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发展

暖新闻“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不同于硬新闻、软新闻等名词,暖新闻在新闻学教材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凤凰资讯网2015年4月开设了一档名为《暖新闻》的栏目,当时栏目定位就是一档温情社会新闻栏目,主要报道有温度的正能量新闻。暖新闻具备以下特点:1.暖新闻首先是新闻,它具备新闻客观真实的特征。2.暖新闻是有温度的新闻,在主题上属于正面报道,暖新闻报道能使受众得到鼓舞和激励...

传媒评论 2019-06-10 152

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丁伟:新媒体的八个新趋势

其一,发布主体多元化,媒体、政务发布、自媒体三分天下。信息传播正在从专业媒体主导的精英传播向社会广泛参与的大众传播转变。从新媒体内容供给主体来看,目前已形成媒体、政务发布、自媒体三分天下的格局,传播媒体基本完成“两微一端”布局,政务发布基本形成覆盖中央部委、省、市、县四级发布体系,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自媒体从业人员已超过300万。当然...

媒体融合下半场,新闻人如何成长?

媒体融合下半场,需要什么特质的人才当前,中国媒体融合进入下半场。历经近5年的生死纠缠,融媒体发展已由内容、渠道、产品融合的亦步亦趋,转向平台、生态、系统融合的大开大合。此间的革命性和颠覆性,带来的不仅是行业的大变局,更是业界人心的大震荡。可以预见的是,国内传媒业将继续呈现出党媒化、流体化、分众化、智能化、单极化和创意化的混合特征。单纯...

“慢慢来或许比较快”:慢新闻或将成为新潮流

现代人的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陀螺”,你是不是也日常听到这样的感慨。近年,“慢”成了一种潮流,“慢生活”的理念被提倡,“慢综艺”扎堆荧幕。在媒体行业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据2019年路透数字报告显示,相当多的新闻消费者“吐槽”:“海量新闻让自己感到疲惫不堪”;更多的人希望将没完没了的新闻帖子、故事、新闻“拒之门外”,...

路透报告|新闻生产和消费如何催生、加强、消解意见极化

路透报告|新闻生产和消费如何催生、加强、消解意见极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媒体正在加剧欧洲各地公众意见的两极分化。本期全媒派编译路透社最新报告,在解析媒体如何从内容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影响公众态度的同时,也提出问题:意见极化是否百害而无一利?在深入探讨这篇报告之前,我们需要首先弄清一个问题,何为“极...

全媒派 2019-05-17 40

我们不必为报纸停刊欢呼雀跃

悲观是一种很容易感染的情绪,现在,跟风悲观成了报人朋友圈的时尚。这两天,朋友圈流行晒18岁,在媒体朋友圈中却流行晒报纸停刊,《北京娱乐信报》《渤海早报》《湘潭晚报》《赣西晚报》《大别山晨报》《皖南晨刊》《白银晚报》《台州商报》《采风报》《球迷报》《上海译报》……一些人在奔走相告,这家停了,那...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转眼与湖南日报结缘27年,半生沉浮,离不开湖南日报的风雨相伴。年岁愈长愈觉得这座神圣的殿堂日日常新,仰不可及。1992年大学中文系毕业,我被分到双峰一个基层商业单位,工作、居住在一个封闭的仓库,微薄的收入,狭窄的空间,不对口的专业,令我无比苦闷。同在双峰工作的哥哥鼓励我发挥特长向湖南日报投稿,我仿如找到一根救命稻草,有了奋斗的方向。由...

湖南日报 2019-05-10 137
新闻出版界委员谈媒体融合:根本目的是提高服务能力

新闻出版界委员谈媒体融合:根本目的是提高服务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年初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媒体融合的力度在加大、速度在加快、投入在增加,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媒体融合如何实现从“相加”走向“相融”、从物理效应到化学反应的实质转...

如何应对新闻行业的算法变革?来自《华尔街日报》的经验|前沿

如何应对新闻行业的算法变革?来自《华尔街日报》的经验|前沿

算法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人与人的相互交流、购物行为、我们接收到的各类信息、如何做出投资决定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研究表明,相比真人提出的建议,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按照算法给出的建议行动。机器也会出错虽然人们对算法的信任与日俱增...

2019-03-06 150

传统媒体下典型人物报道的现状及未来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种传统报道样式,同时也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典型人物报道的概念是从典型报道中衍生出来,据《新闻学简明词典》解释:“典型报道是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或最具代表性的事物进行的重点报道,是我国报刊常用的报道形式。其目的是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的剖析,引出普遍性的经验或教训,用以指导工作,教育...

网络 2019-02-28 189

机器与算法的流行时代,人该怎么办

一、机器与算法:未来新闻生产的常态2016年11月,我与腾讯网合作发布了“2016中国新媒体未来趋势报告”,报告研究焦点是智能化媒体。在我看来,这是未来新媒体的重要发展趋向。这样一个判断的形成其实可以追溯到2013年,在那年我第一次与腾讯网合作的趋势报告中,便提出了影响未来媒体发展的七大博弈,“人与机器的博弈”被列为其中,报告指出,在...

2018-07-31 240

观点:人工智能是虚假新闻的克星吗?

在我们身边永远不缺乏的就是误传和谣言,而这些“假新闻”的传播和治理引发了新闻传播界的思考和讨论……宋建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是虚假新闻的“克星”如何更好地掌握规律、制定规则,给算法提供正确指引,让人工智能能够更有效地甄别虚假和低俗内容并控制其传播,是当前业界和学界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当前,甄别和控制网络虚假...

2018-07-31 701

彭兰:新媒体传播的新图景与新机理

编者按当前,互联网的发展进入到了“万众皆媒”“万物皆媒”的新时期。世界全球化发展总体格局的形成与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不了解、不研究互联网的规律,就无法真正把握住新时代的脉搏、无法顺势大有作为。今日推送此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原有的基于互联网的传播规律、传播主体、传播模式、传播时空...

2018-07-31 229

“后喻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教育

“后喻文化”的发展将依赖两代人之间的持续不断的对话。未来的新闻教育正是在师生之间持续不断的对话中实现亦“教”亦“学”的成长。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中获得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最终达成良性互动,共同进步。教育是传承知识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个人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因而教育中的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

2018-07-25 147

公共传播视域下的注意义务

作为社会交往的载体,大众传播媒介承担了传播在公共领域的使命,公开信息得以在公众、社会群体与组织的参与中实现公开传播。但公开传播并不等同于公共传播。在传统传播格局中,传播权力被集中于大众传播媒介,真正基于公众利益并实现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公共传播难以实现。随着新兴媒体的兴起,社会公众进入了“人人手握麦克风”的时代,新型传播工具在多元主体的...

2018-07-20 190

杨继红:传统媒体如何“破茧成蝶”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采访刚开始,杨继红就激动地给我们背了一段《六国论》,以阐述当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核心问题。她笑着说,最近只要一有机会见到同行,尤其是同行中做原创内容的管理者、决策人,她就会给大家背这一段。“从来就没有一个敌人叫新媒体”“公信力可获不可丢”“今天的融合是媒体与用户的融合”……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杨主...

2018-07-20 178

杨继红:传统媒体如何“破茧成蝶”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采访刚开始,杨继红就激动地给我们背了一段《六国论》,以阐述当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核心问题。她笑着说,最近只要一有机会见到同行,尤其是同行中做原创内容的管理者、决策人,她就会给大家背这一段。“从来就没有一个敌人叫新媒体”“公信力可获不可丢”“今天的融合是媒体与用户的融合”……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杨主...

2018-07-18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