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基本知识

社会化媒体显威:新闻主动“找上门”

突发事件中大显身手同许多突发事件一样,今年7月7日一早发生的韩亚航空事故,Facebook、Twitter、Path、instagram、国内的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再次成为人们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消息的阵地,也成为电视台、网站的消息来源之一。三星公司执行副总裁DavidEun在Twitter和Path上第一时间发出消息;乘坐该航班的淘宝...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7-01 66

行业新闻如何作得更好

行业新闻如何作得更好王均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新闻越来越多地见诸于新闻媒体。究其原因,一方面,行业需要通过新闻媒体扩大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媒体也在行业新闻的发展中“化缘”,支撑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双方可谓一拍即合,互惠互利,何乐而不为?在这种条件下,行业新闻迅速发展起来。行业新闻存在的问题综观行业新闻,“新闻性差”成为普...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9 35

行业报纸副刊也要注重新闻性

行业报纸副刊也要注重新闻性周琳华在诸多报刊大军中,行业报纸虽小,但也“五脏俱全”。副刊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性也是副刊的重要属性之一。对于行业报纸而言,副刊也要强调新闻性。副刊的新闻性主要指所刊载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有关,显示出时代感和新鲜感。新闻性是报纸副刊的本质属性新闻性是报纸副刊的核心和本质。围绕新闻性,报纸副刊的外延...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9 22

选角度:需要突破思维局限

选角度:需要突破思维局限沈芝春写稿离不开选角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那如何才能选好角度呢?这里大有学问。选角度其实就是新闻眼光的问题,从一件事、一个现象来分析判断其新闻点在哪里,要寻找事件本身与企业、社会、大众、媒体间的内在关系,需要一个培养、锻炼和提高的过程。新闻眼光说到底就是思维,不善于从一般的新闻事实中寻找好的角度,实际上就是...

怎样克服“新闻缺钙的软骨症”?

怎样克服“新闻缺钙的软骨症”?王建君新闻性作为媒体的灵魂,这个问题看来似乎是已经解决,但在企业报界中新闻性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并且亟须纠偏。随意打开一份企业报,扑面而来的多是工作汇报、企业领导讲话、总结式材料的堆砌等不一而足。相反,那些用新闻手法制作出来的作品却成了镶边点缀。一些企业报尽管也按照正规媒体设置了采编机构,可报纸提供给读者...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7 32

要有一双“新闻眼”

作为县纪委宣教室的一员,工作中最大的苦恼莫过于写不出生动的好稿子。写出的东西总是干巴巴的,别说读者了,连自己都不愿意看。这样的稿件投给媒体,也大多是泥牛入海,没了音信。要是有双善于发现亮点的“新闻眼”,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2012年的一件小事,让我对“新闻眼”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8月的一天,我们县果松镇纪委传来一篇稿件:《七道沟村为...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6 54

善于发现和提炼新闻的价值

在我们的记者队伍中,一些记者总是有写不完的新闻,而另外一些记者却常常埋怨自己所跑的口子没新闻发生,没什么东西可写。有一些记者经常能写出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报道,而另外一些记者即使是媒体安排的的采访也很难完成,将好端端的新闻题材写得一团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记者个人勤与懒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记者判断和发现新闻的能力高低。那么,...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3 58

好新闻的背后有些什么

好新闻的背后有些什么陆地新闻是所有媒体的同类项。好新闻是所有媒体梦中的情人。但好新闻不一定是大新闻,也不一定是奇闻怪事,更不是天上的星星遥不可及。一年一度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会上,专家们经常会因为名额有限而就一件新闻的取舍争得面红耳赤。其实,好是一个主观色彩浓厚的形容词,每个人心目中的好新闻是有差异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好新闻没有一定的客观...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3 65

好新闻重在讲故事

好新闻重在讲故事谢建晓“什么样的新闻是好新闻?”工作中大家常常有这样的疑问。好新闻的标准不好确定,主要是因为新闻作品属于应用新闻学范畴,是用主观思维反映客观事实的物化形式。笔者很认同著名新闻学者李希光眼中的好新闻标准:清澈、简练、聚焦、有细节、有诱惑力、能唤起人们的好感。用一句话说,好新闻,就是把故事讲得精彩。新闻学是事学,就是“讲故...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3 25

新闻挖掘的“磨尖法”与“跟踪法”

新闻挖掘的“磨尖法”与“跟踪法”陈亚洁长期身处县市报,总会听到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这阶段没什么新闻可写,写来写去还是老套套;我们跑的是“冷线”,不像有的热线好跑,写出来都是头条新闻;一年唱的都是四季歌,弄不出什么好新闻来……如此种种,约束了记者的出稿量,也难写出让读者喜爱的新闻来。如何解决出好稿难问题?一、磨尖法:把新闻呈现得更“锋利...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2 20

到现场去感受和发掘新闻

到现场去感受和发掘新闻袁敏杰日前,一位记者朋友向我谈起现场感对新闻采写的重要性时,说了这样一件事。前不久他去某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采访。当走进企业的仓库时,只见偌大的库房里堆满了各种烟花爆竹,密密匝匝地堆积在一起,一排排一层层一摞摞从地面一直堆到屋顶,无异于一个巨大的“火药库”,但却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只有三名中年农村妇女看守着这样一...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2 31

媒体不能做“差不多先生”

蘸起真实的墨汁,写下经得起求证的新闻,不做那个“差不多先生”,是我们肩上共同的责任。近日,夜班编辑时,对一则读者来稿纠结许久。一处援引的法规文件,言之凿凿,直指问题要害。然而,一查吓一跳,这句文件引文竟没有具体出处,网上的满天飞,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接力摘抄”。想来后怕,幸亏“较真先生”战胜了“差不多先生”,否则何以交代?其实,这样的心...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2 21

新闻策划如何“落地”“抓人”

新闻策划如何“落地”“抓人”崔中波李丽芳新媒体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报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时而动,因时而变,成为必然。《燕赵都市报》选择通过周末版以“策划”做深度报道,增加报纸内容深度,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与思考的空间。这是为了适应新形势而长久孕育的结果,也是《燕赵都市报》变革的一种尝试。选题策划很重要,但“策划”...

如何增加稿件的新闻价值

如何增加稿件的新闻价值——给部队新闻报道员的几点建议袁金龙编者按“如何增加稿件的新闻价值”一文,结合部队报道员来稿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新闻学的相关知识,对如何提高稿件的新闻价值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所说的道理,对于其他战线的报道员同样具有指导借鉴意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以事实是新闻最基本的要素,决定了新闻的价值。部队报道员的写稿...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1 66

栏目策划引领创新报道模式

编者按榆林日报以栏目策划为引领,以评论和深度报道为抓手,推出了大量集政策性、新闻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精品佳作,既把握了主动权、主导权,又体现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地市党报包括企事业内刊的权威性和引导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栏目设置和报道深度。栏目设置体现报纸的精神和宗旨,在新媒体时代,这种精神和宗旨越来越需要深度报道...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0 23
新闻敏感与素材积累

新闻敏感与素材积累

编者按叶辉老师结合31年的从业经历,用生动的案例说明新闻敏感对于记者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并阐述了新闻敏感与政治敏感、大局意识、个人知识和思想积累之间的关系,强调新闻敏感是记者的职业生命,颇有可读性。新闻敏感与素材积累叶辉?叶辉在给学员们上课我是...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0 10

写好稿也要“墩墩苗”

2015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记者调查版刊发了我的稿件《选调生看选调生十八年后“十八变”》,社长杨振武在当日记者调查版上批示:“这篇报道值得一读。其通篇用事实说话,娓娓道来,真实、鲜活、生动、感人,又具有研究问题的深刻性,难能可贵。”此稿位列当日“人民日报稿件在人民网上的点击量排行榜”第三位,人民网、央视网等数十家网站,以及曲解直说...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0 26

大主题如何巧做小文章

重大主题宣传是党和政府重要决策部署、中心工作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集中反映。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是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有力抓手。在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如何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方式,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从而提升引导能力,是各级党报面临的重要课题。按照常规思路,重大主题宣传要在“大”字上下功夫,讲究大视野、大策划、大制作。不可否认,...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0 14

如何让日常新闻报道“活”起来?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已从信息饥渴进入到信息过载状态,受众在海量的信息中有了更多选择。这就对我们的传播理念、方式和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闻从业者来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事件可遇不可求,更多地是面对日常新闻报道。如何把日常新闻报道写“活”,写出新意来?发现新闻事件中的“不同之处”,注重细节和人物动作的捕捉,学会让数字“说话”,不...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0 20

讲故事,让新闻更吸引人

讲故事,让新闻更吸引人边艳菊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说,新闻故事化是指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显事件中蕴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故事化手法的应用已经被国内新闻从业者所认可。将故事化因素巧妙植入新闻报道中,更容易与读者形成情感互...

新闻业务参考 2020-06-20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