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采评业务
融媒体时代,党报地方新闻“吃透两头”方能实现多赢:一头“连天线”,自觉提高政治站位,践行社会责任,努力推动守正创新,让新闻报道展现深度和价值;另一头“接地气”,采访真正沉得下来、扎得进去,让笔下有“冒热气”的、鲜活的、打动人心的故事。“上下”真正融为一体,新闻报道才有更大的吸引力、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大众日报记者部党支部深入推进党建与...
为深入了解青年采编人员在理论学习、业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为青年采编人员提供学习、培训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大众报业集团农村大众·期刊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以“网络问卷+深度访谈”的形式在集团内部组织了《关于青年采编人员继续学习的现状、动机及其需求》调研。本次调查呈现了青年采编人员继续学习的现状,挖掘了其继续学习背后的心...
评论是一种进行观点输出的表达行为,天然具有“表达自我”进而“影响他人”的扩展属性。主流媒体新闻评论代表着媒体的导向、观点和立场,向来被称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评论,是引导舆论的“定海神针”,也是新闻媒体的“门面担当”。[1]社交媒体时代,一方面,主流媒体新闻评论所特有的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等功能愈加凸显;另一方面,关于如何提升...
公文起草实践中,只要准确而熟练地掌握公文常识,多数情况下文种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但也有一些文件稿的起草,有多个文种可供选择。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绝不能随随便便选一个文种,而要以充足的理由去选出最合适的文种。在实际操作上,可以运用“减法思维”:先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文件的核心内容和行文目的,大致明确可以选用的文种;再抓次要矛盾和...
进入12月份,就要选编2022年的十大新闻了。这是每年一次的常规工作。国家搞、行业搞、企业也搞。有的十大新闻一发布,万众瞩目,成为一时热议话题。有的则像暗夜扔石子,只能听一声响。或问:十大新闻有什么讲究吗?凡事要讲究,就有讲究。谓予不信,请听我说几条:一问:为什么是十大新闻而不是九大新闻或十一大新闻?好记,响亮,取十全十美之意。记得好...
江苏省康复医院项目参加南京市总工会“2021年市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单位”旗帜授予仪式4月29日,南京市总工会召开南京市“十三五”劳动竞赛总结暨2021年劳动竞赛启动大会。会议向重点工程(项目)参赛单位和技能竞赛承办单位代表授旗,江苏省康复医院项目作为参赛单位在会上接受南京市总工会授予的“2021年市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单位”旗帜。活动当天,...
常常改写人写事的通讯,首先通读一遍,看完一遍就知道还有没有得救。有的稿子文字粗糙,简直不忍直视,但是里面写了一两个事情,还比较具体、比较独特,恍如夹在一大堆沙砾中的零星金屑,心里一喜,说:这还得救!虽然要下很大功夫,甚至比重写还费力气,但你不能见死不救。但凡有一点生还的希望,就绝不轻言放弃,更不可妄言抛弃。有的稿子先不说文字如何,通篇...
我们重点学习《让鱼洞河清清流淌》。虽然这篇文章只有1400多字,但却把四川省越西县中所镇龙泉村全力治污、建设美丽乡村的故事讲得非常精彩。先看标题,一个“让”字就引出了一个故事。难道原来的鱼洞河不清澈吗?是谁,是什么办法,让它变清澈的呢?正文开篇点题,告诉读者鱼洞河是多么清澈,“清流悠悠,波光粼粼。一溜溜水草,沉浸于河中,绿如碧玉。”通...
正式开篇之前,先回答大家的问题。有通讯员说,吴老师的公号更新不稳定,有时候一周两三篇,有时候两三周才一篇。解释一下,由于工作性质,要经常值夜班,特别是国家召开重大会议期间,要全身心值班,确保新闻报道安全。写公号与大家交流,完全是利用吃饭、睡觉等时间,所以,请大家理解。开始今天的分享。有通讯员在导语写作中,经常这样写:2018年,市政府...
正式开篇之前,先回答大家的问题。有通讯员说,吴老师的公号更新不稳定,有时候一周两三篇,有时候两三周才一篇。解释一下,由于工作性质,要经常值夜班,特别是国家召开重大会议期间,要全身心值班,确保新闻报道安全。写公号与大家交流,完全是利用吃饭、睡觉等时间,所以,请大家理解。开始今天的分享。有通讯员在导语写作中,经常这样写:2018年,市政府...
牡丹原产于中国,系传统名花之首,为著名的观赏花卉。古往今来,人们都将其视为富贵、美好的象征。据传,唐文宗喜爱诗画,一次在花园里赏牡丹时问周围的臣子谁的牡丹诗最好,有人便推荐中书舍人李正封的五言绝句“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于是,牡丹便有了“国色天香”的美誉,并流传至今。牡丹虽为花之富贵者,可并不娇气,它遍植大江南北,尤以洛阳、菏泽、...
2012年9月28日《家庭百科报》第9版刊有《当数千只毒蜂蛰来的时候……》一文,报道一位母亲为了保护孩子而自己被数千只毒蜂蜇死的令人惊悚的一幕。标题和正文中的“蛰”均不对,应为“蜇”。“蛰”,读zhé,含义是动物冬眠,即潜伏起来不食不动,血液循环和呼吸缓慢,进入休眠状态,如蛰伏、惊蛰;引申为像动物冬眠一样隐居起来,如久蛰乡间、蛰居海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开幕会上的报告已经传遍全世界,报告里的“中国式现代化”举世瞩目。一个多月来,中央宣讲团的成员分别在全国各地宣讲了二十大的精神,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着重点之一。全国各大报纸和杂志,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精准地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论文数以百计。基于《咬文嚼字》刊物的性质,本文试图换个角度,从语言应用上来解说...
如果你是一个吃货,常常在各大商圈或者老街小巷寻觅美食,那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这个菜很下饭”;如果你是一个电视迷,不论影视剧还是综艺你都如数家珍,那你一定刷到过这样一句赞叹“这个节目很下饭”;如果你是一个电竞迷,喜欢看职业选手开游戏直播,那你一定在弹幕上看见过这样一句调侃“这个操作真下饭”……为什么在不同的场合我们总能听到或看到同一个...
《清末民初文坛轶事》(中华书局2005年7月出版)收录的《忆戈公振》一文中写道:“一日,赵尔巽来谒,项城方在聚仁堂楼上阅报,命侍卫延之入。寒喧毕,赵于无意中随手取《时报》一纸阅之……”这里的“寒喧”当改为“寒暄”。暄,读xuān,本义为(太阳的)温暖。寒暄,指冷暖,引申为问候起居冷暖,泛指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郭小川《西出...
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肆虐,通过科研攻关,目前多种新冠病毒疫苗已经研发成功,排队接种新冠疫苗成为近期处处可见的一道风景。然而遗憾的是,不少人将“接种”误读为jiēzhǒng,不免令人尴尬。“种”字有三个读音:Chóng、zhǒng、zhòng,“接种”的“种”应读为zhòng。读Chóng时,“种”是姓氏,汉代有种暠。读zhǒng时,“种”...
答:“头昏脑涨”与“头昏脑胀”是一组异形词,我们推荐使用“头昏脑胀”。涨,《广韵·漾韵》:“涨,大水。”本义为水位升高。读为zhǎnɡ时,表示(水位、物价等)上涨。读为zhànɡ时,大致有以下几个义项:表示(固体)吸收水分后体积增大,如木耳泡涨了;表示充满,特指(头部)充血,如脸上涨得通红;表示超出(原来的数目),如钱花涨了。“头昏脑...
答:你的看法似乎不太妥当。“冠军”“亚军”和“季军”的称谓,都是有理据的。“冠”(guān)本指帽子,“冠”(guàn)指戴帽子。因为帽子是戴在身体的最上部头上的,因而引申出位居第一、位居最前面的意思,“冠军”即缘于此。“亚”的本义是次一等的,相对于第一名而言,第二名就是次一等的,故曰“亚军”。“季”则来源于汉语特殊的排序文化。一年分...
不能说“增加……水平”1.让百姓切实增加收入水平。“增加”指在原有基础上加多。说“增加……水平”不搭配。可改为“增加收入”,或“提高收入水平”。2.读书,可以增加你的写作水平,可以拓宽你的知识面,可以丰富你的精神世界……应改为“提高你的写作水平”。“提高”是使原来位置、程度、等级、数量、水准等方面加以增高、拉升。不能说“增加……态度”...
看文件是文字工作者的家常便饭,也是基本技能。然而,同样是看文件,效果却判若云泥。会看的,一目了然,快速洞见实质、抓住要点,并能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不会看的,半天看不出所以然,只能记住只言片语。这叫“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内行和外行的最大区别就是:看文件的维度。内行用多个维度学习,外行以单一维度思考;内行带着框架系统思考,外行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