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
大唐情史》第26集中,有一段玄奘与辩机的对话。玄奘:“菩提树下金刚座。”辩机:“那是佛陀了悟真rú,大彻大悟的地方。”字幕“真知”错了。根据剧情,应是“真如”。“真如”是个佛教用语,为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亦译作“如”“如如”。通常泛称事物的真实状况及本质,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佛教...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有一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园中,“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杨万里”的“里”都被写成“裏”,错了。《汉字简化方案》中,“裏”被简化为“里”。于是常有人误以为在过去“里”都写作“裏”。实际上,在《汉字简化方案》颁布实施前,“里”“裏”是两个不同的汉字。里,《说文解字》:“居也,从田从土,凡里之属皆从里。良止切。”“里”...
2022年3月23日《上海老年报》第7版刊有《席锡蕃是甚等样人?》一文,其中这样写道:“他在‘十里洋场’数家外商银行当过买办,交游广泛,与哈同或多或少有商务往来,或酬祚交谊。”何来“酬祚”?应是“酬酢”。酬酢,读作chóuzuò。筵席宴请中,主人向客人敬酒曰酬,客人回敬主人曰酢,“酬酢”泛指交际应酬。如茅盾《官舱里》:“然而既经外交式...
崇文书局2011年6月出版的《新说文解字》中有这样一句话:“后来篆书把下部之人形改为‘分’,以表示少之义,如‘不患寡,而患不均’‘曲高合寡’等。”这句话中“曲高合寡”的“合”是个别字,写作“和”才正确。和,在这里读hè,义为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是一个成语,典出《文选·宋玉〈对楚王问〉》:有一个人在楚国的都城里唱歌,开始他唱《下里...
在争夺注意力的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报道的影响力尤为关键。从2023年12期起,《新闻与写作》专门开设“如何写出有影响力的报道”子栏目,约请业界精英,结合有重大影响力的报道,从写作的角度揭示好报道是如何“炼”成的。围绕震惊全国的“吴谢宇弑母案”,《三联生活周刊》发表了长达九万多字的深度报道——《吴谢宇:人性的深渊》,文章在剖析这桩事件之...
新闻姓“新”,内容要“实”。它为人们展示新的情况、新的人物、新的经验、新的问题。这种现实生活中不断变化的、新鲜活泼的东西,新闻界称之为“活鱼”。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只有新的东西,才能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让读者产生阅读欲望。新闻要指导实际工作、实际生活,而实际工作和生活总是在不断前进、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
一个人漂亮不漂亮,眼睛是关键加分项,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就像稿件的一双明眸,生动传神又充满灵气。这双明眸从哪里来?不是编辑凭空想出来、画出来,而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稿件本身。在制作标题的过程中,寻找“题眼”是一项基本功。“题眼”是“新闻眼”的浓缩和提炼,是一篇新闻报道中最核心、最新颖、最出彩、最典型、最活跃的元素,集中体现报道的新闻价值。编...
为什么要强调“报纸新闻”呢?这得从公众号的留言说起。近期,有通讯员留言,希望我能讲一讲这个问题。我想,对于这部分通讯员而言,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他刚接触新闻,不知道新闻怎么写;二是他写过新闻,但多发表于新媒体,他知道两者对稿件的要求不同,但分不那么细。我就简单说一说吧。一、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新闻从概念上讲,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这里有两...
倒闭了。”“选题到底该怎么找呢?怎么他们都能找到那么好的选题呢?”“我感觉我就是没天赋。坐了一下午,一个字也没想出来。”最近,听到这些抱怨的频率,越来越高了。随着公众号推送策略调整,很多停更的公众号,又开始更新了。写作创业,内容创业,似乎又迎来了新的红利期。但是,当我们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尝试的时候,却很有可能会发现:这不太容易。把文章写...
写稿不顺,“四招”助你走出困境刘国昌记者写稿都有不顺的时候,如写稿子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老套路、旧角度、少新意、写不下去……如何走出困境呢?下面介绍一些资深记者的有益经验,与大家分享。
最近网上披露了“低级红”的一些现象,当引起记者们的警醒。写人物如何避免“低级红”?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进一步写好人物报道大有益处。一、警醒“低级红”现象“低级红”现象在一些媒体上不时出现:据中国组织人事报介绍:某网发文写道:“默然姐姐,28天连续加班,没换过衣服,没洗过头。在执行局干警的心中,她就是女神、女...
常有一些编辑记者慨叹:稿子好写,标题难做啊!其实,稿子未必好写,标题难做却是实情。特别是一些平淡的标题,主编不通过,读者不买账,自己也不满意。怎么办?有一个妙招可让它换换模样--用问号把它激活!一、问号的作用有多大?如今在网络空间中,追求标题的悬念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如何做到悬念化呢?善用问句是其中的一个技法。不要小瞧了这个问号,它的名...
何谓“拎点”?“拎点”,就是把最重要、最主要的要点“拎”出来。这是写消息、做标题的一个小技法。此法虽然简单,但一些媒体却未做到位。于是乎,会议消息中“胖导语”出现了;标题中“举行”“召开”字眼触目而见,让受众不胜其烦。怎么办?看来还得说说这“拎点”之术。一、写会议消息,重在“拎点”。会议是信息的聚集平台,记者采访会议能获得大量信息。记...
在这个消息里,记者把各位领导名单写在前面的导语里,而把获得“荣耀医者”称号的名单放在了后面。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现与大家交流。一、名单排序的依据是什么?名单排序有各种各样的排法。在这条消息中的排法应该是:按照新闻价值来安排名单的排序。这条消息的新闻价值是什么?是选出的“荣耀医者”,是树立医者典范、倡导尊医重卫。由此观之,那就应该把...
新闻标题除了有传递信息功能外,其本身也有个“亮度”问题,即有闪亮题、一般题、平淡题的区分。那么,如何把标题做得让人眼前一亮呢?今天我们来探讨一番。一、一般题、平淡题啥样?欲说闪亮题,先说一般题、平淡题。一般题,就是不出彩的合格题。如有些会议消息的标题:XXXXXXXXXX会议召开,XXXXXXXXX论坛举行。这类标题符合做题的要求,但...
常见一些记者慨叹:没线索可写啊,因而静等着领导分配布置题目。其实,情况未必完全如此。只要是有心人,“偶遇”“计划外”也有题目可写。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事儿。一、新闻随处可见,看你会不会抓。讲两个实例,看看这些记者是如何抓题目、写新闻的。1.一次“偶遇”,写出了获奖稿。《新民晚报》记者朱国顺(后为该报总编辑),有次出去办事偶遇繁华的淮海中路...
一篇文稿要出彩,无外乎四个关键要素:立意、标题、案例、金句。其中,案例主要靠平时积累,立意、标题前面都已讲过,今天我们谈一谈金句。01洞察金句的特征研究一样事物,一般分为三步:先大量占有样本,然后洞察规律,最后跟进仿写。先说一下我的样本来源:写稿的素材积累、读书看报的摘抄、广告文案的收集,以及为准备这次写作去网上找的一些名言警句集锦。...
为什么迟迟没有动笔?一是文稿任务多,没有太多时间思考;二是没有太多新观点,写出来也是人云亦云。后来在一本书中读到一句话:我们以为的质量问题,其实本质上是数量问题。一语惊醒梦中人,写不出高水平的标题,其实还是写得不够、看得太少。如果能把能找到的标题都放在一起,规律可能会自己浮上来。马上开始“三步走”落实:第一步是近水楼台。利用工作间隙,...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讲的是编辑应该具备的交往能力,首先强调的是与自己的出版领域和编辑业务紧密相关的作者的交往,因为没有他们提供稿子,编辑就无法工作了。所以,编辑必须要学会同他们交往,然后组织他们为出版社写稿子,当然是要写出高质量、有影响力、有效益的稿子。这不仅取决于作者,更取决于编辑。因为作者不是为你一家服务的,也不可能写好了一部完全符合...
编辑可以眼高手低。不是说编辑不要追求眼高手高,而是说真能做到那样不容易。故起码也要做到眼高。这里所说的眼高就是指的编辑的眼界要高,目的就是能结识到最好的作者,组到高水平的著作。我想这是大多从事编辑工作的人最初都有的想法。虽然编辑不能代替作者,却可以挑选作者,组织到好的作品。如何才能做到呢?这就需要提高编辑的鉴别能力。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