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组稿
从三峡大学编辑的提问说起前些日子,在征集报纸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时,三峡大学的编辑发来一则信息,提出需要的业务培训有:1、在报纸编辑中,各种体裁的统一正规格式分别是怎样的?比如:通讯里的作者是称呼通讯员某某某,还是某某某/文,还是文/某某某?再...
鲁迅《作文秘诀》一文讲了什么“秘诀”?姚赣南鲁迅是一位作家,是一位大作家,是一位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著名作家。他在1933年写过一篇杂文,题目叫《作文秘诀》。此文收录在《南腔北调集》中。大作家把写作的“秘诀”亮出来了,还不赶快学?为此,我在50多年前便读过此文,如今重读,又加深了理解。询问“作文秘诀”的人一直有?鲁迅在此文开头的第一句话...
从欧阳修虚心听意见谈文章的修改——《说说写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五?故事:???欧阳修的好朋友智仙和尚在山间盖了一座亭子,亭子建好后,欧阳修前去祝贺,写下了《醉翁亭记》。开头写道:“环滁四面皆山,东有卧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
编者按为更好沟通、交流,本网从今日起开辟《答读者问》专栏。在这个专栏里,我们将邀请中央主流媒体资深的记者编辑与大家互动。我们将根据读者来信提出的一些问题,请相关的记者编辑作答。今天邀请的是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国昌老师,请他就相关问题与大家交流。答读者五问刘国昌?大家好!很高兴就新闻业务相关问题与大家交流。这样...
通讯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项,是记者和通讯员必须掌握的一种写作类型。通讯与消息虽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各有其本身的特点,两者不可混同。通讯不是拉长了的消息。现在有人写出来的新闻稿既像消息稿又像通讯稿,好比是夹生饭,这种状况应当加以改变。通讯与消息的主...
2011—2013年,我在从事炼焦工人的那两年多时间里,常常遇到一个烦恼:感觉没素材可写,想写不知道写什么,也不大懂怎么去写。一方面,我当时的新闻敏感性不强,发现新闻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身处基层班组,写新闻受到很大的局限,不像现在可以去企业的...
解放军报社原副社长欧世金前不久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新闻界曾批评过的那种鼻孔朝上的“老爷记者”、隔窗看景的“车轮记者”、闭门造车的“文件记者”、粘贴复制的“电脑记者”,应多想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争当志存高远、情怀深厚的新时代优秀记者。”...
与学员的N次通信高校校报标题上的毛病,该改一改了!(第十五封信)刘国昌?XX学员:你好!你让我看看你们编的校报,提点改进建议。我照办了!不仅认真看了你们的校报,还看了其他高校的校报。但由于时间关系看得不是很多,今就已看的校报谈点想法吧!总的来说,校报办得不错!内容丰富,导向正确,特色突出,有不少好稿子、好图片值得点赞(日后准备专门撰文...
从苏轼苦心拟开头谈文章的写法——《说说写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四刘国昌故事:大家都很喜欢读苏轼的诗文,他的诗文写得确实好。然你可曾知道,他每出一篇文章也不是很容易的。那都是花费心思、反复修改而成的。话说有一天苏轼为韩愈写碑文(即《潮州韩文公庙碑》...
最近,在网上听了一首流行歌曲,产生了写一篇文章的想法。歌曲的名字叫《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它是来自辽宁鞍山的80后歌手王琪的作品。这首歌讲了个什么故事?歌曲讲述了一个动人而凄美的爱情故事,一个牧羊人和四川养蜂女的故事:夏天的一日,失去丈夫不久的养...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国昌老师,曾撰文批评消息写作中的“胖导语”现象(详见《老记说事》公号,2020年5月8日)。他说,“胖导语”是一个形象的说法。这种导语字数多、内容杂,让人看着费劲;也不符合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希望尽快...
从“经典”中创造“经典”——企业报“新人”采访“法宝”(三)王天海在第21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备受新闻界关注的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见附件1】如期发布。作为一名新闻人,或者说与新闻打了10余年交道的老新闻人,每年这个时候,我...
从“采访”中“采访”新闻——企业报“新人”采访“法宝”(二)王天海2020年6月,一条关于“酒钢研发出抗菌不锈钢”【见附件1】的消息,在钢铁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该消息发出后,迅速被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冶金报、中国证券报、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
在报社当编辑、上夜班时,眼前有一大堆照片,每天要选出一些上版面,有的照片是单独发表,有的照片是配合相关文章发表,有的照片是组成“图片专栏”发表。那么,怎么样的照片才能引起编辑的注意、才能入选并在报纸上刊登出来呢?归纳起来,以下几类照片是比较受欢...
在学习中国新闻史的过程中,有两篇重要文章读过好几遍,印象至深。文章的精神至今仍在指导着新闻实践。这两篇文章,一篇是毛泽东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篇是刘少奇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这两篇谈话至今已过去72年了。如今重读,感触良多。在融...
与学员的N次通信写稿要“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第十四封信)刘国昌XX学员:上次你谈到写稿时的经历,深感“写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句话,反映出你已进入“写稿状态”了,不错!作为媒体人,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写稿。只有把稿子写好了,才能更好地...
徐铸成火车上看风景,几天后写出了旅途见闻——《说说写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三刘国昌资深报人徐铸成带的研究生贺越明,前不久撰文写了徐老的一个故事:1983年暑期,时值76岁的徐铸成老先生赴北京京为民盟中央举办的多学科学术讲座主授“新闻学术”。我随行...
与学员N次通信网文写作的新特点:“扬短避长”(第十三封信)刘国昌XX学员:你好!微信上咱们一直讨论网文写作的问题。今天集中说一下网文写作的特点,那就是“扬短避长”。一看题目,也许你会说,您是不是写错了?应该是“扬长避短”啊!本应该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