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文荟萃
有文,有识,有趣——凤凰副刊(《意志的胜利》截图)本书摘自大卫·戈德布拉特李·B·布朗著《艺术哲学读本(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莱妮•里芬施塔尔关于1934年德国纳粹党的纽伦堡集会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
11月22日,小雪。故宫博物院的新媒体平台公布了一批雪景图,引来网友八方点赞。(照片来源:故宫官网)■本报记者傅盛裕小雪那天,北京下起了大雪。朋友圈里除了雪人、雪景和航班延误,最高频的词汇或许出人意表——故宫。是日中午,故宫博物院的官方微博,也...
“崇高信念”第一个东西,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是“崇高信念”。唐僧在自己的崇高信念面前,丢掉性命都不会眨眼,而孙悟空就不会了,他能力很强,但是他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多次打退堂鼓。没有信念的人,就不能给别人以信心,就不能给别人以动力,遇到困难就容...
一位立志在40岁非成为亿万富翁不可的先生,在35岁的时候,发现这样的愿望根本达不到,于是放弃工作开始创业,希望能一夜致富。五年间他开过旅行社、咖啡店,还有花店,可惜每次创业都失败,也让家庭馅入绝境。他心力交瘁的太太无力说服他重回职场,在无计可施...
原标题:血脉里的农耕小蔓家的五亩晚稻责任田坐落在竹山坑,一条蜿蜒潮湿的黄泥小路,野草遮没了路面。阴历八月,稻子的成熟和绵绵的秋雨一起来了。禾垂雨珠,小蔓下田割了七株,取禾茅绕成一个禾束握在手中掂量,只觉得谷穗沉甸压腕。谷穗的厚实给小蔓带来了丰收...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在哈佛,看一眼就会明白中国缺什么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人到底有怎...
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80岁都能做的的事,你要青春干嘛……”你是否也曾被这句网传的流行语唤醒了心底那一丝早已沉寂的上进心?锦瑟流年,花开花落,岁月蹉跎匆匆过,而...
-他跑了1600多个县,如果当地生活落后,胡总是不开心。而看到当地农民生活不错,胡高兴地抱起身边的孩子,喊秘书说,“有什么吃的,给孩子拿点来!”-在女儿满妹的回忆中,胡曾经打算“成为党内首先自觉退下来的一个”。-有人给胡带话说,“理论问题要慎重”,胡当场反驳说,“理论问题要勇敢。”1981年6月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为中央...
张玲敏,一个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事业来做的中共党员,一个先后三次荣获校优秀辅导员,多次被评为学校年度先进个人,多次参加省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会,也是学校推荐的唯一一位参加省级优秀辅导员评选的人。当笔者看到张老师时,她一袭黑色、发髻高耸,明亮的双眸透着...
图为原中共湘西州州委书记、原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齐寿良建校初期学生自己动手修筑道路今年是吉首大学建校50周年大喜的日子。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央、省教育行政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历届师生员工坚持不懈地艰...
1958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中南海接见志愿军代表团1953年7月2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于开城在停战协定及临时补充协议上签字在毛的长期生涯中,这是他第一次让政治考虑蒙蔽了军事判断。结果不但汉城被放弃了,而且连带北纬38度线的东侧...
原文如下:隐性收入繁多中国公务员到底挣多少钱?新华网2008-12-2211月30日,北京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张6点起床,匆匆做了一些准备,就赶去参加公务员考试,而与他一同接受挑战的,还有全国各地77.5万名考生。这天,2009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31个考区的38个城市同时鸣锣开考,争夺1.35万个职位,录...
人各有名,无论是中外、老幼,普通人还是名人,名字不仅仅是简单地标志一个人的“符号”,它还寓含着抱负和志向,新中国1955年授衔产生的十位元帅,除聂荣臻外都有过改名经历。朱德原叫“狗娃子”朱德诞生时,母亲为图个好抚养,给他取乳名叫“狗儿”。偶尔,朱家也按川北习俗,称呼他为“狗娃子”。到了4岁,父亲按照朱家的祖传字辈,给他取名“朱代珍”。...
北京大学校址来源于美国人司徒雷登的选择王锦思在北京大学读过两年在职研究生,就是出于向往这座百年学府。沉浸在燕园的亭台楼阁和湖光塔影之中,了却了少年的梦想,感觉确实神圣和温馨。当时竟然没有想到,北京大学校址竟然来源于美国人司徒雷登的选择。司徒雷登...
作为一个处于新旧之交的政治、军事强人,蒋介石的性格非常矛盾。就拿对待知识分子的事情来说吧,一方面,他推崇“舆论一律”,热衷于听记者、教授们的吹捧之言,另一方面又对某些尖锐批评他及其亲友的知识分子表现出明显的忍耐与宽容。蒋介石作为政治、军事强人的一面,别人说得多了,这里我只讲讲他忍耐的一面。最近读到岳南的《陈寅恪与傅斯年》,该书记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