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采访

采写新闻就是“采写故事”

采写新闻就是“采写故事”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是美国新闻学者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新闻理念。他们认为,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如果回答不出“故事在哪里”,那么他就写不出新闻来。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须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写新闻说到底就是“采访说故事...

互联网 2017-05-22 178
怎样获取新闻线索

怎样获取新闻线索

记者从事新闻采访,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哪里有新闻。新闻线索即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它能够给记者指明到哪里采访,采访什么这样一些大致的方面和范围。对于记者来说,若是新闻线索源源不断,采访就十分活跃;反之,只能靠编辑部给题目,靠别人给米...

互联网 2017-05-24 109
微信中新闻线索的获取与利用

微信中新闻线索的获取与利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微信”传播在网络媒体中异军突起,不少新闻事件在微信朋友圈中被广泛传播。广播电台开通微信平台与听众密切互动,一些新闻被社会各界网友及时上传。微信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集散地”,成为记者获取新闻线索取之不尽的“新闻源...

互联网 2017-05-26 130
民生新闻采访线索及选题研究

民生新闻采访线索及选题研究

民生新闻将人们的日常生活直观地体现出来,凸显了人们的生活实际情况。但是民生新闻需要在记者运用正确思维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报道,只有这样才可以将事实更为有深度地开掘出来以避免民生新闻的同质化。这就要求民生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能够合理选材,从多角度对民生新...

互联网 2017-05-26 157
校园新闻素材的挖掘与主题深化

校园新闻素材的挖掘与主题深化

一、校园新闻素材的挖掘要挖掘校园新闻写作素材,突出新闻价值,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1.熟悉掌握学校有关情况,把握新闻事实。(1)学校概况。学校地址,学校规模(班级数、建筑面积、师生人数、教学设备等),学校办学特色、教学质量,学校品牌(学校荣誉...

互联网 2017-06-04 163
怎样获取新闻线索?

怎样获取新闻线索?

记者从事新闻采访,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哪里有新闻。新闻线索即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它能够给记者指明到哪里采访,采访什么这样一些大致的方面和范围。对于记者来说,若是新闻线索源源不断,采访就十分活跃;反之,只能靠编辑部给题目,靠别人给米...

互联网 2017-06-06 146
工作性新闻的采写方式

工作性新闻的采写方式

工作性新闻,主要是非事件性新闻,是采写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做法等方面内容的新闻。它是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情况、倾向或经验等。它的特点是点面结...

互联网 2017-06-09 203
新闻记者的发现能力

新闻记者的发现能力

澳大利亚资深记者、西悉尼大学新闻学教授LynetteBurns曾说,新闻学的知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knowingwhat,即知道什么是新闻和新闻产品;第二个层次是knowinghow,即具备和掌握新闻实践的技能和了解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第...

互联网 2017-06-09 163
新闻线索的发掘

新闻线索的发掘

要争取当地党委宣传部门的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可以说是县级电视台的“娘家”,许多上级和本级党政领导机关发布的政策、政令、决定、公告、通知等文件以及需要报道的其他事项都会经过“娘家”。争取“娘家”的支持,无疑是给记者提供了一个“新闻线索库”。万安电视...

互联网 2017-06-13 204
记者如何发现身边的新闻线索?

记者如何发现身边的新闻线索?

新闻素材到处都有,重要的是记者要具有敏锐的新闻触角。一个善于寻找新闻的记者要养成随时随地挖掘潜在新闻素材的良好习惯。新华社著名记者徐人仲在《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中说:“新闻线索可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个数字、一句话、一种现象,只要处处留心,就有...

互联网 2017-06-13 177
记者新闻线索发现与新闻采访技巧阐释

记者新闻线索发现与新闻采访技巧阐释

新闻线索就是一种信号,它代表新闻事实将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发现和捕捉新闻线索是记者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它虽然无处不在,但也需要记者拥有敏锐的新闻嗅觉与洞察力。一、新闻线索发现技巧新闻线索属于开放性资源,但它并不等同于完整的新闻事实,作为注重时效...

互联网 2017-06-13 234

全球顶尖记者自述:如果没有这些忠告我会默默无闻

在新闻行业中,很少有约定成文的行业规范来告诉记者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反而是一些口口相传的从业经验更为有用。近日,知名新闻学研究刊物ColumbiaJournalismReview邀请了一批来自顶尖媒体的从业人员分享他们在新闻实践中收获到的最重要建议。今天,我们把这些前辈的忠告分享给你。“年轻人,离电话远一点,面对面去聊”GayT...

2018-06-12 230

新华社记者教你在人物采访中如何破“壳"

编者按在采访中什么是“不带外壳”和“带有外壳”的人?如何采访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以人物报道见长的新华社国内部高级记者张严平,通过生动的讲述,以她采写的人物报道中的两个主人公为例,为我们传授了人物采访的破“壳”高招。张严平新华社国内部高级记者张严平,长期从事政治、社会等领域的新闻报道,尤以人物报道见长,文章质朴真切、充满情感、富有诗性,...

2018-07-20 177

传统媒体下典型人物报道的现状及未来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种传统报道样式,同时也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典型人物报道的概念是从典型报道中衍生出来,据《新闻学简明词典》解释:“典型报道是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或最具代表性的事物进行的重点报道,是我国报刊常用的报道形式。其目的是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的剖析,引出普遍性的经验或教训,用以指导工作,教育...

网络 2019-02-28 63
非虚构写作:真的是报告文学换了个马甲?

非虚构写作:真的是报告文学换了个马甲?

岁前最大一波刷屏“寒门状元之死”车祸收场,其中情节掺假却强称非虚构,也让非虚构写作多了些关注。我写了《可能是非虚构写作被黑得最惨的一次》一文后,许多不曾听闻非虚构的朋友,也在公号后台、知乎给我留言,希望能更浅白地科普。这当然好,于我既是本分,也...

叶伟民写作 2019-03-01 106

拼标题:在“五点”上发力

提要新媒体流量的70%取决于标题,标题成了媒体掌控话语权、提升传播力的“看家本领”。标题有哪些规律可循?划重点,让“埋在碗底下的肉”露出来;蹭热点,让“风口”飘出爆款产品;设疑点,让悬念刺激“阅读味蕾”;触泪点,让人情味成为“卖点”;抢落点,让俗语登上“大雅之堂”。融媒体时代,千姿百态的海量资讯不断稀释着人们的注意力。碎片化阅读背景下...

老记说事 2019-03-01 103

巧抓读写结合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摘要】抓好读写结合训练点,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而达到读写结合、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的积累和方法、模式与技巧,而不断模仿写作和创作,又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由此可见研究读写结合的学习活动设计便显得尤...

2019-03-04 99

做好经济新闻报道的“一二三”法则

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首先要弄清楚经济新闻报道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好的新闻报道有三个维度,分别是时效、独家和深度,占了其中两条就能成为好新闻或者佳作,如果三条都占了就是佳作中的佳作,经济新闻的评判标准也是这样的。新闻报道更多的是实践而非理论,知道了什么是好的经济新闻报道,说的再好不去做也是假把式,所以能做到并生产出来好新闻才是真功夫...

新闻与写作 2019-03-05 86
融媒体时代,记者自身要进行哪些迭代?

融媒体时代,记者自身要进行哪些迭代?

作为“融媒时代”的记者,首先应该树立“融媒”的理念,其次则是要淬炼在融媒时代新闻编撰的要领。今天腾讯媒体研究院为大家分享融媒时代记者应重视的几个地方。强调“用户本位”融媒体记者不仅仅是活跃在媒体机构的内容生产者,他们更多地将成为运营平台的内容组...

两会报道千万别用错这些词!媒体人注意!

两会报道千万别用错这些词!媒体人注意!

新闻传播的“出彩”与“不出错”,就如同电力传输的正负两极,正极要带电、必须出彩,负极是零线,必须零差错。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从事两会报道的编辑记者们一定要掌握好正负极,尤其不能让负极带电,保障零差错。近日,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审...

传媒一线 2019-03-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