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专刊组稿

用寻找“差异”的办法写文章

笔者当年在写旅游漫笔时写过一篇短文,题目叫《旅游:寻找“差异”的快乐》。在这篇文章中,笔者说:“距离产生美,差异带来欲望与憧憬。为了远方那个带有差异的陌生的梦,不怕漂泊,不畏劳累,走上旅途。这也许是人们常说‘我喜欢旅游’的原因吧!”把旅游与写作相比较,发现这个寻找“差异”的快乐是相同的。写作,也要寻找“差异”。写文章不能老生常谈文章是...

华文融媒云 2021-10-12 649
“你在写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你在写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上个月,赴北方讲学,向学员们提出一个问题:“你在写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把问题收集上来,多种有样。现择其中两个问题答复如下。问题一:文章结构千篇一律,难以出彩,怎么办?关于文章结构千篇一律的问题,是写作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比如,写游记,先写...

华文融媒云 2021-10-12 881
“小通讯+小言论”,这种形式可仿可学

“小通讯+小言论”,这种形式可仿可学

人民日报国庆假期期间在一版推出《同心奔小康》系列报道。该报道采用“小通讯+小言论”的手法,生动、具体地介绍了各地的新举措、新气象,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这种“小通讯+小言论”的编辑手法,过去早已有之,但于今却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今特推荐与高校校报...

华文融媒云 2021-10-12 749
哪些标题读者不愿看?

哪些标题读者不愿看?

看报看网先看题。题好文一半。但如果标题不好,就会失掉很多读者。那么,我们都有哪些标题读者不爱看呢?01读者不爱看的4类标题1、套话题不爱看。有些标题习惯用套话做题,如“雄关漫道真如铁”、“病树前头万木春”等,标题只是简单一句诗,让读者不知云何,...

华文融媒云 2021-10-12 723
思想力、写作力,助你走得更远!

思想力、写作力,助你走得更远!

?在最近的一个座谈会上,有位记者问:“对我们年轻记者来说,在今后漫漫新闻路上如何才能站住脚、走的更远?”我想了想说:“有很多因素,但据我观察,最重要的还是‘两力’。即思想力、写作力。”我解释道,思想力,说的是“能想问题”;写作力,说的是“能写东...

华文融媒云 2021-10-12 846

说说标题的口语化与古典美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闻标题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其中标题的口语化和古典美,是两个较为瞩目的形式。下面就这两种形式进行一番介绍和探究,与大家分享。一、口语化标题口语化标题,顾名思义就是用口语形式做成的标题。这类标题一目了然,通俗易懂,广受读者的欢迎。请看下面的实例——例1:湖北巴东县——3万斤核桃一下子订光了——2018年...

华文融媒云 2021-09-24 664

记者把故事写好,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在新闻报道中讲故事,记者要学会写故事,已是新闻界的一个共识。各地各媒体也都在积极倡导,陆续推出了一些善于讲故事的好报道,受到人们的欢迎。但也有一些不好的苗头出现,即有些报道在“讲故事”的名义下,粗制乱造,失真失误。不仅损坏了“讲故事”的写作手法,还严重影响了媒体的传播率。凡此表明,记者写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一定要下点功夫才行;同...

华文融媒云 2021-09-24 441
文章的开头、结尾与首尾呼应

文章的开头、结尾与首尾呼应

?开头为引入主题文章的开头有多种方法。可以先写时间、地点、环境;可以运用语言,引出人物;可以开门见山,奇句夺目;可以提出问题,引人关注;可以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不论是以何种方式开头,都是一个目的:引入主题。有的政论文则是直接点明主题。文章的开头...

华文融媒云 2021-09-24 598
学口诀做标题既方便又快乐

学口诀做标题既方便又快乐

口诀,指的是人们根据事物的内容编成的便于记诵的语句。人们通常熟悉的有乘法口诀、珠算口诀等。一些日常用的乘法、珠算口诀不仅运用在计算中,而且成为人们说话或写文章的表达方式。比如,“不管三七二十一”,指的是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三一三十一”,是...

华文融媒云 2021-09-23 772
最是小事感人心

最是小事感人心

写人物离不开写事儿。通过写事儿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和品格,这是记者们已形成的一个共识。然写事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有的记者会选事儿、会写事儿;而有的记者则不大会,写出的事儿不典型、不感人。一、没人说“写人物一定要写大事”。?在有些记者那里,思想还...

华文融媒云 2021-09-23 704
新闻采访的四个关键点

新闻采访的四个关键点

《西行漫记》一书出版已经80多年了,然而依旧受到读者的欢迎。前些日子,有的媒体带领读者一起完成了《西行漫记》读书打卡活动,累计2000位朋友报名参与。有人评论说:“通过阅读《西行漫记》,真正读懂了红军生活,体会到了红军和老百姓的鱼水情!”《西行...

华文融媒云 2021-09-17 675
有想法,也有材料,但不知如何下笔,怎么办?

有想法,也有材料,但不知如何下笔,怎么办?

——《说说写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三十三?有位初学新闻写作的通讯员说,自己有想法,也有材料,但不知如何下笔,怎么办?这种情况很正常,这是学习写作必经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闯过了这道坎,就会逐步走上坦途。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写作体会谈点思路,与大家分...

华文融媒云 2021-09-17 687

记者“五别”,请谨记!

当好记者有“五别”。这是当下记者“修行”的关键点。请谨记这“五别”,践行这“五别”。只有切实做到了这“五别”,记者工作才能搞得更好。这“五别”都有哪些具体内容呢?请看下面的分述——1别心浮气躁。?时下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各类信息喷发,好似“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心浮气躁起来。这种风气在我们记者身上也有反映:有些记者在采...

华文融媒云 2021-09-17 599

如今媒体需要怎样的人才?

今年入秋以来,多家媒体招聘新闻人才。这些报刊社、网站、公司对录用的人才有哪些要求呢?除了政治思想好、热爱新闻事业、有良好的文字功底、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吃苦耐劳、有良好的团队精神等条件外,以下这些条件是引进人才的重点:要求对新媒体熟悉与了解如今是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人才的要求离不开新媒体,离不开互联网。某央媒单位招聘的人员包括新媒体监看及...

华文融媒云 2021-09-17 575
写人说事,细节是个宝

写人说事,细节是个宝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报道的标题想不起来了、内容也记了个大概,但其中有的细节却至今难忘。为何会有这种情形呢?这是细节的魅力使然。一、用细节把人物写活了?近读两篇文章,对作者行文时善用细节来写人说事,留下深刻印象。一篇是“外祖父张友鸾”的文...

华文融媒云 2021-09-16 622
以小见大,让你的新闻更精彩

以小见大,让你的新闻更精彩

??人们常说“以小见大”,顾名思义,“小”指小题材,小材料,“大”指的是重大、深刻的主题。“以小见大”也是一种新闻写作的表现形式,即对新闻角度的选择,它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少新闻作品都善于用此法。小中见大,见微知著...

华文融媒云 2021-09-10 751
你自己的资料库建得如何?

你自己的资料库建得如何?

近日我拜访了京城一位资深报人。谈及当下媒体上出现的用料不实、引文有误等毛病时,他老人家说,原因很多,但主要是资料的掌握和使用问题。于是我们就媒体人的资料库问题,进行了一番交谈。一、小卡片,大用处。?说话间,老人家拉开抽屉拿出一摞业已发黄的卡片说...

华文融媒云 2021-09-10 695
提倡“三罕”新闻

提倡“三罕”新闻

???提倡“三罕”新闻姚赣南写新闻要注意真实性、时效性,这已是老生常谈了。今天,就讲点新的,讲讲写新闻必须在“罕”字上下功夫,提倡“三罕”新闻。什么是新闻的“罕”?怎样才能抓住“罕”?“罕”,就是稀罕、罕有、罕见。“人迹罕至”“罕言寡语”都是指...

华文融媒云 2021-09-10 666
文章写得比较杂乱、没有层次,怎么办?

文章写得比较杂乱、没有层次,怎么办?

?通讯员小张发来一篇他写的通讯,内容十分丰富,例子很多,故事也不错,这篇文章“言之有物”是做到了,可见他在采访中是下了功夫的,跑了不少路,结识了不少人,积累了不少材料,是很努力的。然而,通观全篇,发现文章写得比较杂,比较乱,没有层次,只是材料的...

华文融媒云 2021-09-09 705

文外功夫:激情灵气求新

宋代诗人陆游给他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话是说,把诗写好固然要学诗词本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诗外。那么,媒体人的“文外功夫”在哪里呢?人民日报社著名评论员、资深报人范荣康老师曾说,这文外功夫,举其大者有3点,即激情、灵气、求新。范老师举例说,有个初到人民日报评论部工作的大学生,对新闻报道业务尚不是很熟...

华文融媒云 2021-09-09 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