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采评业务

出版实务:“三审制”审什么?

“三审制”全称为“三级审稿责任制度”,又称“三审责任制”,由初审、复审和终审三个环节组成,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是现行的国家规定并长期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三审制于出版管理而言是一种制度,于审读书稿而言是一种审稿方法。三审工作由哪些人担任初审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担任;复审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

编辑校对 2025-03-14

寒暄、呵斥、哈密瓜、汗流浃背......你写对了吗?

误作“汗流夹背”汗流浃背[hànliújiābèi]指出汗多,湿透脊背。原形容极度惶恐或惭愧。现常用来形容满身大汗。浃(浹)[jiā]〈书面语〉透;遍及。成语出自《后汉书·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史记·陈丞相世家》也有类似写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好高骛远易误作“好高鹜远”好高骛远[hàogāowùy...

编辑校对 2025-03-14

笔杆子阅鉴|唐宋八大家为什么能写出千古文章?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散文作品,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丰碑,更蕴含着深刻的创作智慧。通过分析他们的文论与实践,可提炼出以下“盖世文章”的写作心法:立意与气韵立意为先。韩愈主张“文以载道”,认为文章需以儒家思想为根基,兼具社会价值与思想深度。其《原毁》通过对比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旗帜鲜明地批判虚伪...

“以小见大”写作法36窍门,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

瓷杯沿的金边已经斑驳,那是母亲三十年间无数次嘴唇摩挲的印记。每次端起它,都能感受到她用岁月熬煮的温柔。”技巧:选择承载时间重量的日常器物,通过磨损痕迹揭示人物命运。注意:避免器物与主题脱节,如《老王》中的三轮车需关联人物善良。2.瞬间定格式例:《地铁晨光》“她的睫毛上沾着细小的水珠,在地铁灯光下折射出彩虹。这个清晨赶路的瞬间,让我看见...

写作是生命的灯烛与薪火

司马迁受腐刑之辱,幽于蚕室而著《史记》。其书如炬,照见三千年兴衰。项王垓下之泣,屈原汨罗之吟,皆因文字而不灭。试想若无此笔,英雄气短、才人长恨,俱化尘泥,谁复知其肝胆冰雪?故太史公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此非文字之功欤?魏晋时,嵇康临刑索琴,奏《广陵散》一曲,叹"《广陵散》于今绝矣"。然其...

“开门见山”散文随笔写作法26例,让你成为文章高手

篇直接陈述自己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观点。例如:“读书,是一场灵魂的修行。在书页的翻动间,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汲取无尽的智慧养分。”此短文开篇便点明读书是灵魂修行的观点,让读者瞬间明晰作者的核心看法,随后可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如阐述读书如何让人在精神层面得到提升,列举具体的书籍及阅读感悟等。写作技巧观点要鲜明、简洁,切中要害,避免模...

如何把一种“沉思”写成文?让你成为写作高手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入手,捕捉那些容易被忽视却蕴含深意的瞬间,展开沉思。示例:每天清晨,我都会路过街角的那家早餐店。店里总是人来人往,热气腾腾。人们匆匆走进店里,点上一份早餐,又匆匆离开。今天,我像往常一样坐在角落,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陷入沉思。这些忙碌的身影,为了生活奔波,在这小小的早餐店里,短暂地停留,获取能量,然后继续前行。这...

“如何把一个情境写透”方式方法与写作技巧

,四下里都看得见了。空气里弥漫着黎明的气息,还透着露水的凉意,草上的露珠晶莹发亮,就跟玻璃珠子似的。远处的地平线上,朦胧地现出一条长带,颜色是那么深,那么柔和,很难把它跟天空分开。”解析:这段描写通过视觉(天空发蓝、露珠晶莹发亮、朦胧的长带)、触觉(露水的凉意)和对色彩的细腻感知(深而柔和的长带颜色),全方位地展现了黎明时分草原的环境...

如何写出“热搜文章”?让你成为选题高手

选题密码:在时代的褶皱里寻宝选题如同深海采珠,需要潜入舆论场的暗流涌动。当"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引爆全网,创作者敏锐捕捉到了躺平与奋斗的集体焦虑;"孔乙己的长衫"能引发百万共鸣,正是击中了教育困境与就业压力的时代痛点。这种选题智慧,恰似中医号脉,三指搭在社会的寸关尺,从细微震颤中感受深层脉动...

“仿写训练”三十一例与秘诀,让你成为写作高手

词汇替换是仿写中最为基础的一种方式,即在保持原文句式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将其中的部分词汇用意思相近或相关的其他词汇进行替换。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丰富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原文: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在花园中翩翩起舞,宛如一只优雅的蝴蝶。仿写:他迈着矫健的步伐,在赛场上飞速奔跑,宛如一头勇猛的猎豹。二、句式结构仿写专注于模仿原文的句式结...

写作中,“妙用词语”方式方法与技巧,仿写亦出新

例《晨光中的小镇》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柔地洒在小镇的青石板路上。街边的店铺陆续“揭开”卷帘门,“慵懒”的老板们打着哈欠,开始为新一天的生意做准备。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仿佛在催促着小镇彻底“苏醒”。在这段短文中,“穿透”一词精准地描绘出阳光突破薄雾的动态,比“穿过”更具力量感;“揭开”卷帘门,形象地展现出卷帘门升起...

“所思,所感,所见”生活散文写作法

黄昏时分,我独自漫步在公园。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突然,一只小鸟从水面上轻快地掠过,叼起一条小鱼,振翅飞向远方。这一瞬间,我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这只小鸟为了生存而努力捕食的画面,不正是生活的缩影吗?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的长河中奋力前行,为了梦想、为了责任,不断拼搏。于是,我写下短文:《飞鸟与生活》黄昏的公园,湖水被夕阳染成金黄...

写作中“表达顺序”的方式方法与写作技巧

时间顺序是写作中最常见的表达顺序之一,它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就像一条无形的线,将各个事件如珍珠般串联起来。在使用时间顺序时,要注意清晰地标注时间节点,让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事件发展的进程。比如,按照从清晨到夜晚的时间顺序,通过清晰的时间节点,如“清晨”“中午时分”“傍晚”“夜晚”,清晰地展现时间的流逝以及在不同时间点城市的不...

把“二十四节气”写成文,让你成为写作高手

“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在我们家乡,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擀面皮、调馅料,热热闹闹地包着饺子。据说,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他用面皮包上驱寒药材,煮熟后分给百姓吃,治好了大家的冻耳。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每一口饺子里都包着对先辈的敬仰和对家人的关爱。”解析此段文字详细讲述了冬至吃饺...

“逻辑连贯”文章写作法28式与写作技巧

“不过”“而且”“于是”“然后”“首先”“其次”“最后”等,都是常见且好用的过渡词。例如:“他一直努力学习,成绩却始终不理想。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刻苦钻研。”这里的“然而”,转折了前后的语义,清晰地展现出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态度转变,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发展脉络。使用过渡词时,要注意其语义与文章内容的契合度,不能为了使用而使...

“避免过度修饰”写作法,提升你的写作水平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在写作中,应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词汇,避免堆砌不必要的形容词和副词。例如,“他快速地奔跑着”,“快速地”这个副词略显多余,直接写成“他奔跑着”,不仅简洁,还更具力量感。又如“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花园”,可简化为“那是个美丽的花园”,去掉“非常”,让“美丽”一词更纯粹地展现花园的特质。这种简洁用词的方法,能够让读者更直接地...

写作中“精准用词”方式方法与技巧,提升你的文笔水平

义词在语言的花园里争奇斗艳,看似相似,实则各自蕴含着独特的韵味。写作时,只有像珠宝匠挑选宝石一样,仔细甄别,才能选出最契合文意的那一个。比如“屹立”“矗立”和“耸立”,都有高高站立之意。“屹立”常用来形容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带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味,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凸显纪念碑的庄严与稳固,象征着英雄们的精...

“以小见大”写作法21例,小事物蕴含大文章

活中有许多看似普通的物品,却能巧妙地象征人的品质。比如蜡烛,它那小小的身躯,在黑暗中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蜡烛无私奉献的精神,而这也常被用来比喻教师。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教室里那根静静燃烧的蜡烛,烛泪沿着烛身缓缓流下,如同张老师那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心血。他在讲台上度...

“花把式”还是“花把势”?建议你进来看明白,千万别写错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是:花农;花匠;也泛指对种花有经验、有专长的人。《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1.有经验的花农或花匠,泛指擅长种花的人。也作花把势。2.花架子。例句:今年3月,吉利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说,高价值才是中国汽车做大做强走向全球的出路。越是行业内卷的时候,越要健康地卷、可持续地卷。汽车终归是产品导向型领域,靠的不是讲故事,...

字斟句啄 2025-03-07

“皮夹克”还是“皮茄克”?建议你进来看明白,千万别写错

这两天,小米创始人雷军很火。2月27日晚,身穿棕色皮夹克的他现身小米新款手机和新款车型的发布会。28日凌晨,雷军宣布他的新车SU7Ultra开售2小时、大定破万台,而意想不到热卖的还有他的着装——“雷军穿皮衣”迅即登上微博热搜,网友们在多个皮衣直播间寻找同款。近日,UpcycledbyMiuMiu项目信守可持续发展理念,特别打造202...

字斟句啄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