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采评业务

辨字析词|“榖”和“穀”

榖”与“穀(谷)”读音相同,字形极近。因而,稍稍大意,“榖”字就会错成“穀”字,也被简化成“谷”字。穀(谷),音gǔ,粮食作物的总称。在日常生活中,由“谷”组成的词语较多,如谷物、谷子、苞谷、稻谷等;常见成语有五谷丰登、五谷杂粮、谷贱伤农等;俗语有吃了五谷想六谷;二十四节气中,还有“谷雨”哩!榖,木名,也称构或楮。因为人们喜欢用笔画较...

咬文嚼字 2023-06-12

文章病院|选拔官员仅科举?

《书刊报》(绿色版)2016年10月31日07版刊登的《古代公务员考试中的“作弊”与“反作弊”》一文,开篇语为:“中国封建王朝以‘开科取士’作为选拔官员的唯一办法,读书人为了博取前程,都在挤‘独木桥’。”其中的“开科取士”无疑是指科举制度,而说“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选拔官员的唯一办法”,则不符合历史事实。一般认为,中国...

咬文嚼字 2023-06-12

一针见血|应是“入闱”

2015年《中国老年》2月(上)刊有《苏东坡的酒道酒德》一文,其中写道:“哲宗元祐三年(1088),苏东坡任主考官之时,他和李龙眠、黄庭坚、张耒等陪考官入闺将近两个月,空闲无事,李龙眠画马自娱,黄庭坚则写阴森凄惨的鬼诗,彼此说奇异的神仙故事。”引文中的“入闺”是“入闱”之误。闱,读作wéi,本义是宫中小门,泛指门。在科举时代,人们把考...

咬文嚼字 2023-06-12

东语西渐|不同译法看“平视”

“平视”这个普普通通的词儿在当下的语境中,摇身一变冲向世界舞台,火了!2021年3月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感慨:“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总书记的一席话,引起了无数国人的共鸣。上至官方对外宣传,下到校园...

咬文嚼字 2023-06-12

热线电话|“悠然见(xiàn)南山”?

答:见,音jiàn,意为看见;音xiàn与“现”通,意为呈现。古诗中,“见”的读音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此处应读jiàn。“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中草茂畜肥的丰饶景象如在目前,此处“见”应读xiàn。“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叙述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行为,强调的是诗人的行为与感受——居东篱之...

咬文嚼字 2023-06-12

企业新闻怎样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企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兴旺稳定,则经济兴旺稳定。要使企业新闻人人爱“闻”,必须努力做到“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接地气,发掘企业与普通公众的相关性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企业”的解释为“从事生产、运输、贸易、服务等经济活动,在经济上独立核算的组织,如工厂、矿山、铁路等”。由此可以看出...

新闻前哨 2023-06-01

日均近30条原创稿被央媒转发,怎样做到的?

截至2023年1月1日零时,极目新闻全媒体用户数突破1亿。其中,客户端、微博和抖音三大平台用户数均超过2000万,微信用户量突破600万,多个平台用户数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列。2022年,极目新闻“两微一端”总发稿量超过25万条,其中,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主要央媒转载的原创稿件近万条,日均转载量近30条。这些央媒转载报道,导向正、...

新闻前哨 2023-06-01

发行量过百万的期刊,是怎样打造爆款文章的

故事带给人们的是图像化、形象化、情节化的记忆,比单纯的道理更让人记得住、记得牢。《特别关注》从创刊起便受到市场热烈追捧,期发行量一度高达437万份,即便在传统期刊面临时代挑战的今天,依然保持着超百万的期发行量。用爆款思维选故事、讲故事,正是这本期刊20余年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如何判断好故事好的故事要建立起共情效应,让受众感觉这个故事和...

新闻前哨 2023-06-01

纯干货!网络评论写作技巧来啦

网络新闻评论,其定义是“通过网络媒体就当前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评价性意见”,是解读新闻的一种重要形式。从中央到地方,许多网站创建了品牌评论栏目,如人民网的《观点频道》、新华网的《新华网评》、红网的《红辣椒评论》、荆楚网的《东湖评论》等。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网络新闻评论写作应具有“六度空间”思维,即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有厚...

新闻前哨 2023-06-01

行业媒体,如何借“新闻+”远航?

近年来,中国水运传媒结合行业实际,持续探索“新闻+”运营新模式,坚持用户思维,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建立行业“朋友圈”关系链,通过行业社群深度链接用户,采用前沿数字传播技术,创新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不断探寻中国水运传媒“新闻+”转型发展之路。如何实现“新闻+”模式转型?1.变受众为用户是成功转型的关键行业媒体要建立用户中心意识。用户即阵...

新闻前哨 2023-06-01

你知道写好人物故事的这些秘诀吗?

你知道写好人物故事的这些秘诀吗?陶建群一篇好的人物报道,需要有对话、细节、动作这三个要素。运用好这三个要素,就能把人物写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先说对话◇精彩的对话,不仅是表达人物性格特点、展现内心世界的需要,而且最能反映其思想品格、价值取向、精神本质,给人以教育和启迪。前不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记者部原副主任王学孝写的《别叫我钱老...

2023|四月精选·新华好图

宿迁市宿豫区粮食产业园项目集粮食仓储物流、加工贸易、检验检测等为一体,是完善县域“中心库+骨干库+收纳库”仓储物流体系重要载体,也是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提高全省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的“苏北新粮仓”。图为12日,工人在粮食产业园的浅圆仓工地施工。方东旭摄

江苏风|1+13省市党报四月优秀版面赏析

江苏1+13省市党报夜归人互通有无、互相学习,架起终端出版的友谊之桥,“新华夜归人”联手13个设区市党报,共同推介、展示月度版面精品。四月,高质量发展、全民悦读、产业开拓、经济发展、文化保护……兄弟党报各展所长。夜归人“江苏风”与您分享四月精彩版面。

创意派|同“跑”马拉松,版面如何做出特色?

4月9日,以“活力仙林无限超越”为主题的2023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4月16日上午8点,南京江岛半程马拉松在南京生态科技岛鸣枪起跑。……南京很适合举办马拉松,但“跑马”这项活动在版面创意设计上却并不容易产生巧思,更多的时候,它体现的是构成和设计。所能做的无非就是,众多“跑马”图片中哪张适合做主图?需要做怎样的处理?其他图片跟它...

新华风2023|四月创意好版面

出版部尹老师身为江苏省委文件第一读者,校对功底深厚,近日,他以《怎样预防报纸出现政治性差错及其他各类差错分析》为题分享了他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差错案例,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推文整理尹老师的讲课内容,干货满满,可读可鉴。

开启媒体客户端2.0时代

经,媒体客户端在中央厨房建设、生产流程再造、主流舆论传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以客户端为枢纽,重构内容采集和分发机制,落实网络传播的移动优先战略,实现报网端的一体化整合;探索内容叙事、融合形态的传播创新,发挥客户端在频道入口、专题合作、内容运营方面的多元价值。如今,随着超级互联网平台用户规模扩大、连接属性更加强化、日益嵌入日常生活...

做加法多,做减法少:当前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是基于时代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要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文化建设方向和目标,也是新闻事业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在新兴媒体的冲击和媒体融合的纵深推进下,我国长期形成的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架构,以及广播、电...

主流媒体报道热点事件的作为与作用:以孙国友“跪地求水”事件为例

随着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发展普及,传统的依赖于新闻媒体采写编发的信息传播流程已经重塑,对传播生态也产生重大影响。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法学院教授大卫·阿尔赛义德认为,传播生态指的是各种论坛、媒介和信息渠道的结构、组织与可接近性。以往受众习惯于从各大新闻媒体接收信息,如今各家新闻媒体的手机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上,...

"新闻信"在西方主流媒体卷土重来?

Newsletter已持续多年成为西方新闻界的一个热词,甚至成为很多传统媒体的转型抓手。我所知道的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等在内的西方主流媒体和包括《中国日报》在内的国内一些媒体以及很多新闻客户端,无不在用,且效果甚好。Newsletter可直译为“新闻信”,原指在近代报纸诞生前,人们通过信件将新闻传播给对方或多方的一种...

“有意义”的报道也能做得“有意思”

尤莼洁(数据新闻中心总监):当时看到孟老师的文章后,我就觉得这可以做成一个很棒的可视化产品,我们最初是想做成一个互动游戏,重点是如何在老建筑中安装马桶,或是把安装的过程用图像来呈现。但在推进时,我们逐渐跳脱出原有的报道,因为不能为了融媒体而融媒体,还是需要去思考这个选题核心的内容与价值——城市面貌变化中体现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孟群舒:融...

解放小报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