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字词
根据生物知识推断,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改变性状了?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从“DNA”说起。DNA,中文名“脱氧核糖核酸”,是携带有生物体繁衍所必需的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从生物学角度来看,DNA在进行复制、解旋等活动时的确处于一个运动的状态,但我们在网络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DNA动了”,并不是生物学角度的“DNA动了”。实际上,...
负面词语充斥网络,然而有一股清流始终在与之对抗,那就是对贬义词语的自嘲用法。被贴上标签的小人物们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勇于自嘲,善于自嘲,用戏谑的态度来面对别人的嘲讽。比如“打工人”本来含有对社会底层的蔑视,但是打工人创造了一系列打工语录来调侃自己:“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是押韵合辙的顺口...
答:试试看吧。两词的共同点是“传”,但有三点不同:一是传的范围。“流传”既是纵向的,指时间上由前而后;又是横向的,指空间上由此及彼。“留传”只能是纵向的。“英雄的事迹到处流传”,这是空间的扩散,只能用“流传”而不能用“留传”。二是传的态度。“流传”往往是自然传播,“留传”则有主观刻意的色彩。“这套书是祖上留传下来的”,这里指的是前人把...
2020年11月17日的《解放日报》第12版,刊有《这位书生打破“误国”魔咒》一文,提及前凉一代儒将谢艾几度挫败强敌之事,其中写道:“在谢艾的指挥下,前凉军队连破劲敌,张重华不免自满,逐渐迨于政事。”引文中的“迨于政事”,应写为“怠于政事”。怠,读dài,本义为懒惰。引申出松懈、轻慢、冷淡、疲倦等义。如怠工,指故意消极对待工作,降低工...
口,指出入通过的地方。进口和出口,都是歧义结构。当进口和出口是偏正结构时,是名词,分别指由建筑物或场地进入、出去所经过的门或通道等。当进口和出口是动宾结构时,则是动词,可指船只驶入、驶出港口,也引申指本地与外地、本国与外国之间的商品交易,进口指外地、外国的货物进入本地、本国,出口指本地、本国的货物运到外地、外国。弄清了“进/出口”不同...
秀”字是个常用字,奇怪的是没有找到甲骨文的写法,只有石鼓文作和《说文解字》里小篆作。《说文解字》只在“秀”的下面写了“上讳”二字。原来许慎(约58—147)撰写该书时,要避东汉光武帝刘秀之讳,不做解释,免得惹麻烦。后来南唐的徐锴(920—974),才做了点解释:秀,“禾实也。有实之象。下垂也”。也没有对造字的理据做出说明,因此造字的原...
22年10月24日《解放日报》第9版刊登报道《他的“山歌”至今传唱》。文中写道:“朱践耳从年轻时代起就有个交响梦,立志写中国的交响曲。然而他竟是在60岁以后,才写出他的《第一交响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担任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期间,朱践耳共完成十部交响曲及一部小交响曲。”这段文字中的“不可收拾”使用有误。“不可收拾”原指事物无法归...
“反拧着手腕支撑身体着地”这个动作时,并不是为了显示给他人看,而是自己在“不慎跌倒”时情急之下的一个动作,因此这个“刁钻”还是不能适用的。可以把“刁钻”改为“扭曲”。“扭曲”有一个意思是人的身体或物体扭转变形,句中说的是“小陈”所做的“反拧着手腕支撑身体着地”是一种身体动作,使用“扭曲”是可以的。历练lìliàn2022年11月1日《...
“无上荣光”与“无尚荣光”意思相近,都指最高的、无可比拟的荣耀。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中,仅仅收录“无上”这一种写法。“无上荣光”是推荐写法。“无上”是最高之义。如:“大家都以能亲自参加制造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而感到无上荣光。”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尚,曾也,庶几也。”清代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尚,...
在日常审读稿件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作者对“前”或“原”字的使用比较混乱,主要问题是经不起推敲,自然也就不能说是正确的了。因此,有必要根据相应的原则,对此问题进行隅议。笔者把相应的原则确定为“时效原则”“就近原则”“一致原则”。一、时效原则例1:前苏联的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在太空待了108min...
纪念祖国73华诞。(×)“纪念”是纪念逝去的、过去的、已不存在的人事物。而新中国成立至今是一直存在、继续存在的。中共中央政府一直重视国防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执政党。而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提及党和国家机构名称时,应使用规范的全称或简称,不能随意缩略或连用。可改为“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国防...
不宜说“最主力”。能说自己的主见吗?“主要”有“很多”?“主角”=“主要角色”。“主要以……为主……”。“主体”与“以……为主”。【错例】在警方公布了监视录像后,他迫于压力主动自首。【辨析】“迫于压力”不是“主动”。“迫于压力”是说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不得不做某事,而“主动”是指不受外力影响而自觉地去做某事,两者在语意上明显不同。这样,...
2016年10月7日《新民晚报》第6版《我的石伽爷爷》一文写道:“石伽擅长山水,尤以‘十万图’为华夏画坛一绝,能把这样一位贵宾请进,又便于让自己的孩儿们拜师学艺,真乃蓬壁生辉。”其中“蓬壁生辉”一词,应写作“蓬荜生辉”。荜,读bì,指用树枝或竹子等做成的篱笆、门等遮拦物。蓬,是古书上说的一种草,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故又名“飞蓬”...
次打开电视,正好是央视2套播放的关于敬老的节目“边看边说——九九归一是重阳”。主持人先朗读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然后作简单的解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了谁呢?当然是山东那位兄弟了。这显然有误,其实“少”的不是山东的兄弟,而是王维自己。这首...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所刊《〈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人称转换及其美学意义》中写道:“诗人在诗中所采取的,几乎全是自我抒情的方式,从开头到结束,都只是以‘我’一人而言说,然而,为什么在这首诗中生活与情感的内容却是如此丰富,形式和语言的形态却也是如此丰瞻呢?”这里的“丰瞻”错了,应该是“丰赡”。赡,音shàn,本义是供给,引申...
2017年5月21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快乐汉语》节目,主题字为“豆”。在“随堂大测验”的第二个环节中,学员大卫得到的是“煮豆燃箕”四个大字,他回答:“本来就是两个兄弟嘛,但是呢,相煎何太急,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字幕同步显示)学员的回答没什么大问题,但是题板上的字却写错了,“箕”应为“萁”。“煮豆燃萁”典出《世说新语·文学》...
根据语境判断,认为此字通假为“嬥”。“嬥”字有“美”义,《广雅·释诂》:“嬥,好也。”或“挺直而美好”,《说文·女部》:“嬥,直好皃。”或直接训为“细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中华书局1987年):“直好皃者,《广雅》:‘嬥嬥,好貌。’《广韵》引《声类》:‘嬥,细腰貌。’”由此可见,传世本《诗经》之“窈窕”,在其出土战国版本中对应的...
016年8月15日《扬子晚报》B5版《整容有风险》一文写道:“但半年后当她拆开脸上纱布时觉得一切都值得——她已脱胎换骨,漂亮得像个小女神。遂信心满满地赴笈升学,更成为校花。”文中的“赴笈”,应是“负笈”之误。赴,读fù,义为“到,去,前往”,也有“在水中游泳”“投入,跟进”等义。笈,为盛器,大多以竹、藤编织,常常用来放置书籍、衣巾、药...
杜绝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公、违法不究的现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辞海》第六版“依法治国”词条)A.是B.否答案:B解析:《宪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向下滑动查看答案下列涉及法律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可以简称香港《基本法》B.《香港特别行政区驻...
笔者用传统“考本字”的方法,依据声类韵类的对应规则,以及方言读音可能的内部层次,在传统韵书当中遍寻词源,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表示烹饪烧制的字,能跟今天的“扒”直接关联。于是不得不变换思路,从“扒”这种菜肴方式的起源年代,烧制特点等外部因素再进行词源的推理。扒烧现在都以鲁菜经典做法著称,但先不论鲁菜兴起的年代早晚,在清代中前期,“扒”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