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散文

诗意的生命留存(节选)

诗意的生命留存(节选)

熟悉麦子,像熟悉我们的父母、我们手掌上的脉络。麦子哺育了我们,滋补了我们。我们是吃麦子长大的。今天我们仍须臾离不开麦子,从麦子吸收营养,吸收热量,吸收生命所需要的一切。布谷鸟啼叫了,我们的麦子又熟了,挽起袖口,攥紧镰刀,走出办公室,走出喧嚣的城...

贵州作家报 2020-07-02 1154

探访官亭林海

出合肥西城,瞧一眼大蜀山,穿过小庙镇,一路向西,便是官亭。再向西,就到六安了。官亭,古名曰官停。顾名思义,就是官员下马、停轿的地方。不用说,是有来历的。我不是研究历史的,不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无论怎么解释、思考官亭的字面与字义,都是有故事的,还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不过,真正让官亭的知名度、美誉度提升的,却是另一个名称:官亭林海。近两年...

贵州作家报 2020-07-02 1115
感受威宁(节选)

感受威宁(节选)

一工作以来,一直想去威宁看看,一是因为那里的苦荞粑,二是因为那里的洋芋种,三是因为那里的石缸洞。因为石缸洞是乌江河的源头,我的家乡播州区位于乌江中段。饮水思源,看看源头就成了我的夙愿。因为遵义有两句俗语:“黔西大定一枝花,威宁毕节苦荞粑。”但是...

贵州作家报 2020-06-23 1275

眷念花香茅栗

今夜,静坐在轻轻的微风里,细数天上繁星,追忆曾经留念的往事,以及有关花香茅栗的点点滴滴,汇聚于心底的记忆之美,逐渐灿烂开来。行走在春天里,走进播州区茅栗镇九龙村的地界,真切地感受到菜花黄的美和粉蝶飞舞的绚丽。层层梯田在春风里缓缓苏醒,不敢打扰土地的宁静,不敢惊动飞鸿的向往,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你相遇在秋风最美的画卷里。高粱熟透了,一...

贵州作家报 2020-06-23 1253

紫薇花开了

儿时玩游戏的时候就想当教师,崇拜当教师的崇高和神圣。1977年8月,我的梦实现了,高中毕业被招聘为民办教师,分配到离家十里的群乐小学。这是一间附设有初中班的乡村学校。名字叫群乐,却一点儿也不乐。学校没有几个年轻人,教学效果不好,当地的村民对学校有几分冷漠情绪,校群关系差。当我听说以后,心都凉了。学校坐落在一座小山堡上,原来是一座庙宇,...

贵州作家报 2020-06-23 1199

追忆母亲

三年零三个月,一千一百八十三天,我清楚的记得这是母亲离开我的时间长度。三年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的母亲。在我的办公室,放有一双棉鞋,那是母亲在世时专门为我做的。她担心我冷,叫我冬天在办公室就穿她做的这双棉鞋。在我的家里,还有一张母亲的照片,我一直放在老屋客厅最显眼的位置。去年我搬了新家,深怕天堂的母亲找不到我的新家,又郑重的把母亲...

贵州作家报 2020-06-18 1181

母亲一生打给我的唯一电话

母亲一生中,给我只打过一次电话。这件事,我记忆犹新。那是多年前的一个早上,天还没有亮。床头的电话突然响了,我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瞅了一下墙壁上的挂钟,还不到5:30,我吸了一口凉气,非常不情愿地看了看来电显示,是个生号,就把电话挂了。刚想睡,电话又响了。真是烦人。我只好拿起话筒,不阴不阳地问道:“谁呀?”对方没有声音。我好生奇怪。就又...

贵州作家报 2020-06-18 1203

澜漪虽渐杳,馨香却长萦

?故事的开始,是再猛烈的日头也压不住的雀跃期待,校园的喧嚣都在迎接这一场盛大相遇;故事的结束,是再动人的离歌也抚不平的离愁别绪,校园仍旧热闹,可有人正要离开。第一次踏进长理大门的那个夏天,年轻的心里跃动的是向往和期待,早早地就和迎新志愿者学姐联系好,找到自己的宿舍收拾好行装。开始对为期十四天的军训感到惴惴不安,是煎熬磨难,也是自我挑战...

长沙理工大学报 2020-06-11 1345

夏之梦

仲夏时,那里的一切都像记忆里一般清晰,每一帧都可以做成相片放在书桌上。第一次来这座岛的方式是在梦里,紫色的光芒荡漾在海面,一寸寸夹杂着金光的紫色像羽翼拂过眼睫毛,让人担心眨眼后就会失去这转瞬即逝的美丽。那一刻我从暖黄色的光线中挣扎着醒来,阳光早已像潮水一寸寸漫过我的房间,透过窗帘拂进的海风让人感到阳光不是过分炙热,好像都不用涂防晒霜就...

四季绕人生

立春之时,阳光和煦,春风徐徐入我窗。竹叶飘零,柳絮飞扬,丝丝愁绪随风走。菜地开花,蜜蜂寻粉,屡屡朝气照大地。手缝里溜走的时间,怀抱裹不住的阳光,触摸过脸庞的春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同亦相同,只不过是物是人非。时光在回忆里流转,回忆在脑海里缠绵,忘不掉的始终是过去,期许的永远是未来。心里挂着不为人所见的伤痕,眼角多了时光给予的故事。...

乐山师院报 2020-06-04 1031

与国同念与国同进

春风后十五天为清明,清明前后,春阳照临,偏又春雨纷飞,惹人伤感,思念故去的亲人,哀思无限……2020年清明,无法到亲人墓前扫墓,却有一个庄严的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举国默哀三分钟,向新冠肺炎疫情中逝去生命的同胞们致哀,向抗疫战中献出生命的英雄们致敬!在我生平之年,举国哀悼的事件,依稀记得是19...

钟情光阴

钟情光阴

时光,如同人的一生走过的旅途,擦肩而过,驻成永恒。转瞬之间,正在经历的现实已经成为了历史,变成了时光留在世界上的脚印。汪曾祺先生不禁感慨道:“一定要爱着点儿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最想抓住的,是孩童时期的幸福。春季到来的...

温柔的告别

写在前面:复读一年,不如上一年,来到女院,我想用力逐梦。有一种温柔的告别,就像辜妤洁所说,我们之间轻轻浅浅,赤子心跳。都是细节,都是小事,都有温度,都在发光。所有的一切都想熹微之中的尘埃,散在风里云里空气里。时间就像米袋子里的米,你可以一粒一粒数着,看它点点指缝间流走。我曾向往着无限的优秀,美丽的象牙塔,但是当一切都成为似水流年,我也...

今日女院 2020-05-21 889

老物件

在我家有几件老物件,一直被父母视为宝贝。两只塑料皮的暖水壶,一只红色,一只绿色。颜色蜕变得已经很旧了,和现在时兴的暖水壶相比,显得又细又小又老,像一对饱经风霜的小老头儿和小老太。一对陶瓷缸子,一只白色,一只黄色,黄色的保存得比较好,只不过缸子盖上的‘小奶头’脱了瓷,露出了里面的发了黑的铝皮。那只白色的就比较惨烈了,缸子底部的一侧凹了进...

曲阜师大报 2020-05-14 975

四月

如果你回头看,是否也觉得:四月还是四月,四月又不再是四月。曾经,一样的四月。水蓝色的天空,奶油色的云朵,蝴蝶风筝拽着我东奔西走。我不会放风筝,只是像其他小孩一样,傻傻地追着春天的尾巴玩耍。如果风筝能高过广场边的那排香樟树,我总是朝向你大喊大叫,手舞足蹈。悄悄地,日西了,天灰了,云走了,流汗了,口渴了,我也跑累了,但不忘再去坐坐角落的秋...

如梦

春色喜人,春水惜人,暮色醉人。花海之色,行人留之,可见伊人,罗群袖带。浅风微起,满庭花色纷飞。流水淅淅而过,飘洒之水上的便是那一抹沁香花色,融入其流水中也是甚美。伊人袖带轻飘,步摇微晃,青丝三千随之飞翼,款款而至流水之旁,此刻之人绝不亚于春色满园。停滞溪流处,飞燕随春意悄然而过,望之可谓春之秀美也。回望之溪流低处,眉眼盈盈间皆是暮色。...

吉林农大报 2020-05-08 909

听歌听曲听内心

一个人坐在台阶上,眼里见的是天和云。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那心里看见的是什么呢?又是一个人在家,早已习惯这种孤单。轻轻的起床,洗漱,上完早上第一节课,然后吃老妈为我准备的饭菜,就是普通一天的开始。中午时段,这个时间段很长,我就习惯坐在自家的台阶上,晒晒太阳。眼里是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耳边是清脆的鸟叫。闭上眼睛慢慢的静下心来,脑子里便出现...

做个精神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曾经在一个拥有10万册图书的单位工作了整整12年,要是真心读书可以说早就成了饱读之士了。可惜让那段“黄金屋与颜如玉”的时光偷偷从身边溜走了。跌跌撞撞人到中年,净化心灵的法子恐怕只得求助于读书了。如今,四季高速轮回,人们晕眩浑胀,能够安静地坐下来读书的那份优雅从容早已不复存在了,尤其是对生活奔忙的人们。读书果真那么难吗?否。经济困顿时...

长岭炼化 2020-04-28 910

读书千卷未成名

何其有幸,在总角之年,我对书日久生情,从此凛冬散尽,星夜长明。如果说我的孩提时代是未开化的黑暗,那么书就是极夜后的黎明,是震耳欲聋的炸雷,更是为我隔过里暗的花与水。它是通透的智者。它告诉我在混沌初分的远古东方有人尝尽百草,流淌着蜜与奶的大地上诸神欢唱,洪水中的诺亚方舟漂泊倔强……它告诉我除了头顶的四方天空,外面还有三千世界。它是仁慈的...

北华大学报 2020-04-28 919
走进宋词里的春天

走进宋词里的春天

窗外,香樟树正在一边落叶,一边抽出新芽。江边的樱花开了,满树的姹紫嫣红。时光轮转,地气渐暖,春天已经来临。午后,因着电视上正在播放《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渐渐勾起了赏析宋词之心。于是,索性从书架上找出《宋词三百首注释赏析》,书页早已发黄,拭去...

贵州作家报 2020-04-23 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