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采评业务

教师要“授之以渔”,也不能“得渔忘鱼”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高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个乞丐了。“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高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句话很值得玩味。鲁迅先生...

语言文字报 2022-08-03 73

走近名家丨文豪苏轼的另一面

苏东坡在凤翔做签判时,任务繁杂而枯燥。这样的工作对于苏轼这样满腹才情的文人来说,无异于精神损耗。但他不曾偷懒渎职,而是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政绩斐然。他在徐州任职时,当地发生洪灾,淹没了几百里地,水深几近三丈。有钱人纷纷携带家眷细软逃离,而苏轼冒着巨大的危险,曾有几十天不回家,搭个棚子住在城墙上,亲自监工指挥筑造防水堤坝,连禁卫军的指挥...

语言文字报 2022-08-03 65

构思:从学术研究到写作的关键环节

学术写作”由“学术”和“写作”两个概念构成。写作是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实现交流沟通的一种脑力劳动。所处社会越发达、职业专业性越强,对写作能力要求越高。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学术”(Academic)含有在高校探索哲理的意思,指“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具备专业条件的环境中进行非实用性的探索”。相比之下,国人对“学术”的理解更...

语言文字报 2022-08-03 42

“数论”文章的修改

修改文章不能凭感觉“任性”而为。笔者感受,一篇文章摆在面前,改什么、从哪里切入、怎么改?过程中应把握什么节律?围绕哪些要素来改?如何转换角色和思维?最后改到什么程度算好?这些问题,都“有术有门”,有诸多“门道”在里头,没有点章法,就会乱套,行家在修改时,都是心中有“数”的。修改者心中该有哪些“数”呢?下面,笔者谈点看法。1.数字“8”...

改稿“资本论”:得有“几下子”

天谈后一个问题。如果你在综合文稿岗位,那恭喜你中奖了,因为你不仅要折腾自己的稿子,还要改大量的送审稿。如何应付自如?想必你也是念兹在兹。笔者以为,改自己的稿子容易,改别人的稿子难,因为“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调教起来容易,也没有顾虑。调教别人家的孩子,就不见得了,须得小心谨慎。改别人的稿子,自身得有“资本”,没有“几下子”,绝对ho...

写作的“关键一招”

笔者发现,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一些人对“修改”的理解不到位,有的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过程,只是做做样子、意思意思;有的把它当成折腾,多改几次就有负面情绪;有的只会靠感觉,不讲方法。这是不行的。于是我感到,有必要写点东西谈谈这个问题。按照认知规律,今天暂且先谈谈认识的问题,后面再分享我个人的解决方案。1.修改是写作的“题中之义”“写作”不是...

语言文字差错案例辨析

这也叫‘飞蚊症’,故名思义,像蚊子在里面飞。”“故名思义”应是“顾名思义”。“顾名思义”是指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其中的“顾”是看的意思。碧野《青山常在水长流》:“顾名思义,我们很容易就知道,夫妻船是由一对夫妇驾驶的。”故名,可表示“所以命名”“旧名”等,“故名思义”说不通。​

一起编校 2022-08-03 48

一针见血|“评鸷”应为“评骘”

《中华读书报》2020年1月15日第10版刊有《以问题为导向、以世界为参照的清代小通史——戴逸〈清史三百年〉策划后记》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顾颉刚写于1945年的《当代中国史学》评鸷断代史清史的成就,认为贡献最大的是孟森和萧一山。”这里“评鸷”错了,正确的写法应是“评骘”。骘,读作zhì,本义为公马。《尔雅·释畜》:“牡曰骘。”骘...

咬文嚼字 2022-08-03 24

百科指谬|严嵩的儿子不叫“严世藩”

三篇文章,一无例外,都把严嵩儿子的名字写成了“严世藩”。然而查一下《明史·严嵩传》,他的儿子分明是“严世蕃”。其他所有的历史人名大辞典也都只收“严世蕃”而不收“严世藩”。“蕃”“藩”二字虽然形、音相近,但意义有别:蕃,本义为“草茂盛”;藩,本义为“屏障”。虽然“蕃”偶尔被用作“藩”的通假字,但用于人名是不应该任意混淆的。如:东汉名士陈...

咬文嚼字 2022-08-03 53

微型讲坛|说“军”

军”字从车从包省。车战时代,车既是交战时的战斗工具,也是驻扎时最现成的防御材料,环围于外即可宿营。所以军在古代多作动词驻扎、驻屯讲,如《鸿门宴》的“沛公军霸上”。车团团围起来的地方就是驻扎的军队,也就是军营了,所以军营就是由驻扎义引申而来的。《左传·文公十二年》“请深垒固军以待之”的“军”就是军营。“军”之用于指称军队,应该又是由军营...

咬文嚼字 2022-08-03 19

一针见血|军人之间不称“胞泽”

017年8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第11版上有《不能忘记,73年前的8月8日》一文,里面写道:“后来,方先觉与第十军胞泽一再强调只是‘双方停战协议’,而日本人则称为接受投降。”此处的“胞泽”一词有误,应是“袍泽”。袍,从衣,包声,指有夹层的长衣、外衣。泽,指贴身穿的衬衣、内衣。“袍”“泽”都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衣着。《诗经·秦风·无衣》:...

咬文嚼字 2022-08-03 59

浅析融媒体时代新闻叙事语言的转变

生于互联网时代,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工具,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已经成为生活方式之一。媒体新闻叙事语言需要熟悉年轻人的喜好、趣味以及交流方式,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吸引他们,进而产生共鸣。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两微一端”是传统媒体进军互联网的主要方式。在互联网平台上,传统媒体通过改变新闻叙事语言,努力塑造着...

新闻战线 2022-08-03 44

抓住这三个价值,让典型人物报道写作“有神”!

双创”激荡出大学生创业的一池春水,大学校园里频频走出创业英雄,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不同于传统的企业家,从校园里走出的大学生创业者,大都依托发明专利等技术门槛创业,起点高、成长快,依靠知识“撒手锏”决胜市场的江湖,是“双创”政策引领下的第一代创业者。媒体报道大学生创业典型人物,往往陷入一种“唯金主义”,刻意强调企业赚了多少钱,过度描绘企业...

新闻前哨 2022-08-03 26

在线、在场与在地:新闻的距离与公众信任

失信的新闻与失落的真相无论什么历史阶段,何种体制,信任都是人类社会正常发展的前提。《论语》中子贡问政于孔子,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追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还要二选一:“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民以食为天,孔子为信连天都不顾了,可见信之重要。而两...

新闻记者 2022-08-03 67

暖新闻融媒报道的采写探索

用是引发受众的感情共鸣,使新闻更具感染力。[1]“我的抗疫志愿者日记”“记者‘疫’线当义工”专题下的系列报道,以亲历者视角记录抗疫一线艰辛、感人的故事,贴近生活,避免了主流价值传播的距离感、空洞感。“希望我们的抗疫行动,是育人‘最好的教科书’”“‘00后’已经长大了,我们愿同大家一起抗击疫情”“那四天时间里,我念了无数个名字”等朴实有...

新传播智库 2022-08-03 31

如何挖掘和传递人物故事的温度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1]人物报道是新闻采写中常见的报道类型,但报道里的人物决不是扁平化、符号化的人物,只有有温度的人物故事才能产生共鸣,才能使整个报道呈现出感人的魅力。在如今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媒体融合成为标配,也对人物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万变不离其...

新传播智库 2022-08-03 23

文案的精神主张

案包邮知识星球里(文末查看)有成员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品牌的“精神主张”,为什么需要“精神主张”?随机问了一些业内朋友,发现很多人对此并不是特别清晰,所以试着从传播目的的角度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所谓“精神主张”可以理解为品牌传达的一种态度和价值观,它是“品牌主张”的一部分,品牌主张可以是功能/价值/优势层面的产品主张,也可以是文化/情...

文案包邮 2022-08-03 30

文案知其所以然

很多人感慨:看了很多文案资料,学了很多经典文案,却依然写不好文案。问题出在哪?可能恰恰就是看得太多了。如今这个时代,只要想学习,就不愁没资料。拿文案来说,网络上可以搜到大量的学习资料,不爱看文字,还有视频、音频。而信息极大丰富的另一面,是信息的过剩。大量有用、无用、碎片的内容混杂其中,让本就不多的时间和精力过度消耗。可获得的学习内容越...

文案包邮 2022-08-03 45

【写作思考】延伸金句要“三得”

金句是指文章中闪闪发光,像金子一样的句子,这样的句子通常恰如其分、一针见血,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很多金句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性和复制性,在其他文章中直接借用、引用或延伸,会为文章添彩不少,但也有的文章生硬延伸、刻意仿写、脱离实际,成为败笔,值得警惕。延伸金句要掌握“三得”要领。逻辑要讲得通。金句通常能引起读者共鸣,快速交流感情,让读者迅速...

不让脑子生锈 2022-08-03 25

有这几种意识,不愁写不好!

报道主要靠写。因此写作能力是企业宣传工作者最重要的、也是最起码的基本功。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会让我们在宣传报道工作中如鱼得水,反之则捉襟见肘。因此,各个单位都在寻找写作能力强的笔杆子,在培养通讯员写作能力上也不遗余力。意识先行。写作能力的培养要靠写作意识的培养。所谓意识,是一种类似动机、约束的混合体,就像是一个“提示键”,自动提醒你这...

帅兵聊宣传 2022-08-03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