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专栏
如何提高企业报副刊的阅读黏着度?李瑾随着互联网阅读的迅猛发展,传统报纸副刊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企业报副刊由于其传播领域、关注热点、读者群体的专业和细分,较之其他报纸副刊,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全力打造自身特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如何让“每位读者都是作者”?吴芸现代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的“循环互动模式理论”认为,一条讯息需要通过“发布”和“接受”的双向影响,才能获得完整的传播过程。以报纸的副刊来说,传统副刊往往以单一的“刊发”作为传播主力,较少考虑读者“接受”所引发的传播影响,容易成为文学理想者自我陶醉的“象牙塔”。
04版式时尚化?晚报周刊是晚报地方新闻的有益补充。一般来说,晚报的地方新闻主要分为时政新闻、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社区新闻和政法新闻五个板块。晚报周刊报道的生活常识,可视为民生新闻的延伸;晚报周刊报道的人物,可视为社区新闻的延续。晚报地方新闻的版式相对来说比较庄重,但周刊的版式更加活泼、外向,可以大胆采用一些前卫的元素,追求时尚化。如果...
02内容常识化晚报周刊的主题是生活化,开设目的是引导读者如何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让晚报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是全国晚报人共同的目标。就晚报周刊而言,要想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就应把生活常识奉献给读者,使之成为晚报周刊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晚报周刊才会受到读者欢迎。事实上,许多晚报的周刊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春季推出...
报纸的个人专栏,几乎是与报纸相生相伴。中外报界都有个人名专栏行世,美国著名新闻人沃尔特·李普曼的个人专栏《今日与明日》不仅写了50多年,而且为250多家美国报纸和20多家外国报纸所刊用;而我国著名新闻人邓拓上世纪60年代在北京晚报开设的个人专栏《燕山夜话》,一时间洛阳纸贵,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著名老报人赵超构(林放)在新民...
三、拓展渠道,“无限”传播广泛“到达”由于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报纸在信息的内容以及时效方面反应再快,也比不过网络,在容量上也完全不是新媒体的对手。制约副刊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纸媒传播方式的制约,容易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影响力有限。要有效避免在全媒体时代“掉队”,就必须让副刊在纸媒体之外,有网络接口,让副刊与新媒体...
新兴媒体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大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同时也改变着阅读习惯。在这样一个时代,报纸的副刊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现在的媒体竞争已逐渐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向高层次的品牌竞争转化。品牌不是一个空架子,而是要由高质量的产品支撑。专栏就是这样一个产品。越来越多的报人意识到,名专栏是体现报纸魅力、提高报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办报的看家本领。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持续运用好名专栏这个看家本领,以之得人心、争天下。
企业内刊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企业文化的载体,传递企业员工声音的平台;在某个层面上承担着展现企业管理理念,推进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加强企业内部团结,解决管理者与员工间的分歧,正确引导企业思维价值观的责任。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应以企业内刊编辑为要义,以内刊素材的前瞻性和引导性为着力点,才能一窥企业文化建设之真义。如何做...
副刊“是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1]”副刊的名词最早出现于北京《晨报》。“五四”时期,我国报刊史上迎来了副刊的一个繁荣期,出现了许多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文艺的副刊,其中《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和《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并称为民国“四大副...
副刊作为传统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报人办报没有不开设副刊的,读者读报少有没读过副刊的。在国内外报业发展史上,知名的副刊曾成就了不少品牌报纸,副刊本身也成为报纸的一大品牌,人们在谈论这张报纸时必然会谈及它的副刊。品牌副刊并非随报纸天然生成,它是办出来的。副刊的出版离不开副刊编辑,品牌副刊无一不是优秀副刊编辑长期精心耕耘而成,副刊编辑水平直...
栏目,历来是报纸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表现工具,具有归纳内容、引导阅读、吸引眼球、方便阅读查找等作用。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报纸因为自身相对静态的特点限制,在新闻“可视化”发展上短板显现。在这一背景下,办好报纸栏目,让报纸原有的这一功能不断创新,为版面增色,提高报纸的可读性,让报纸在多媒体时代发挥其自身优势,吸引...
专业报,必须选准几个专栏,突出特色,持之以恒,用心经营,使之成为名专栏,成为吸引读者的一个亮点。(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多年来,我们对《下派支书在基层》专栏不断地进行改进、完善,但却始终坚持报道的“三结合”,以保持专栏的独有特色。一、与宣传政策的结合。专栏报道的是驻村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点点滴滴事迹,但如果仅停留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媒体竞争的白热化,每家媒体都在稿件选用、精心编辑方面下工夫、做文章,对于时事版面而言更是如此。互联网的诞生,意味着所有的媒体都可以共享一个稿件资源,尽管每个编辑在选稿时会有一些自己的偏爱,但对大的新闻判断上都有共同的“眼光”,在这个前提下,时事版面如何在信息的取舍上体现自己的特色?如何在同城媒体竞争中独辟蹊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