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采评业务

高校新闻宣传要克服“怕软乏”

高校新闻宣传要克服“怕软乏”

当前高校新闻宣传总体良好,但在作风文风上尚存在几个不足。在作风上:一是怕。新闻宣传既讲政策,又讲艺术,尤其正面报道难,创新突破的同时也意味着容易犯错误。一些同志怕犯错误,怕担责任,怕领导怪罪,因而不敢创新,一切按老经验、老框框办,创新的勇气不足...

中国教育报 2017-01-10 117
年轻记者如何获得新闻线索

年轻记者如何获得新闻线索

在现如今的媒体环境下,记者队伍逐渐高学历、年轻化。2012年9月25日《东方早报》就曾刊登言论《记者为何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年轻记者如何在短时间内积累经验已是新闻行业一个全国性的新课题。同时,新记者找线索的困境也是其子课题之一。一、发现力是记...

互联网 2017-01-10 59
作为学生记者,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人物通讯?

作为学生记者,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新闻体裁通讯的一个分类,也是新闻通讯中最常用、最常见的文体。那么,人物通讯怎么写?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它与消息并列为新闻报道的两大支柱,而人物通讯则是通讯中最复杂、最感人、最难驾驭的。一、人物通讯的特点?????????????...

互联网 2017-01-10 110
学生记者,校园新闻写成这样,谁之过?

学生记者,校园新闻写成这样,谁之过?

现如今,全国各个高校都拥有自己的校园媒体,有主打纸质的,有主打广电的,也有主打网络的。尽管存在各种媒介形态的载体,但内容质量的水平却决定了校园媒体的发展与走向。要说校园新闻,每天不计其数,校园媒体的记者们奔波于各个会场,将最新、最有趣的消息传递...

互联网 2017-01-10 123
安徽大学校报编辑部工作制度

安徽大学校报编辑部工作制度

第一条本制度根据学校下达的校报编辑部岗位职责、结合校报工作特点制订。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包括校报编辑部人员、教职工通讯员和学生记者、学生兼职人员等在内的所有校报工作人员。第三条校报是校党委机关报,本制度将根据校党委分管领导要求,适时修订。第四条组...

互联网 2017-01-10 184
《新清华》编辑部管理规章制度

《新清华》编辑部管理规章制度

《新清华》主要栏目简介清华人剪影以特写方式(一般600字以内)介绍师生员工中有突出贡献和成就的人物,并配发单人特写照片。清华园论坛发表关于学校工作和校园生活等各方面问题的言论,每篇集中议论一个问题。党的生活介绍学校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事迹和经...

互联网 2017-01-10 122
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之不同

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之不同

对象、目的、绩效评价标准不同首先,编辑阅读的对象和校对阅读的对象不相同。编辑阅读的对象只有一个,即作者的原创作品。这里说的原创作品,泛指各种形式的书稿,包括著作、译作、古籍校订本、辞书、文选以及其他类型书稿。校对阅读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编辑发排...

互联网 2017-01-09 116
疑、查、问、补,做个好编辑

疑、查、问、补,做个好编辑

本文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经历和体会,将编辑加工过程归纳为4个步骤——疑、查、问、补,并阐述如下,供同行参考,并请方家指正。疑“疑”即生疑、起疑、质疑、致疑。编辑审稿与加工要多疑,还要善疑、会疑。多疑编辑的任务是帮助作者写好书、完善书稿。编...

互联网 2017-01-09 85
如今的编辑学问被稀释了

如今的编辑学问被稀释了

于是,如今的编辑一如漂泊于城市大街小巷的民工,随处可见,应有尽有,数不胜数,让人感觉是个人便可以当编辑。一个天才作家的身后常常站着一个或者几个同样天才的编辑,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往往体现在作家的作品当中。说到编辑,人们很容易想到“杂家”“为他人作嫁...

互联网 2017-01-09 149
新闻报道不可过度追求“新鲜性”

新闻报道不可过度追求“新鲜性”

一、新闻报道中过度追求“新鲜性”的表现新闻报道中所谓的“新鲜性”,是指时间“新”,内容“鲜”。当下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对“新鲜性”的过度开发愈演愈烈;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媒体由于其便利性和即时性,也当仁不让地加入了此番混战。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标...

互联网 2017-01-09 55
网络新闻的采访特点

网络新闻的采访特点

网络新闻采访是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从事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的起步环节。它主要以因特网作为新闻素材采集的环境,用搜索、采访、下载和编辑加工等方式采集素材及相关资源。网络新闻采访直接从传统新闻采访和计算机辅助新闻学发展而来。其主要研究...

互联网 2017-01-09 68
新闻采访权的五大硬伤

新闻采访权的五大硬伤

从近些年来有关记者的新闻看,采访权不仅仅是被一些暴力所侵犯,而且还被一些更严重的恶意诉讼、地方保护主义等等侵害。在记者节之际,反思一下近些年侵犯采访权的方式,维护记者的合法权益,十分必要。最常见的侵犯记者权的手段有:第一,人身伤害。这是最野蛮地...

互联网 2017-01-09 63
“互联网+”视野下的编辑工作

“互联网+”视野下的编辑工作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网络化时代,信息网络化对编辑工作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下,互联网在民众的生活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互联网+编辑出版业”也为编辑出版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平台,使其与编辑出版业进行深...

互联网 2017-01-09 105
《水门事件》中体现的采访技巧

《水门事件》中体现的采访技巧

一.从夸赞开始,让对方放松警惕伯恩斯坦在采访帮卡尔森工作的女孩时,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你很有魅力”他知道没有女人会对欣赏她的人过分反感。也正是因为他的夸赞,让对方不太好意思拒绝回答他的问题。二.引导式提问,给采访对象留足时间思考当采访对象略带拒绝...

互联网 2017-01-09 61
评论写作中如何说“分”论“总”

评论写作中如何说“分”论“总”

关于思维活动,有两个重要范畴:分析与综合。很自然,评论写作的基本要素也一无例外地“有分有总”。分,可以理解为分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分类是人的基本能力。如果对事物缺乏必要的分类能力,就很难真正进入思维层面。比如“人”,按性别分,有男有女;按年龄...

互联网 2017-01-09 28
新闻写作的“四避免”

新闻写作的“四避免”

新闻写作应避免什么?稍有新闻知识的人都会回答:当然是避免出现差错和禁用词语。的确,差错和禁用词语是所有记者都应该注意避免的。本文所说的“避免”,是不算差错、不是禁用词语但影响新闻质量的内容,总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采啥写啥,二是顾此失彼,三...

互联网 2017-01-09 170
记者需要具备的五种能力

记者需要具备的五种能力

毫无疑问,记者具备这种必须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磨练。有经验的记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有意识地在日常报道中训练自己的洞察力和表现力,对恰如其分地判断和展示新闻事实应有的社会价值,让报道“增光添彩”,是大有裨益的。根据笔者的体会,记者...

互联网 2017-01-06 160
为新闻“增光添彩”的实用技巧

为新闻“增光添彩”的实用技巧

有一家新闻网站办了一个栏目,名叫“让新闻更有价值”,很有特色。但细细思考,这个栏目的名称说得不够严密,因为新闻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让”了价值就大,不“让”价值就不大。不过,这个名称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怎么使新闻体现应有的价值,怎么使有...

互联网 2017-01-06 148
美术编辑的编辑力

美术编辑的编辑力

出版体制改革的今天,美术编辑的工作必然会有更多新的内涵。适应图书编辑工作发展的要求,提升艺术修养,提高编辑能力,应是每一位美术编辑不懈的追求。现代书籍艺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已从锦上添花式的、以装饰为目的设计阶段,发展成为对书籍中蕴涵的文字、图像...

互联网 2017-01-06 107
编辑与编辑意识

编辑与编辑意识

编辑工作从商代就已经开始。当时人们给它的定义是“顺其次第,编列简策而成书”。随着时代的发展,编辑工作越来越重要,人们给它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我看来,编辑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原则,采录、收集、整理、加工、审定各类精神文化产品,而后依据一定...

互联网 2017-01-06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