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采评业务
家里的录制条件就相对较差,很难找到一个不乱的背景,拿着相机在家里各个角落取景后,终于发现深蓝色的窗帘还算凑合。因为没有提词器,加上记忆力衰退厉害,背诵全文太难了。所以录制的方式也十分原始,一段一段地背诵,有时甚至是一句一句来,背一句,录一句,全靠后期剪辑救场。也因为自己的普通话“台湾腔”有点重,很怕被网友骂,所以虽然最终视频可能只有2...
看一个案例。案例(导语):今年以来,一批投资超百亿元项目密集落户广东省佛山市佛北战新产业园。佛山举全市之力实施“北向战略”,规划佛北战新产业园,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改变佛山经济格局与产业形态,重构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空间。(《经济日报》,2023年10月8日1版《广东佛山重构产业空间》)思考:这段文字简洁凝练,通过“一批投资超百亿元项...
国际政治系13级小林同学来信:“我是从日本来的交换留学生。昨天课上讲到‘语言与性格’的关系,而在这学期第一节课上,老师就说‘语言是文化的基本形式’,各种语言里含有各民族的文化、习惯。我对此有很大的同感。“我出生在中国,国籍也是中国。小学5年级移民到日本,有时回国时亲戚们就会说我的性格变了。有人说我有礼貌很文明,有人说我说话时有点暧昧,...
“《坛经》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不立文字’。佛教说:‘名者,想也。’当一个名词出现在你的面前时,就引起你的联想。就像‘望梅止渴’中的‘梅’,当你听到并想起‘梅’时,就不由得口舌生津。“禅宗认为,语言文字传递的不是最终境界。最终境界应该是‘不可思议’或者‘不可言说’的。他们主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因为语言文字常常在人心里面产生一种阻隔。“...
我们说文案要多写,但除了自己低头写,也要时常抬头看,因为大部分的问题,都是有现成答案的。就像雷军说的:你遇到的问题,别人可能都遇到过,都解决了,甚至都有标准答案,你只需要找人问问就可以。从0开始琢磨,和在一些方法、案例的启发下开始思考,结果一定是不同的。一方面可以从别人总结的方法里找答案,比如各种文案技巧、方法,另外也可以从一些好案例...
何事物要改变原先状态,都不会立竿见影,效果总是滞后。学习新的技能,变换新的赛道,一开始都会进展缓慢,如果这时你认为自己走错了路,可能就会半途而废。只要继续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等过了那个临界点时,就会守得云开见月明。人生的成长,尤其是能力的提升,永远不要相信立竿见影,这是宇宙定律(牛顿说的),三体人也不能幸免。所以文案“快速提高”...
《引爆点》一书的作者,格拉德威尔曾提出过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即任何人从平凡到大师的必要条件,就是历经1万小时的锤炼。但这里的“1万小时”,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具体这“1万小时”如何构成,才是能否成为行业资深的关键。就像经常有人会问:如何提高文案水平?其实提高文案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多看+多写。当你看得足够广,写得...
1.准备一个安卓手机。因为苹果手机在通话过程中是无法录音的,在电话采访的时候配备一部安卓手机就可以一边通话一边录音。2.准备一个笔记本。笔记本能够让我们在采访中随时随刻去记录一些东西。在后期整理时,就不用过多的去依赖录音。对于做突发报道来说,过于依赖录音功能会过于繁琐,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听录音了,会没有别人发稿快。3.在现场不要背包。在...
2020年,是郝莹即将步入社会的一年。在走出象牙塔之前,她选择到澎湃新闻七环视频栏目实习。“我今天怎么到处在骗人?”郝莹时常有着这样的困惑。第一次做社会新闻记者的她,在新闻实操方面还不熟练。那段时间,她对着电子屏幕在各大平台和网页上搜集信息,或是扮成受害者的家属,向相关人员打电话,寻求更多的信息增量。实习期间,郝莹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
9月26日,中秋节前几天,我所在的地方成功举办了一个座谈会——邀请部分客居在外的本省籍杰出人才返回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把脉支招、牵线搭桥。座谈会上,我作了一个讲话,得到与会人员普遍好评。实话实说,这篇讲话稿并不是我自己写的,下级同事帮助代拟了初稿,我只是认真地做了修改、加工和润色,但对原稿的整体框架未作任何调整——这种情况,在我过...
我这人有个毛病——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往写作尤其是机关文稿写作上联系。究其原因,固然有心心一艺、触类旁通的成分,更主要的可能是因为长期从事这项工作,形成了下意识的本能反应乃至“联想强迫症”。前不久,我在家里“读屏”,随着“跨文体写作”这个词映入眼帘,脑海里立马跳出两个问题——公文写作能不能跨文体?该不该跨文体?这两个问题,前者是技术判断,...
在机关单位写材料,领导常提的一条“硬要求”就是要写得有深度。尽管这个要求很不容易达到,但无论是把材料写出彩,还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笔杆子”,都必须为此而努力。写出深度,首先要搞清楚怎样才是有深度。“深”是程度,也是状态,相对于“浅”而存在,是客观事实与主观感受的统一。在机关文稿写作中,积累的深厚、调研的深入、问题的深究、认识的深化是把...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亿,占总人口的19.8%。随着“积极老龄观”的推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等领域有了创新性的活法,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要做好老年人物采访,除了常规的保持尊重、拥有耐心外,还有不少采访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近他们,挖掘...
新闻专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冲突一直备受争议,前段时间网络红人张雪峰关于“不要报考新闻专业”的话题不断发酵,发展到“新闻专业价值何在”的多重维度的公共讨论,新闻学的主要矛盾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尽管本次冲突的主要引发者张雪峰对新闻专业了解程度有限,但随着事件的发展,不少专业人士加入了讨论之中,其中不乏对“粉丝数量多是否意味着新闻专业...
美国新闻发布制度脱胎于20世纪30年代诞生的美国政府新闻发言人机制,当时的新闻发言人在行政职能上不属于政府机构,而是以总统私人秘书的身份工作。[1]随着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步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逐渐发展成型。其间,伴随着西方大众传媒的兴起,两者交互影响,使得西方国家的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平台宣传政府主张成为常态,其中以美国为典型。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