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读审排业务
本文是笔者从事新闻“三审”工作20多年的经验总结。本文所说的稿件,既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新媒体产品,也包括节目、栏目和版面、界面。
估计很多笔杆子都有这样的经历,辛苦加了几个夜班写成的文稿,自信满满地交给领导审阅,谁知上来就被圈上了几个错字病句和误用的标点符号,细一看还有逻辑不通的情况。
小编在编辑加工文稿时发现,不少作者对科技论文写作中的量和单位规范尚未完全掌握,基于此,邀请资深的科技期刊编辑家陈浩元顾问为我们解答“量和单位”使用规范问题,希望能对您的写作和编辑加工有帮助。本期推送“量符号”,后续为大家提供更多精彩内容。?
小编在编辑加工文稿时发现,不少作者对科技论文写作中的量和单位规范尚未完全掌握,基于此,邀请资深的科技期刊编辑家陈浩元顾问为我们解答“量和单位”使用规范问题,希望能对您的写作和编辑加工有帮助。本期推送“量名称”,后续为大家提供更多精彩内容。?
一般情况下,中文出版物中的英文应该翻译成中文表达,尽量避免一本书中英文混用的情况。但是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对英文单词或语句的讲解、文中引用英文原文,以及行文中夹用一些没有特定翻译的英文人名、书籍或报刊名等,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中文出版物中夹用英文的情况。
校对的任务是:以原稿和校样为工作对象,将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要消灭差错,首先必须知道原稿和校样上可能存在哪些差错。因此,研究原稿和校样上的差错类型及出错原因,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校对学的研究内容。
版面格式简称版式,其内容包括版面、版心、书眉、中缝、标题、页码、行距、白边等。版面格式是图书的包装形式,应当体现美观、实用、准确的原则。不同的版面有不同的格式,从封面、书名页、目录、书眉、标题、注释、插图、表格、索引一直到正文,都有不同的格式。审校版面格式与正文内容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常见的版面格式差错主要有七种情况。
原稿和校样上的差错,数量最多的是语言文字差错。按差错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六个类型:文字差错、词语差错、语法错误、逻辑错误、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及量和单位使用错误。本期先讲逻辑错误。
同学们,大家好!我就是“文笔能催泪、讲课嘎嘣脆、授业又解惑、谁学包谁会”的那老师。上一堂课后,有同学留言说:“那老师讲的课,说的都对,下笔就废,越听越会,再写还废”。这话说的,让那老师很有挫败感啊!?
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重要工具,具有权威性、严谨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其语言应力求精准、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文字表述、概念使用等方面的问题仍屡见不鲜。近期,我们梳理了一些较为典型的文字错误和注意事项,现分类列举数例,供参考借...
作为文字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少不了会使用到各类校对符号,但校对符号到底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清。今天跟大家分享校对符号用法大全,助大家准确?
校对文稿是秘书人员的经常性工作,看似简单,做好不易。要做好校对工作,必须在严格遵守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坚持“好疑、勤查、善辨、慎断”八字原则,防止以下六类常见的错误。?
出版物生产过程中有审稿、编辑加工和通读校对三项工作。这三项工作的表面形式非常相似,都是以一篇作品为工作对象,要求作相应的处理。实际上,这三项工作的目的不同,涉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各不相同。
全国两会召开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媒体迅速展开报道。他们开足马力,全身心投入,为大家提供了不少精品佳作。本网从今天起推出《两会报道点评》专栏,邀请专家学者阅评两会报道,推介传播技巧,促进新闻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恭请大家关注并积极参与!?
案例分析有一些图书很薄,不方便印刷书脊,放在书架上或书橱里不方便寻找。GB11668—89《图书和其它出版物的书脊规则》中“3.2边缘名称的设计和使用”规定:“若出版物太薄,厚度小于5mm或其它原因不能印上书脊名称时,可在紧挨书脊边缘不大于15...
近日,第30届中国新闻奖公布评奖结果,“报纸版面”类别共有7个版面获奖,同往年相比,在获奖数量上有所增加。不仅如此,今年的获奖版面清一色全是通版,不仅双版通,还首次出现了四联版,创造了通版“垄断”版面奖的纪录。本届新闻奖为何如此钟情通版?通版排...
“留给观者联想的空间越丰富,照片的价值也就越高”“新媒体设计的创意,要从破圈和跨专业找突破点”……?
对于那些接受审稿请求的学者,我们深表感激。我们已经留意到,相关学者通常都是在百忙之中接受审稿请求。我们也正试图以一种制度化的方式为审稿人授予某种更有意义的认可。同时,我们还会继续邀请顶级审稿专家(基于其每年的审稿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估)加入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