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写作

十字街头|不是“竹茷”,是“竹筏”

曾途经桂林市中山南路某家旅行社,看到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如下内容:“漓江竹茷、游船一日游……”其中“竹茷”应为“竹筏”。筏,读音为fá,是个形声字,从竹,伐声。本义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一般用竹或木编排而成,也有用牛羊皮或橡胶做的。《方言》第九:“泭谓之,谓之筏。筏,秦晋之通语也。”钱绎笺疏:“马融注《论语·公冶长篇》云:‘编竹木大者曰筏,...

咬文嚼字 2023-10-23

时尚词苑|“村”字号赛事:“村BA”和“村超”

字。“村BA”则是仿照NBA和CBA而创造出来的。NBA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ationalBasketballAssociation)的英文缩写,CBA是我国的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的英文形式ChineseBasketballAssociation的简称。“村BA”就是将NBA、CBA中表示赛事国别的英文字母N和C换成了汉字“村”,成了极...

咬文嚼字 2023-10-23

十字街头|误用“弹冠相庆”

在常熟,通往虞山的寺路街被打造成常熟市历史法治文化街。街道两旁树立浮雕和文字牌,介绍当地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乡贤名士。其中有钱(zhì)的简历。根据介绍,钱为康熙时举人,知官陶县(笔者疑为馆陶县之误),升户部主事迁员外郎。做知县时,适夏遇蝗虫成灾,钱当机立断,动员百姓围歼蝗蝻,承诺捕蝻一斗秋付四升米。百姓闻讯挑灯夜战,战果辉煌。最终,钱以...

咬文嚼字 2023-10-23

一针见血|“文绉绉”与皱纹无关

《修辞荟萃》(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收录了《藤缠树,树缠藤》一诗,诗后有段评价:“全诗没有什么文皱皱的语句,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所用的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朴素平凡的字眼。”此处“文皱皱”错了,应改为“文绉绉”。“绉”是个形声字,从糸刍声。可以读zhòu,指一种有皱纹的丝织品,如绉纱、碧绉。也可以读zhōu,用于“文绉绉”,...

咬文嚼字 2023-10-23

词语春秋|“鲇鱼”和“鲇鱼效应”

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周身无鳞多黏液,凶猛食肉,这就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鱼——鲇鱼。鲇鱼不仅常常出现在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还频频亮相于我们的媒体中,请看:(1)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吉利”汽车很可能就是一条生猛的“鲇鱼”。不管它的未来的前景是否辉煌,至少眼下它的客观存在,已经使主流轿车厂家感到了压力。(《人民日报》2000年...

咬文嚼字 2023-10-23

一针见血|拜见当称“谒拜”

2019年第8期《老年知音》所载《打造传承红色基因基地——修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侧记》一文这样说道:“纪念碑建成对外开放后,我又曾三次陪同外地来桂林考察的客人到烈士碑园竭拜红军烈士。”其中的“竭拜”当为“谒拜”之误。谒,音yè。《说文》:“谒,白也。”本义为陈述、禀告,多用于下对上或幼对长。引申表示拜见。如“谒见”即进见(辈分...

咬文嚼字 2023-10-23

热线电话|“箴言”与“真言”有区别吗?

答:“箴言”和“真言”,音同义不同。箴:本义是缝衣的工具,因为其形状是尖的,故可以用来刺、扎,并由此引申出劝告、劝诫义。箴言,即规谏劝诫之言。查《汉语大词典》,“真言”有三解:一指佛教经典的要言秘语;二指咒语;三指口诀、要语。欧阳山《金牛和笑话》:“他传授了一套游击战法,有十六个字的真言,能打退日本。”可见,“真言”并无“劝诫、劝告”...

咬文嚼字 2023-10-23

追踪荧屏|何来“官碟”

古装电影《无间归途》中,邢江峰要求离开独龙帮,向给自己布置新任务的总捕头赵通索要“身份证明和官碟路引”(字幕同步显示)。字幕中的“官碟”应是“官牒”。牒,从片,枼声。本指用来书写的薄木片、简札。古时对不同规格的书写木片,有不同的叫法。小简曰牒,大简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牒”后引申指表册、谱籍、书籍、官府公文等。“官牒”就是记载官...

咬文嚼字 2023-10-23

文章病院|郑庄公并非“不悌”

这段话出自《透过地理看历史》(台海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文中列举了对郑庄公的三个评价,其中“不悌”用得不对。悌,读作tì,意思是敬爱兄长。如《孝经》:“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侍奉兄长要体现敬爱之心,这种顺从可以移到侍奉官长上。在早期的文献中,悌往往写作“弟”,如《荀子·王制篇》:“能以事兄谓之弟。”即能够按礼义来侍奉兄长就叫...

咬文嚼字 2023-10-23

追踪荧屏|“铺张扬厉”不能写作“铺张扬历”

2023年6月6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播出《法律讲堂(文史版)》节目中,上海开放大学尹晓婷教授讲到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婚礼时说:“第二年的农历六月初七,钱谦益以匹嫡之礼迎娶柳如是,极大地满足了柳如是对尊严的追求。在新婚礼节上,钱谦益是铺张扬lì,以兰舟花舫,箫鼓遏云,向世人宣告他们的合卺之礼。”字幕把“扬lì”打成了“扬历”,错了,应...

咬文嚼字 2023-10-23

社交新风|别解+反语:一种网络新用法

当有人说你是“社恐”的时候,他是什么意思呢?早些时候,“社恐”是“社交恐惧症”的缩略语,所以他的意思是你“性格内向,害怕社交活动”。但是现在,他也可能把“社恐”理解为“社交恐怖分子”,“社恐”的意义成了“性格热情,极其擅长社交”。同一个“社恐”,却具有完全相反的意思,这是怎么回事?要想把“社恐”的理解过程说清楚,必须先介绍两种修辞格—...

咬文嚼字 2023-10-23

一针见血|“平步”岂能“轻云”

2013年5月15日《中华读书报》刊登的《伪名儒,不如真名妓!》中有这样一句话:“袁枚声名多么显赫,23岁考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入翰林,平步轻云……”句中的“轻云”应是“青云”之误。成语“平步青云”,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经常遇到。“平步”即平常步行,这里指走上。“青云”指青天、高空,比喻高官显爵。成语的意思是,一下子就升到很高的地位。旧...

咬文嚼字 2023-10-23

文章病院|汉武帝活到公元104年?

公元104年,汉武帝推行《太初历》,以一月为岁首,正月初一成为新年的第一天……除夕之夜,辞旧迎新,阖家团圆吃年夜饭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习俗。这段话出自《谷物的故事:读解大国文明的生存密码》(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9月出版)。汉武帝的生卒年为公元前156年—前87年,在位时间是前141年至前87年,不可能在104年推行太初历。此处的“公元...

咬文嚼字 2023-10-23

一针见血|“驻节”不应作“住节”

2019年9月7日《北京晚报》第16版刊有《带我远行的运河》一文,文中写“在家乡淮安清江浦,我以寻访的思路探访了老街巷陌、古城遗迹”等事,其中有句:“清同治三年(1864),为抵抗捻军的骚扰,住节清江浦的漕运总督吴棠修筑清河县城于里运河南岸。”这里的“住节”应改为“驻节”。“驻”为车马停止,亦泛指屯驻或停留,有驻防、驻留、驻节等词。“...

咬文嚼字 2023-10-23

时尚词苑|快乐的“多巴胺”

今年的夏天有些不一样,对明亮色彩的审美追求形成了一种新的时尚潮流——“多巴胺穿搭”。凭借着高饱和度的鲜艳风格,“多巴胺”风格相关词条频登热搜,一跃成为网络热门词,这种时尚风格也成为线上线下都能看到的明丽风景线。“多巴胺”本身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属于调节人体内情绪的重要物质之一,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同时也是一种强烈的荷尔...

咬文嚼字 2023-10-23

文章病院|重阳不在仲秋时节

《老同志之友》2015年10期上《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一文中,有句话说:“九月九日正值仲秋时节,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这儿有个问题,重阳之日是“正值仲秋”吗?重阳节之九月九日,用的是夏历月日。夏历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月”。正常年份一年十二个月,分为四季,依次为春、夏、秋、冬。每季三个月,依次为孟、仲、季...

咬文嚼字 2023-10-23

这四个着力点,推动人民日报新媒体向高质量发展

感满足和身份认同的热门圈层。《青年志圈层营销方法论2021》中的数据显示,中国年轻人涉足8个大类32个小类169个文化圈层。应当看到,年轻人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正趋向多样化、个性化,“一招鲜,吃遍天”的发展思路行不通了。融合纵深发展的四个着力点过去未去,未来已来。结合新媒体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未来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推动新媒体实现高...

新闻战线 2023-10-23

案例分析丨写消息,你的“舍不得”其实都可以删

看一个案例。案例(导语):今年以来,一批投资超百亿元项目密集落户广东省佛山市佛北战新产业园。佛山举全市之力实施“北向战略”,规划佛北战新产业园,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改变佛山经济格局与产业形态,重构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空间。(《经济日报》,2023年10月8日1版《广东佛山重构产业空间》)思考:这段文字简洁凝练,通过“一批投资超百亿元项...

吴聊 2023-10-13

从love的角度看,“爱”的汉字书写大异其趣——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化的基本形式?

国际政治系13级小林同学来信:“我是从日本来的交换留学生。昨天课上讲到‘语言与性格’的关系,而在这学期第一节课上,老师就说‘语言是文化的基本形式’,各种语言里含有各民族的文化、习惯。我对此有很大的同感。“我出生在中国,国籍也是中国。小学5年级移民到日本,有时回国时亲戚们就会说我的性格变了。有人说我有礼貌很文明,有人说我说话时有点暧昧,...

中文在“不立文字”中立了什么?

“《坛经》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不立文字’。佛教说:‘名者,想也。’当一个名词出现在你的面前时,就引起你的联想。就像‘望梅止渴’中的‘梅’,当你听到并想起‘梅’时,就不由得口舌生津。“禅宗认为,语言文字传递的不是最终境界。最终境界应该是‘不可思议’或者‘不可言说’的。他们主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因为语言文字常常在人心里面产生一种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