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采评业务

如何在广电新闻采编工作中查漏补缺

闻工作者是社会的瞭望者,他们负责将最新的信息和事件传播给大众。然而,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一些疏漏和错误,会将一些虚假、有误的信息传播出去。在当今自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部分自媒体号为了获得流量发布大量信源不明、虚假不实的消息,如果广电媒体也出现类似谬误,就会极大影响自身形象。在快节奏的采编过程中,如何厘清脉络、去芜存菁,坚决绷紧内容审核把关...

新闻世界 2024-06-28

微信公众号标题制作的四类技巧

与传统纸媒相比,读者阅读微信公众号文章主动权更大,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是否阅读、转发。同时,众多的微信公众号也形成了各家媒体在微信平台上相互竞争的局面。为了适应微信平台的传播规律,吸引读者的关注,在标题上下功夫获取关注来增加阅读量已是共识。一影响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的因素(一)打开率和转发量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阅读量,由关注者(粉丝...

新闻世界 2024-06-28

灾难新闻图像报道中的视觉框架建构

框架是指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总结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戈夫曼1979年在《性别广告》中首次运用图像框架研究视觉广告如何呈现性别议题,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框架分析的“视觉转向”,为视觉文本的内容分析提供了崭新视角。在“视觉文化”当道的新媒体...

新闻世界 2024-06-28

列宁办报是怎样建立通讯员网络的?

们一定要把机关报办成俄国运动的机关报,而绝不是国外小组的机关报。为此,首先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得到国内“写作”方面的最有力的支持,确切些说,就是要有国内的同志参加写作。我所以强调“写作”一词并加上引号,是为了使大家立刻注意到它的特殊意义,防止误解,这种误解通常很容易发生并且会给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这种误解就是:似乎著作家而且只有著作家...

新闻前哨 2024-06-28

数字时代传媒规范理论的困境、迭代及转向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传媒规范理论面临新一轮的检验和拷问,如严重的政治路径依赖难以适应新的媒介环境,“求异”的研究心态回避全球化思维,诸多规范准则面临概念危机等。本文主张重新审视早期传媒规范理论的研究视角,重新检验理论的前提和相关假设。一方面试图重申规范理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探寻规范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在剖析规...

新闻记者 2024-06-28

江苏风2024|1+13省市党报五月优秀版面赏析

5月18日,常州钟楼区的大庙弄历史风貌改造工程揭开了神秘面纱。记者与美编通力合作,不仅以上下贯通全版的长图喻示了这个老城厢新地标正冉冉升起,还把镜头聚焦于大庙弄的多处老建筑,带着读者逆着时光的河流向前追溯,品读这里往日缭绕的烟火和即将新生的璀璨。

2024|五月精选·新华好图

刊登于2024年5月2日2版5月1日是“五一”假期首日,仍有很多劳动者坚守工作岗位。图为中交二航局建设者在常泰长江大桥施工现场进行斜拉索安装作业。汤德宏赵振宇摄图编点评这是一幅大桥建设者们节日期间忙碌在岗位上的特写图,画面背景是初露雄姿的常泰大桥,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们抬料、安装、捆绑钢筋,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以“不停工、不断档”...

新华日报今推竖通版特刊《一条河的光荣与梦想》

江苏的大运河沿线是优秀文化资源高度富集区域,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遗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作为大运河沿线遗产资源最多的省份,江苏有世界文化遗产要素28个、遗产河段长度325公里,均占全线的三分之一。从时光中走来,这些运河遗产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注入了时代的印迹,成为了我们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十年来...

走读江苏|最懂大运河上桥之美的,还是诗人

典籍中关于二十四桥有着不同的说法。有说二十四桥是一座桥。如《扬州鼓吹词序》就说,当年隋炀帝游扬州,总觉得少了些韵味,就命人造桥,因有24位嫔妃在此吹笛弄箫,故名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也云:“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最西浊河桥、茶园桥,次东大明桥......又自下马桥直南,有...

每月一得|巧设悬念,才能引人入胜

来稿标题:“金陵好课堂”创新行动,撬动名小上演“课堂变形记”让课堂,从保障“受教育权”向凸显“学习权”进阶见报标题:南京一小学探索“同在、同学、同成长”新教学模式——“同学课堂”,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原来的标题着重描述课堂的特点,却反而忽略了课堂本身,就好比上来就介绍一个人的能力和性格,却忘记介绍他的姓名。改后在主题中让“同学课堂...

新华风2024|五月创意好版面

五月,夏日渐长,草木飘香,麦浪滚滚,丰收在望。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召开,江苏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活力……新一期新华风与您分享《新华日报》5月好作品。

“流量焦虑”终于还是让一些坐立不安了

今社会在信息传播领域中衍生出的一种现象——流量焦虑。数字化的时代,流量成为了衡量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它象征着关注度、影响力以及潜在的商业价值,于是,“流量焦虑”便应运而生。“流量焦虑”指的是创作者、运营者们对流量的过度渴求以及因流量不足或不稳定而产生的不安、浮躁和急切的心理状态。这种焦虑,犹如一张无形的网,紧紧束缚着创作者的思维与...

案例分析丨这种文风要不得,得改!

有人开玩笑说,吃自助餐只挑贵的不挑对的,要“把钱吃回来”。于是,吃撑了,吃住院了。写新闻千万不要这样,看见好词好句,千万别像薅羊毛一样,否则,编辑只能毙掉你的稿子。比如,要写A地春天美,然后你这样写:朱熹在诗中这样描写春天,“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白居易在诗中这样描写春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贺知章在诗中这...

吴聊 2024-06-28

不要纠结是新闻还是宣传,讲好中国故事才是硬道理

关于两者的区别,我在几年前就讲过,今天就不细说了。不说,并不代表不重要。至于如何注意这些问题,我认为通讯员没必要纠结于此。为什么呢?不管是新闻,还是宣传,通讯员只需要记住一点即可:讲好中国故事。正所谓“文以载道,歌以咏言”。通讯员写文章,不管是新闻、宣传,或者副刊作品,只要你的稿件能满足读者对新闻、兴趣、审美、艺术等任何一种期待即可。...

吴聊 2024-06-21

最近怪有启发的8句文案

我一直觉得,文案人不爱看文案,不喜欢钻研文案,那肯定是有问题的。要么就是您不喜欢文案这个职业,要么就是您对自己没追求,不够上进,没有野心。文案这个东西,一旦你钻研进去,你会发现里面学问可大了,这些学问可能随着你的经验进阶,有些变得不再是学问,但唯一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积累,和思考。给大家分享最近看来的8句文案,是引发我思考的文案,但愿...

文案怪谈 2024-06-21

如何写好人物外貌描写?要避免千人一面

但很多人在描写外貌时候有个误区,就是想要像画画一样,把人物画出来,从头到脚:一头秀发,鹅蛋脸,柳叶眉,高挺的鼻梁,锋利的嘴唇。并不是说这些描写是错误的,但文字不是画笔。读者很难在脑海中将一连串的外貌描写组合成具体的画面。做不到。大多数人只能对人物形象留下一个抽象的概括:这个是美女,这个是老头,这个是肌肉佬....且不说随着出场人物的逐...

sukii说 2024-06-21

反差是写创意的窍门

不知道大家平时会不会幻想一些,有趣的东西。发呆时看着窗外的风景,树叶轻轻摇摆,思绪也摇摆起来。晚上熄灯之后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身体开始休息,思绪开始上升涣散。应该都会吧,会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比如超能力,比如世界末日,比如明天中彩票等等。幻想是不受拘束的,但假如我们想要把这些幻想,用笔写下来,写成个小故事,那就需要考究一下了。怎么创...

sukii说 2024-06-21

标题的五个作用

公司某分公司施工的某某大厦正式启用,通讯员写了一篇报道,标题是《某公司施工的某某大厦正式启用》。如改为《某公司某分公司施工的某某大厦正式启用》,是不是更准确地表达了报道诉求?标题在报道中地位重要。编辑首先看到的是标题,如果觉得标题一般,很可能直接就把报道“枪毙”了;读者首先看到的也是标题,标题不吸引人,很可能眼睛就扫过去了。前者决定了...

浅谈调查记者的“道”与“术”

本处理技术等。“术”的重要性,如果还是以武侠来做类比的话,那就是“练功不练拳,犹如无舵船”。总的来说,“道”会使你的稿子有深度,有思想。“术”,使你采访到位,文本漂亮。两者最好是兼备,我理想中的调查记者,在上,要有思想有识见有问题意识;在下,要有调查能力和精湛文笔。做调查记者,常年在风口浪尖上。新闻专业主义下的技术训练,既是专业要求,...

主流媒体平台号运营逻辑与成长策略

商业聚合平台相比,为守护媒体品牌价值,主流媒体平台号更注重权威性和公信力,入驻门槛与内容审核更为严格。人民号除对入驻账号资质进行审核外,还会对入驻方背景以及曾发布的内容严格审查,低于10%的账号通过率,保证了人民号平台内容的纯净度。此外,人民号还会定期复审、复查,违反平台规则的会严格清理。新华号由具备多年采编经验的编辑审核,还配有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