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基本知识

科技新闻报道“避坑”之道

尽管科技新闻报道在传播科技知识、培养公众科技素养、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信息失真、观点失当,进而误导公众。最常见的问题包括报道的过度主观化、信息片面化、专业性不足以及“标题党”等。因此,在科技报道中,主流媒体采编人员应切实提升专业素养,避免报道浮于表面、价值不高,避免陷入误区、误导公...

学不学新闻,这是个问题

争论天天都有,而且愈演愈烈。老詹冷眼旁观,从不发表意见。不止一位读者,希望老詹说说。好的,那我就来说说吧。简单说,就几条。其一、张雪峰为何又火了?张雪峰何许人也,老詹并不知道。上网一查,原来,是专门给学生考研出主意的一个网红大V。

传统媒体如何正确理解“新闻+服务”?

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出了“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战略口号。那么,如何正确理解这一战略口号,如何更好地落地实施呢?01先从这一口号的字面和逻辑上理解吧!新闻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服务产品,是用来满足需求的,它包含着服务性,没有服务性,新闻本身就不成立。新闻就是为服务而生的,不产生服务的新闻是没有意义的。新闻性和服务性是新闻的...

大国说媒 2023-07-07

烟台日报二十大新闻宣传报道的突破之道

高歌新时代,传播最强音!党的二十大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中国的声音激荡澎湃。在这个彪炳史册的历史节点,党媒肩负着见证盛会、记录辉煌、阐释理论、凝聚共识、团结奋进的重大使命与责任。党的二十大新闻宣传报道也成为媒体角力的大竞技场。烟台日报社把党的二十大新闻宣传报道作为今年首要的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讲...

传媒 2023-01-11

谈新闻报道中的背景运用

如果把新闻主题比喻成一朵红花的话,那么新闻背景材料则是衬托、扶持红花的绿叶。在新闻报道中,如何运用背景材料并加以组织,丰富主题,达到互相映衬,形成正确的导向?借鉴他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体会,我以为大体上有对比法、点破法、注释法、烘托法、剖析法等几种方法可供选择。1对比法毛泽东在1958年11月与吴冷西谈话时曾这样说过:“唐朝有一个太守...

传媒评论 2022-12-09

独家|二十大报告中这些规范表述,媒体人千万别用错

■……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

让新闻报道“有意义”又“有意思”

笔者从业近20年,有一种追求始终没变,那就是非常乐意和读者分享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报道。何谓“有意义”?毫无疑问,新闻报道必须坚持新闻价值观,失去了意义就丢了媒体人的使命与担当。同时还得“有意思”,站在受众的角度让他们尽可能在感兴趣的认同与解渴般的愉悦中接受信息内容,相信这样的友好互动是每一位媒体人向往的场景。好的新闻报道应该是...

传媒评论 2022-10-24

杨保军:论作为“目的”的新闻

作为“目的”的新闻,就是把新闻作为新闻活动的直接目的,而不是把其他间接目的作为新闻活动的直接目的。新闻媒体应该首先以新闻为目的,这是常识。重提“新闻目的”这一近乎常识的问题,是希望所有新闻活动者特别是职业新闻活动主体,在当今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中,要优先重视“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在实现新闻直接目的、本体功能、本位价值的基础上,再去追求新...

新闻记者 2022-08-26 23

如何找到最有新闻价值的“那句话”?

“新闻就是‘他说’。”新闻工作要求记者报道他人说的话,即要使用引语。引语分成三种——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部分引语。其中,直接引语可以使稿件具有现场感,让新闻报道具备信息权威性,让新闻故事更具冲突性、戏剧性和人情味,令读者意识到所报道的事件涉及有血有肉的人,放大信源的声音、想法和观点,揭示信源的内心世界,调节报道节奏。直接引语的种种优势...

庖丁解news 2022-08-26 52

“大事重做”“大事精做”,地市报时事报道如何更有冲击力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报纸的时事报道3在时效上难有优势,时事报道开始在深度上下功夫。如何在“大事件”发生时当好记录者,并以此增加报纸的可读性和冲击力,成为了时事编辑需要研究的课题。三峡晚报是一张立足宜昌,辐射宜荆荆都市圈的综合类报纸,自创刊以来,时事报道一直是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些年的厚报时代,曾开设过《天下周刊》,后来随着新媒体的发...

新闻前哨 2022-08-17 48

写稿子的三种思维,你是哪一种?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写稿子也一样,在思维上不破局,等待自己的只能是低水平重复。据我观察,写稿子主要存在三种思维:第一种是狩猎思维。一听说要写稿子了,马上抓起弓箭,一头钻进森林。猎物是什么?没想过!反正是看到什么就打什么。有时候他的运气很好,打到一头野猪,饱餐一顿,领导夸赞道:小伙子出手真快,质量也高!但多数时候,晃悠...

稿子与日子 2022-08-02 72

中国新闻奖得主的100句采编心得

2、用“工匠精神”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3、当记者,首先要立志,要有当名记者的抱负。4、谁要想写出独树一帜的独家新闻,谁就要有敢于开第一腔、敢打第一炮的冒险精神。敢于担当,源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勇于担当,要有胆识,不计个人风险得失,拒绝亦步亦趋的盲从、人云亦云的平庸,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讲政治,讲...

长江 2022-08-02 66

“新闻真实”在中国的意义旅行

近年来,随着“后真相”、“反转新闻”等说法的兴起,新闻真实性这一在新闻学中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信念和实操守则,再度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从讨论范畴的角度梳理这些文献,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强调从认识论或价值论角度重新定义和阐释新闻真实性,使之适应数字时代的社会变迁(杨保军,2014;潘忠党,2018;虞鑫,2018);第二类将更多经验...

新闻记者 2022-07-27 71

独家!6月份总书记重要讲话金句集纳

2022年6月,《人民日报》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等考察活动、会议讲话、致信贺电等进行报道。“研究事儿”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集纳,摘编为金句,供大家学习参考。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

研究事儿 2022-07-19 57

丈量故事,行走10年,采写过5000人是什么体验?

2010年,《人民文学》发出了一份关于“非虚构”的倡导,叫《“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启事》,可以说,这是新世纪中国非虚构写作的重要事件。其中有段话,几乎奠定了现在的非虚构精神:以「吾土吾民」的情怀,以各种非虚构的体裁和方式,深度表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表现中国人在此时代丰富多样的经验……要求作者对真实的忠诚,要求作品具...

叶伟民写作 2022-07-19 48

新闻报道,应以哪种体裁呈现?

看到这个题目,想必很多人觉得没必要展开讨论。认为新闻报道肯定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小事简单报道,消息、图片即可;大事深入报道,通讯、特写、言论等全面开花。但很多小事也可以深入深挖,以小见大,通过小切口报道大主题。很多人在写稿时却把握不好,该深入报道的蜻蜓点水,该简单报道的长篇大论。分析其中原因:一是没有把握好新闻价值的大小;二是急功近利...

虾聊写作 2022-07-14 73

新闻应向“虚”字开刀

事件本身的虚,这个就是作者采访不深入,但又必须得完成宣传报道任务。于是,就在浅层次采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主观想法,结果导致事件的虚构。这是新闻的大忌,千万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去虚构。要确保稿子经得起推敲,符合事实、符合逻辑,合理合情合法。新闻应向“虚”字开刀,这是每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虾聊写作 2022-07-14 63

企业宣传|报道之前问几个为什么

昨天,一名通讯员到我办公室,说新班子上任后开展作风建设,想写篇报道宣传一下,问我怎么写。我问了一下作风建设开展的情况,说,报道之前要搞清楚几个问题,要问几个为什么:第一,要搞清楚作风建设的背景,也就是说,新班子为什么要搞作风建设?一般有三个方面的背景:一是上级要求,作风建设是永恒的主题,什么时候开展作风建设都不会有错;二是工作需要,提...

帅兵聊宣传 2022-06-29 65

新闻时评,让读者边阅读边思考

时评写作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一个好的选题,是决定文章能否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前提。“好选题”大致可归纳为三类:一是能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话题。这类选题主要来源于突发事件和热门事件,或政府工作的方针政策,或社会变革所产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面广、受关注程度高。从中选题,能站得高、看得远,意义更重大。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

新闻前哨 2022-06-24 55

新闻实务|怎样做好做“活”文博新闻报道

近年来,随着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公众对文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也越来越深,从而兴起了“文博热”和“考古热”。要挖掘文化遗产内涵,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人文故事,文化记者需要担当好转述者的角色,应该兼具专业导读者和信息沟通者的职能,记者既要连接专家,又要沟通读者。文博新闻专业性强,枯燥晦涩的术语多,要达到专业性和新闻性的统一...

全媒体探索 2022-06-24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