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采评业务
新闻故事化起源于西方大众化报纸时期。“新闻故事化”,指的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语)。一般来说,我们所关注的“新闻故事...
全媒体时代,信息来源的基本框架结构是“深度权威看报纸、海量互动上网站、随时贴身用手机”。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的广泛运用对高校如何办好校报提出了新的考验。全媒体时代,如何让高校校报在师生中受欢迎,并扩大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呢...
2010年5月8日,英国天空新闻(SkyNews)的一位明星主持人凯?波利(KeyBurley)遭到了微博网民的批评。原因?她在采访一位游说改革选举制度的负责人大卫?巴伯(DavidBabbs)时态度傲慢,不断打断对方,言语中充满了攻击性。采访...
内容提要?对优秀记者来说,能从一般素材中挖掘出重大新闻,写出好作品,才是值得称道的突出能力。作者认为,好新闻作品,除事实本身,还得看记者独有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造就这种能力,需要有知识积累和阅历,需要智慧和技巧。这里有四种技巧供分享。关键词?...
编译丨全媒派记者朋友们的朋友圈里最近略显“苦大仇深”,似乎过去一年圈内的主题就是“星走云散”:一些人逝去、一些人进去,一些人改行创业,还有一些人去摊煎饼卖烤串。记者节也并未稍稍消减大家的迷茫和苦恼。然而,媒趣君认为,媒体人无需自贬屌丝,也无需凄...
范用先生旧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供图“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它已然飞过。”出版家范用离去5周年之际,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举办的“范用的编辑传统”座谈会上,范用先生的老同事、老朋友和范用先生子女,深切追忆了范用先生的爱书往事和编辑传...
新闻编辑不仅要成为信息的“把关人”和“控制者”,还要成为信息的“加工者”和“整合者”,其策划、整合、取舍新闻的能力和作用,以及各项沟通协调能力都显得越来越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新闻编辑人才呢?本人就自己的工作感受谈点体会。一、新闻编辑...
法制新闻一般是指站在法制的角度去报道新闻。这里的法制是一种法律制度,而其中的“法”,不仅包括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还包括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司法机关发布的司法解释、各级政府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各地立法机关发布的地方性法规,甚至还包括一些政府机...
与其他新闻报道一样,深度报道的基础是采访。但深度报道的采访比一般报道的采访更为复杂、更为主动、更为深入、也更为全面。深度报道的采访至少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一种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多种类的全面而系统的采访。这种采访形式是对事务性、程序性、礼仪性...
本文由邹思聪翻译,首发于微信公号“邹思聪的新闻笔记”采访的对象只能是人。而人是情绪化的,社会性的,以及理性的动物。所以面对行行色色的采访对象,作为一个记者,你需要做到以下内容:1.千万别死于尴尬。2.无论是你是CEO还是实习生,最常见的胆怯是,...
这两年流行精准,如精准营销、精准服务、精准医疗、精准扶贫等等,其实新闻也需要精准,内容真实、事实准确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为什么还要提精准呢,主要是因为当前什么都讲究快节奏的情况下,有些记者不求甚解,不够踏实,易出偏差。讲究精准,既是新闻报道的题中...
核心阅读★要从林林总总的海量信息中迅速确定有评论意义的新闻由头,就必须遵循专业对口、价值对位和信息对称等基本原则★要做到去粗取精、吸收合理建议,集中归纳并平衡多方的吐槽意见,突出最具争议、最有价值的看点并加以分析评论★要注重论证的逻辑严密和论据...
记者采访带回大量素材,如何在短时间内写成一篇质量较高的稿件?”一、对自己所写的稿件的最终形态,有一个完整的想象有目标,有方向,有蓝图。(好比盖房,是盖别墅、还是办公楼、商住楼?好比做一桌菜,是西餐,还是满汉全席?)做新闻,在进行新闻价值判断、确...
一、提问的艺术1、问什么:①这是真的吗?②这是新闻吗?③这有什么样的新闻价值?2、为谁问:①一为立场问题记者的所有采访活动都会立足于自己或自己所服务的媒介的立场。具体地说,阶级的、民族的、集团的归属感会左右记者采访时的立场。②二为目的问题记者所...
在网络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提笔忘字的情况在写作人群中时有发生。尤其在记者写稿中,也常会发生写错字的情况。下面这99个高频易错字,大家自测下,看看你常写错的字有几个?
近日,据路透社报道,由于Facebook出现的误导性信息可能左右了美国总统选举,外界对此不断提出批评,前一段时间,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加入了相关讨论,他表示,在Facebook上重复这些“彻头彻尾的谎言”将使人们真正开始相信他们。而同时BuzzF...
1、总体情况2015年度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言论类作品,共收到400多所高校报送的作品431篇,共评出获奖作品273篇,获奖作品占63.3%,淘汰作品占36.7%,获奖比例比往年高2%左右。其中一等奖52篇,占参评作品的12%,由于并列,略高于1...
人民日报福建分社采访部主任赵鹏,他的作品常被同道称赞:有创意、好看。驻地工作20多年来,他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百姓,采写过大量优秀新闻作品。近年来,他曾荣获中宣部“走转改”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其作品在中国新闻奖的评比中榜上有名。作为兼职,在...
曾有评论爱好者请教一位著名评论员“写什么”的问题,该评论员回复:第一,你问我“写什么”,我不知道;第二,知道我也不告诉你;第三,知道了我就写了。这个回答告诉我们:写作一篇评论知道了“写什么”很重要;写评论的人一旦知道了“写什么”,又有一定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