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采评业务
在设计过程中,要让标题文字更加丰富和具有视觉张力,就需要创意变化,而最重要的前提,是保证标题醒目易读、有效传递、又兼视觉美感。现结合平时工作实践,对标题的处理手法作一简单梳理。01.关键词变化
如何吸引青年用户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老话题。尤其身处变化剧烈的新时代,这一话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一代代年轻人走上舞台,必然伴随着老一代并不熟悉的话语和表达方式,甚至带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框架。吸引青年用户,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以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的态度跟上时代的脚步,使传播者自身始终保持“青年”的认知热情、处于“青年”的精神状态。当然...
这条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的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是中国人民走向幸福生活、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只有走在正确的路上,前景才会广阔、前途才会光明。201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
我常和通讯员说,要多读好新闻,尤其是经典新闻作品,这样你才能写出好新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经典作品呢?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同理,经典新闻作品也是那些能让人“重读”的作品,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放假就应该好好享受假期,还关注文案干啥呢?没办法,文案人就是有一颗文案魂,有了文案魂,才能成为文案中的人上人。所以放假期间,还是会时不时被一些文案打扰到。这些文案,总是在一些瞬间,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思考。01假期的意义在于:一个说不起就不起的早晨一个说不睡就不睡的深夜和一个说不出门就不出门的白天Via_小林漫画
关于「洞察」,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可能就是「人人都知道,却未发现的事」。近来看到的三组文案,就分别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洞察,很适合放在一起看。01-对年轻人的洞察年轻人,本义是15-35岁之间的人,如今多指95后和00后。这个年龄段的人,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内心世界里,自我大过天,有比较强的自我意识,希望通过行为彰显个性...
了”,我据此写了一篇文章《鲁贵卿种出了大西瓜》,发到“帅兵聊宣传”微信公众号里。有朋友说:“这不当天的事吗?你写得真快啊!”https://mp.weixin.qq.com/s/V1Fj9oKnCODeDzTNnmLR7g写得快的“秘诀”是:“由头+”先说“由头”。“由头”是一个新闻术语,指报道的“引子”。有了这个引子,就可以带出“要...
,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上级的决策部署,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有针对性地作出反应。不学文件,不学领导讲话,闷着头写材料,那就跟走路不看方向一样。红头文件和领导讲话中不仅有“过河”的任务,还往往会帮助我们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不仅有指引方向的路标,还会在关键的地方亮起红绿灯,让你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哪条路走...
现实中,有的人一看到工作,满眼都是活——需要干什么、应该干什么,我会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切入点、突破口、创新处在哪里,都会自然呈现、跃然眼前。反之,有的人不仅对摆在眼前的工作视而不见,你就是一五一十地把任务分派给他(她),他也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一事当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根本在于人与人不同——表面看是眼力不同...
所谓舆论极化(publicopinionpolarization),是指群体成员在观点、态度和行为上的固有偏向,经信息传播与沟通机制的作用,朝既有偏向继续移动,最终形成的极端分化的舆论格局(桑斯坦,2003)。[1]随着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媒体的普及,尤其社交媒体上用户对于各类话题的讨论呈现出水火不容之势,舆论极化现象可谓层出不穷。舆...
智能媒体时代,媒介形态革新使信息内容传播呈现出技术赋能、议题泛化、集群效应明显、“后真相”加剧等一系列新特征[1],由此重塑了碎片化、可视化、去中心化的舆论新样态。当理性的、中性的、非理性的舆论信息在智媒平台相互叠加且达到一定浓度时,会构建出一个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舆论情境,但当参与者的舆论素养不足以维系这种情境正常运作时,舆论便会朝着...
我国媒体融合战略实施以来,各级主流媒体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推动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面向全媒体传播的“新型主流媒体”。中央级主流媒体通过应用新技术、改造内容制作与分发流程等进行技术性融合,已成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先锋。地方主流媒体紧随而上,在技术性的融合转型中也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在激烈的网络传媒生态竞争中,地方主流媒体的技术性融...
有时和记者交流发现,有海量素材不知道用什么是一种难,采访不到关键信息、不知道写什么更难。或是集体采访中其他媒体人多势众把关键人物“拽走了”,或是被访者对重要的“点睛”信息讳莫如深,或是现场杂乱、时间紧迫。采访不到,就写不了稿吗?另辟蹊径之一:“沉默是金”中新社曾诞生一篇“没有采访的佳作”,写于汶川的《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整个行文几...
理工科书稿的一个特点是物理量多,名词术语多。因此理工科编辑工具除了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外,还离不开的一个工具就是“术语在线”。“术语在线”是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打造的互联网知识服务平台,覆盖多个学科领域。当作者使用的物理量或者术语是废弃的或者是不标准的时候,可以通过“术语在线”查询到规范术语用以说服...
标题点评:单一标题,直截了当地交代事情重点,这个标题写得还是很不错滴。交代的点很干净利索。得分:8分)本报讯(记者***)9月17日,杭州西湖景区一家人均消费近2000元的日料店“被举报卖核辐射产地食品”一事登上热搜,持续引发关注。近日,该家日料店已被当地市场监管局处罚款3.89万元,据了解,该处罚目前已结案。(导语点评:这部分的内容...
其实本题中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的,分别是“央视媒体”、“疫情期间”、“成功的原因”。“央视媒体”这一关键词限定了论述的主语,因此我们的论述不能围绕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展开,而是要围绕央视的媒体。“疫情期间”则是暗示了论述的背景,这里有很多同学在论述的时候完全割裂的第一小问和第二小问,第一小问去回答疫情期间,第二小问却没有限制在疫情期间...
这篇文章发出来的时候,是寒露。天气越来越凉,夏日带来的某种动力和激情也在褪去。无论是收到的投稿,还是在我们的课程训练中,我都鲜明感受到了小伙伴们热情的消失。这一种“凉”,带来的还有对自己作业的不认真。我不想板着脸说教,也不想成为那个站在教室门后的老师,但是对于我明显感知到的东西,我更不想沉默。无论是投稿作业也好,还是课程的作业,有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