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易错字词

追踪荧屏|应是“暴得大名”

哔哩哔哩视频网上有一档叫《凉子访谈录》的访谈节目,其中一期采访了知名公益人、作家陈行甲。陈行甲曾任湖北省巴东县委书记,并获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一度成为“网红”。在该访谈中,陈行甲说:“在互联网上bào得大名,是因为我那篇反腐檄文。”“bào得大名”在字幕显示为“曝得大名”,应为“暴得大名”。暴,读bào,有突然、猝然之义。“暴得大...

咬文嚼字 2024-07-11

时尚词苑|“丝滑”:舒适而愉悦

(1)身体护理油打造丝滑肤质:初春,皮肤自身油脂分泌减少,加上大风和干燥环境,会破坏皮脂膜,极易造成皮肤水分流失。当你出现脱皮、干纹等症状时,皮肤不仅缺水,更是缺油的信号,这时护理油是最及时的保养品。(《西海都市报》2013年2月17日)(2)你看,纳米材料很有趣,球形二氧化硅经过改性,就像流体一样丝滑,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人...

咬文嚼字 2024-07-11

一针见血|“饴”非“贻”

2008年第1期《炎黄春秋》杂志上刊载了一篇题为“不堪回首的那一天”的回忆性文章,文中有一段话:“这次愚昧的大混乱夺去了数百条鲜活的生命,他们很多都是大学生……他们如果活着,如今都应该是含贻弄孙的年龄了。”文中的“含贻弄孙”应是“含饴弄孙”之误。饴,即饴糖,是用米、麦芽等含淀粉的粮食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糖,主要成分是麦芽糖、葡萄糖和糊精等...

咬文嚼字 2024-07-11

语言哲思|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

一般情况下,“焦虑”的反义词是“松弛”,“抽象”的反义词是“具体”,而在例(1)中,“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焦虑”和“具体”本来没有反义关系,但在例(1)中两者临时成为反义词,这是“言语反义词”现象。“言语反义词”和“语言反义词”相对,前者是本来没有反义关系的两个词临时用作反义词,后者是本来就具有反义关系的两个词。“焦虑”和“松...

咬文嚼字 2024-07-11

一针见血|应是“遁迹空门”

2023年4月5日《民主协商报》第4版《烟光淡宕》一文,在写八大山人朱耷时有这样一段话:“他奉母带弟‘出家’,至奉新县耕香寺,隐姓埋名削发为僧,改名‘雪个’。循迹空门后,八大山人潜心习画,笔墨少许,自然写意。”这里“循迹空门”的“循”错了,应为“遁”。遁,读作dùn,本义为逃走、逃跑。唐代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引...

咬文嚼字 2024-07-11

文章病院|“红拿板”应是“红牙板”

据说有一次,苏轼听说他的一个幕僚擅歌,就问道:“我的词何如柳永?”这幕僚也是个妙人,只听他这样回答:“柳郎中的词,只适合十七十八的少女,执红拿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需要找个关西大汉,拿着铜琵琶、铁绰板,高唱‘大江东去’才行!”这段逸事出自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上引文中有一处差错,“红拿板”当是“红牙板”。“红牙板”是拍...

咬文嚼字 2024-07-11

一针见血|“诤友”不是“铮友”

2012年7月3日《福建老年报》第8版刊有《心怀善念即为佛》一文,文中写道:“我的一位铮友有点信佛,但与迷信无关。”“铮友送给我一个钥匙挂件。”“铮友走后,我面对带佛的挂件思索良久。”作者连用三个“铮友”,其实均不对,应为“诤友”。“诤”(zhèng),从言,直言规劝。如:谏诤(也说诤谏)、诤言、诤友。诤友,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白虎...

咬文嚼字 2024-07-11

追踪荧屏|“噘”已“转正”

2024年3月15日,央视主持人张蕾在其个人账号发布了一则短视频。视频中她走进绘画展展厅,为一幅小画点赞,特别提到一些细节:“小孩子的那个毛茸茸的睫毛,还有撅起的小嘴……”(字幕同步显示)字幕中的“撅”字不妥,应为“噘”。撅,从手,厥声。可表示翘起义,如撅着尾巴;可表示折的意思,指人手部的动作,如撅一根柳条当马鞭。在口语中,“撅”表示...

咬文嚼字 2024-07-11

一针见血|“菲红”?“绯红”!

2023年4月16日《潮州日报》第4版刊有文章《阳春湘桥赏春涨》,其中写道:“兀立桥上,一边感受回声震耳,却令人神驰的浪拍桥墩发出节奏感强烈得像一曲雄壮的交响乐的哗响,一边极目在春涨中尤显壮阔大江,片片洒落江中嫣红得炽烈的桃花,几乎将一江春水染成了菲红,不经意间心间飞涌出‘桃花先透三层浪’的诗情画意。”这里的“菲红”错了,应是“绯红”...

咬文嚼字 2024-07-11

学习专栏|“魂脉”和“根脉”

以上引用的这三句话,一百多字,用到“魂”“根”作比喻的有一次,用到“魂脉”“根脉”作比喻的则多达三次。那么,用“魂脉”“根脉”作比喻,与用“魂”“根”作比喻一样吗?这要从“魂”“根”“脉”说起。汉语里,“魂”的本义指“魂灵”,“根”的本义指“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这两个词还经常用于比喻,“魂”比喻“灵魂、主心骨”,“根...

咬文嚼字 2024-07-11

一针见血|是“相呴”不是“相煦”

2021年12月8日《中华读书报》第14版《跨越京穗港的知音情——陈原、黄秋耘、陈实之间的交谊》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才女一年多来都没有来信,我亦没有去信。这年头,既不能‘相煦以沫,相濡以湿’,倒不如‘相忘于江湖’为好。”其中的“相煦以沫”让人费解,应是“相呴以沫”吧!“相呴以沫,相濡以湿”也作“相呴以湿,相濡以沫”,语出《庄子·大宗...

咬文嚼字 2024-07-11

一针见血|“洌干水分”?“沥干水分”!

2018年12月24日《盐城晚报》A11版刊有《童年》一文,其中写道:“童年时,印象深的还有妈妈做的酱,把当年收的新鲜的小麦洗净、浸泡,煮软烂后,洌干水分……”“洌干水分”应写为“沥干水分”。沥,读lì,与“漉”同义,指水、酒等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引申出渗出、吐露等。“沥干水分”意为使物品中的水分渗出而变干。洌,读liè,指(水、酒等...

咬文嚼字 2024-06-28

词海泛舟|“量身定做”中“量”的读音

中“量”注音liàng,是否能由此类推“量身定做”的“量”也读liàng?可是社会生活中读liáng的大有人在,这里的“量”究竟读liáng还是liàng?一、“量”字条目的音义量liáng①动用尺、容器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来确定事物的长短、大小、多少或其他性质:~地|~体温|用尺~布|用斗~米。②估量:端~|酌~|思~。量liàng...

咬文嚼字 2024-06-28

一针见血|宽博有余称“蕴藉”

《黑龙江广播电视报》2017年第52期22版文章《中年的好,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到了这个坎上,有的人变得更好了,珠圆玉润,从容蕴介。”这里的“蕴介”当是“蕴藉”。汉语中有“蕴藉”一词,用来形容人宽厚而有涵养。《史记·酷吏列传》:“(义纵)治敢行,少蕴藉。”《花城》1981年第6期:“(她)雍容和顺,蕴藉敦厚。”“蕴藉”...

咬文嚼字 2024-06-28

文章病院|应为“骈四俪六”

朗声新修版《鹿鼎记》(广州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第四十五回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到得这年夏天,王进宝忽又率领大船数艘到来,宣读圣旨。这次的圣旨却骈四骊六,文辞深奥。”引文中“骈四骊六”的“骊”字有误,正确的是“骈四俪六”。骈四俪六指的是骈文,即骈体文。俪,读lì,本义为配偶,引申有双、两之义,后也指对仗、对偶;骈,读pián,本义...

咬文嚼字 2024-06-28

雾里看花|《“猪肝渣”是什么》解疑

经打听,“猪肝渣”原来是“猪肝鲊”之误。“鲊”读zhǎ,本指用腌、糟等方法加工的鱼类食品,后也泛指腌制食品。“猪肝鲊”是流行于云南地区的传统美食,将洗净的猪肝、猪肠、猪肚等配加盐、花椒、辣椒、白酒等腌制而成。其味香咸麻辣,是佐餐调味的佳品。

咬文嚼字 2024-06-28

追踪荧屏|又见“渊源”配“流长”

《咬文嚼字》曾多次谈过“渊源流长”是错误的,电影《罗汉风云》中又见此差错。长泽一郎对手下田中说:“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传承更是渊源流长,很值得我们学习。”(字幕同步显示)字幕上的“渊源流长”不对,应为“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是个成语,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语本唐代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咬文嚼字 2024-06-28

一针见血|“吻颈之交”?

008年5月7日《濮阳广播电视报》刊登了《挚友如金》一文,文章写道:“战国时的廉颇、蔺相如,彼此能以国事为重,尽释前嫌,将相和好,遂成吻颈之交。”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这“吻颈之交”是什么交?应是“刎颈之交”吧?“刎颈之交”是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用以比喻友谊深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

咬文嚼字 2024-06-28

借题发挥|“封鸡”应为“风鸡”

2022年1月25日《新民晚报》第20版载有《趣谈“封鸡”》一文,开篇便写道:“落笔‘封鸡’二字,念及其鲜美的滋味,我不禁口舌生津,有趣的往事清晰重现。”接着谈及制作“封鸡”的过程。首先,准备调料,将食盐、八角和胡椒在热锅内翻炒后碾压成粉,接着,将调料粉均匀地擦抹到鸡腔各处及放血口和嘴巴内,“将鸡腹朝上整齐放入一个大铁桶之内,腌制大约...

咬文嚼字 2024-06-28

一针见血|“休憩相关”?

2002年11月2日《杂文报》上《重要的是公民意识》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倘使每个公民没有出自内心的需要,认为讲公德和自己的利益休憩相关,倘使没有这种公民意识的自觉,那么,无论依靠来自外面多么严厉的强制手段,也是无济于事的。”这里的“休憩相关”是“休戚相关”的误用。“休”表示吉庆、美善,“戚”是悲伤、忧愁之意,“休戚相关”是指忧乐相关...

咬文嚼字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