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读审排业务
近日,第30届中国新闻奖公布评奖结果,“报纸版面”类别共有7个版面获奖,同往年相比,在获奖数量上有所增加。不仅如此,今年的获奖版面清一色全是通版,不仅双版通,还首次出现了四联版,创造了通版“垄断”版面奖的纪录。本届新闻奖为何如此钟情通版?通版排...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此,《浙江日报》以打通版的形式推出特别报道(2019年7月7日6-7版)。今年11月,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该版面荣获报纸版面类三等奖。能够...
图画书作为少儿图书中的一个门类,以其图文并茂、鲜活灵动受到广大小读者和家长的青睐。而无论其装帧如何精美,设计如何新颖,编校质量都是衡量其优劣高下的重要标准,编校质量不过关,其他的诸如设计质量、印制质量等都无从谈起。本文尝试从如何有效提升图画书的...
教辅图书由于其存在的特殊性,多年来一直占据很大的图书市场份额。然而,琳琅满目的产品背后,很多教辅图书的编校质量堪忧。近些年,整个社会都在倡导“工匠精神”,各行各业也在不遗余力地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而教辅编辑的“工匠精神”该如何体现...
封面是报纸的“第一视觉”,一个好的封面制图决定着一份报纸的卖相。随着融媒改革不断深入,靠精彩的封面制图吸引读者,已成为传统都市类报纸在与新媒体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的“制胜武器”。《江海晚报》在一年多的媒体融合改革实践中,在封面版创新,尤其是图片的...
现实中,很多期刊存在两个典型的问题:●一是稿源充足,但质量差。当发表文章于核心期刊、某些重要期刊或者某某来源期刊作为各高校、科研院所考核、评定职称、申报学位、申请课题的必须条件之一时,涌现出大量的质量鲜有提高、选题重复的平庸之作。受我国几千年“熟人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又会产生出更多的“熟人稿”和“关系稿”。这种现实情况,需要学术期刊...
业内有种说法,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编辑工作紧密联系的校对,也是在为他人“做嫁衣”。校对工作是报纸出版前最重要最繁杂,也是最后一个把关环节。编审环节的错漏,在校对工作这一环一定要堵住。如果错字连篇,甚至出现文章前后表述矛盾,即使内容再有可读性,读者阅读的兴趣也会大大降低,甚至动摇报纸在其心目中的威信和公信力...
新闻版式设计是报纸通过文字、图片、色彩等符号向大众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也是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的有效手段。早在创刊之际,都市快报就率先在全国采用了加长型版芯,版型比率为1:1.629。在设计上则以简洁为目标,整个视觉效果清新而富有个性,获得了读者...
校对似乎是媒体里被关注最少的一类岗位,但却是必须重视的一个岗位。南都审读校对室主任邹高翔认为,好的校对从思维特质上就与编辑不同,“编校合一”或“校编合一”都不可取,校对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这篇小文与媒体朋友们聊聊校对,这个大有潜力、必须正名的岗位。
在这里,福尔摩斯用一个简单的问题说明了“看”与“观察”的区别:华生的“看”只是一种简单重复的机械性动作,而福尔摩斯的“观察”则更像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及其成果的积累是福尔摩斯破案的利器。在书稿编校过程中,作者和编辑对进入编校程序书稿的态度,分别类似华生和福尔摩斯对待楼梯的态度。交稿前,作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书稿上。交稿后,作者——尤...
《续编两朝纲目备要》是南宋无名氏以纲目体编著的有关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至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凡三十五年的史事。全书共十六卷,近十八万字。在现存史书中,记载南宋史事的很少,像该书这样详记光、宁两朝史事者为数更少。因此,对它进行整理、...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现在的校对工作相对以前似乎简单了一些。以前的原稿绝大部分是作者手写的,有些作者的字迹确实是难以辨认,这给校对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而现在很多原稿都是打印出来的,整齐干净,基本做到了“齐、清、定”,确实比以前好很多。
主持人: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编委会主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总编辑丁以绣(左一)对谈嘉宾:中国出版协会编校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增顺(左二)北京出版集团总编辑李清霞(右二)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尹涛(右一)?
[摘要]出版企业更多谋划优质项目带动引领产品研发是优化图书结构的良好开端,顺利实施,确保项目高质量落地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应有举措。“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总原则对出版企业贯彻落实“三审责任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编辑要增强阵地意识,严格审读稿件的思想性、政治性;提高专业能力,准确审读稿件的科学性、学术性;遵循规范标准,重视...
在2007年全国教辅图书质量专项检查中,经出版社自查、省新闻出版局抽查,以及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组织专家检查小组检查,主要发现7大类错误。正是它们像病毒一样感染教辅图书,亟待根治。一、知识性差错1.人名差错。比如,误将《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为“颜推之”等。2.地名差错。比如,误将“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连写为“捷克斯洛伐...
[摘要]本文基于“三审三校”制对学术出版的重要意义,试析学术出版“三审三校”制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国家、出版行业、出版单位、编辑个体和作者等多个方面提出落实“三审三校”制,提升学术出版质量的策略、建议。[关键词]学术出版三审三校出版质量策略梁启超曾言“学术是天下公器”,学术具有原创性、前沿性、科学性的特点,是一个国家思想层次...
在分享经验的同时,与会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提高编校人员的报酬。二是培养数字出版编辑和校对人员。三是加强对外校公司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要建设文化强国,出版业必须高质量发展。出版业该如何通过编校业务创新确保产品高质量呢?11月25日,由中国出版协会编校工作委...
“三审制”是出版单位关于书稿编辑的一项工作制度,其产生的基础是审读。根据较被普遍认同的看法,审读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一个从出版专业角度,对书稿进行科学分析和价值判断的理性活动。
校对软件目前应用比较广泛,能帮助人工查找不少“硬伤”。了解其识别的常见错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校对软件的作用,提高编校质量。常规而言,校对软件可识别出的常见错误主要分为四类:基础字词错误、标点符号错误、数字类错误、政治类错误。以下逐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