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宣传
五八年,大跃进;建师专,设中文。五十年坎坷路,半世纪风雨情。先生执鞭,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三尺讲台,诲人不倦,论史上下千年,捭阖纵横;学子苦读,晨钟暮鼓,焚膏继晷,三绝韦编,学而不厌,问典烛幽发微,力殚穷经。无教条之桎梏,有求是之真诚。教学相长,师生情浓。经不懈之努力,呈鲜明之特征:古代与现代对接,国学与西学相通;理论与实践联姻,继承...
近日读了铁凝的小说《永远有多远》,这种疼痛更为强烈了。小说通过主人公白大省的情爱经历刻画了一个被男权文化层层剥离其内在自我要求,失去自我而无法还原的女性形象。白大省具有和普通人一样丰富的内心世界。她作为一个相貌平平而且善良的女孩子,在姥姥的指责与打骂中,在同龄人甚至长辈的谦让中获得了“仁义,你真善良,你真好”的名誉。然而她离本真的自己...
谨以此文希望那些因某种原因分离的学子们能从容地面对生活……———题记“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黄昏占据了心扉。有花儿伴着蝴蝶,孤燕可以双飞,夜深人静独徘徊……”当离人的歌声又一次回荡在耳畔时,一瞬间胸膛被悲伤填满。远望着那渐行渐远的夕阳,竟不知何去何从。落日的余晖,撒满视野;葳蕤的万物,笼于金黄。不知道那些吸取日月之精华的生灵们...
打完了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挤过了那座独木桥,终于走进了大学。但是你准备好了吗?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前所未有的轻松,是否意味着可以来一次规则大逃离,把曾经想做而不敢做、没时间做、爸妈不让做的事情都尝试一下?比如,抛开学业,谈场风花雪月的恋爱,大胆地折腾一番……离家的感觉,是解放抑或思念终于不再有人对你耳提面命,也没有人教训你只知臭美不知加...
曾哲,这个名字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也一样,某天图书馆书廊尽头的回眸刹那,我看到了这么一本书———《藏北草原,我的羊皮袄》。藏北,我喜欢的地方,草原,也是。就是这么结识曾哲的。心灵的感应仅仅源于对同一地域同一种生活的向往。在曾哲的一生中,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无论是他身上独有的漂泊者的气质,还是他那种不恃张扬、低调处世的人生哲学...
用粪篓扛手机的村妇家乡一个村妇天天用粪篓扛着手机下地手机于她和固话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接听和拨打至于短信彩信移动梦网根本不懂手机上所有的键于她只有接听键和挂断键管用来电仍是老得不能再老的“嘟嘟”声彩铃GPRS完全是对牛弹琴可她是村里所有妇女的偶像她的脸上时时荡开一轮轮神气的波浪因为她觉得用粪篓扛手机的时代已是共产主义空巢如今的村庄是被鸟遗...
秋芳尽,小阳春。山翁并酒,相依偎墙根。拟怕惹恼西风,窃取冬日暖。对酌坦怀偎襟。朝吟暮怨,梦幻南周春。时过风景堪夸,寿山福海,年华易新。玉觥满泛,芳筵座宾。休辞醉,清弹知音。念谁远足江上,倦客识烟尘。
创生之初身板弱,风雨历程多坎坷。两次出师身战死,二度复活仍挥戈。华章荟萃优秀刊,学术东风奏凯歌。辞却铅火驭光电,更大辉煌待开拓。
带着遐想,带着希望,我走进了神圣的大学殿堂。几分好奇,几分欣喜,几分孤独,几分期盼......告别同窗三年的高中师友,带着父母殷切的嘱托,我将独自闯入一种别样的人生旅程。我不知道等待我的将是什么世界,但无论如何我要重新起航了!就这样,我走进了家乡的文化圣地———菏泽学院。大学真的很美丽,走在蓝天下,有种莫名长大的感觉,听空气中秋风弹奏...
七十年前,一个伟大的生命离开了我们。那瘦小的身躯上,覆盖着一面红旗,旗上绣着三个大字———“民族魂”!谁才能配得上这圣洁的称号?谁才具有这永恒的精神?只有您啊,“中国民族的脊梁”———鲁迅。从中学的课本里,我认识了您;从大学的讲堂上,我接近了您...
这的确是一个少有的秋日,记住它吧:2006年10月22日,菏泽学院。这是真正的秋高气爽,天晴得一丝云彩也没有,空气清新得一点杂质也没有,朝阳面与背阳面差距是那样大。阳面一看便知是暖暖的:一种非常舒适的温和,一种让人忍不住要到绿草上躺一下的诱惑;阴面,阴本是暗淡的代名词,而在这里却显出了从未有过的凉爽与清新。暖暖的阳光晒得我略有些睡意,...
我是《菏泽学院学报》的一位退休主编在编辑部坚持工作,长达八年我热爱学报事业为办好学报,愿把我的一切全部奉献如果说,学报是一株牡丹幼苗我就是园丁辛勤耕耘,浇水施肥使它茁壮成长,让它开出的花朵娇艳美丽如果说,学报是一位婴儿我就是慈母严父哺育他,呵护他,教他学步学语,教他处世做人让他成长为一位风华正茂的英俊少年这是我当年办刊的理想和心愿由于...
曾经是朱自清眼中父亲蹒跚的背影,曾经是孟郊心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爱意浓浓,曾经是父母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曾经是风雨中父母背起顽童的艰难跋涉……多少个曾经正演绎着一部部回忆,多少个场景正重放着一部部经典。无论走往何处,走到何时,我们永远躲不开父母慈爱的关心与祝福,更永远逃不掉父母深深的爱意和期望。你们是泰山上的磐石,虽经风雨的侵...
我在《聆听冰心讲牡丹》一文中,曾谈到在拜见冰心大师的同时也拜见了鲁迅夫人许广平。有些青年学子读了感兴趣,要我再谈一下当时的情景,我于是欣然命笔写成此文。1959年春天,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分组到全国各地视察,其中一组人民代表从北京去了河南,于3月31日到达登封县金店公社文村管理区。河南省副省长、郑州大学校长嵇文甫教授和登封县县委书记、哲...
夕阳的余晖映红了天边的云霞,映红了山头的羊群,映红了我的脸颊。我的影子被拉得好长好长,回头看时,却发现了一串惆怅,那是思念编织的衣裳。九月菊花飘香,九月遍地金黄,因为九月的热情和富有,我们相遇在出海的船上,一起去寻找遥远的海港。我们在海风的吹送下前进,我们在浪尖上航行,我们共同期盼每日东升的朝阳,我们一起送别傍晚西下的霞光。我们互诉衷...
气质与服饰的搭配在大学四大系派美女身上可谓风格迥异、各有千秋。有明眼人说,从衣服上就能看出她们是哪个系的:中文系的女生比较崇尚淑女,君子好逑那一类大多出于此;音乐系的女生强烈应和现代节奏,时尚是诠释她们的最好字眼;学美术的大都追求自身特色,对潮流不屑一顾却善于从中汲取精华;学外语的则是洋为中用的最佳代言人。中文系:崇尚淑女打扮我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