择,人们开始困惑了,迷茫了,继而在困惑和迷茫中渐渐地失去了理想。人们不知道该如何给自己定位,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理想的缺失使青年人变得功利,很多人认为只有金钱和权力才算价值,很少人愿意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为时代的不同,我们很难理解五四时期青年人的那种做法和信念。
  因此,在理想和信仰缺失的年代,五四精神无疑给了我们最好的启迪,它教会了我们要勇敢,要爱国,要为了理想而奋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用新的思维去传承五四精神。在那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中,很多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希望能用鲜血唤起民族的觉醒。而现在,需要我们付出的已经不是鲜血,鲜血换不来富强。知识和智慧是两把利剑,它能让我们在复兴之路上披荆斩棘,高奏凯歌。同时,我们还需要用双手辛勤耕耘,创造价值。没有踏实的工作,任何的理想都是空想。
  青年人应该用什么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呢?我们的肩膀还不够宽厚,所以不能承担太多的责任;我们的言辞还不够犀利,所以揭露不出人世间的黑暗;我们的声音还很微弱,所以不能得到社会的响应;我们的力量还很渺小,所以还不能成为舆论的中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无是处。关注社会,寻找社会上的薄弱环节,然后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也许不能惊天动地,但这就是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最好的回报了。
  五四的影响并不限于那个特定的时代。它已经沉淀成一种精神,它影响之后每一代青年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同时也让我们反思,反思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学会爱国,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荣辱得失都是渺小和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