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写作

怎样写组稿要求?

组稿要求是编辑写给作者的撰稿注意事项,也称组稿说明、撰稿要求。组稿要求的主要内容包括:策划宗旨、读者对象、内容范围、编写原则、具体写作要求、风格形式、篇幅字数等。组稿要求主要用于编辑向作者约稿的情况,作者自主写稿则不需要组稿要求。一、“组稿要求”的主要内容1.策划宗旨“策划宗旨”告诉作者为什么要编写这本书。宗旨即方向,有了方向作者写作...

编辑者说 2024-01-22

怎样写审稿意见?

审稿意见又称审读报告,是审稿人员在审读书稿后所写的说明文字。根据审稿制度,稿件在出版前需要进行初审、复审终审三次审稿,每一级审稿人员都要撰写稿意见。三审意见中责任编辑撰写的初审意见(初审报告)最为细致全面,最能反映出一本书的基本情况,本文也主要针对初审和初审意见撰写。一、初审的要求《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初审“在审读全部稿件的基础上...

编辑者说 2024-01-22

怎样写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即图书的简要介绍,又叫内容提要。图书出版前,内容简介会用于选题报告、审稿意见,作用是向选题决策人或审稿人介绍图书;图书出版后,内容简介常应用于征订单、宣传文案、书讯、征订目录等,起到宣传推广作用。内容简介也常会印到书上,供读者参考。由此可知,内容简介的主要作用是宣传和推介。鉴于此,编辑在撰写内容简介时应抓住图书的重点,提出图书...

编辑者说 2024-01-22

南方+客户端“21城·21问”系列报道的流量密码

型主流媒体如何守正创新、做好调查研究这篇重头文章?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与广东省委工作要求,南方+客户端组织近百名采编人员深入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于2023年6月至7月策划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21城·21问——广东城市微调研报告”(以下简称“21城·21问”),探索主题报道新形态,以微观视角、锐度观察、融媒呈现,为城市画像,为发展助力...

中国记者 2024-01-22

19年昼伏暮出的夜班,这些标题令我有些小得意

于新闻标题的作用,业内有很多的论述,如“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杂志卖皮,报纸卖题”“题好文章半”等。虽然说现在网络媒体对印刷媒体的冲击很大,但印刷媒体的内容大多能够在网络上呈现,这些内容如果有一个好标题,也能够抓住人们的眼球,引来不小的流量。至于制作标题的招数,自然是多种多样,我努力的主要方向,是以口语化、接地气的方式,拉近新闻与读者的...

中国记者 2024-01-22

11年获16个中国新闻奖是运气好?总编辑这样说

国新闻奖是每一个新闻人追逐的光荣和梦想,华龙网成了追梦人中的幸运儿。去年底揭晓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我们的通讯《从“第一”到“第一”7本火车驾驶证见证“中国速度”》和网络专题《重庆山火突发他们逆行而上——人民的英雄,英雄的人民!》再次获得2个一等奖。至此,华龙网连续11年1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包括新闻专题、网页设计、新闻专栏、网络访谈...

中国记协 2024-01-22

争鸣|“戴”“佩”“带”辨析——兼说“佩戴”与“佩带”

们说“戴帽子”,不说“佩戴帽子”,说“佩戴帽徽”而不说“戴帽徽”,为什么?这就需要从“佩”和“戴”的语素意义出发来谈,同时不可避免地涉及“戴”的同音字“带”。“戴”“佩”“带”盘根错节,本文对三者进行一番辨析。“戴”,形声字,发音中的ai来自“哉”“栽”“载”“裁”等字皆有的半包围偏旁;而“異”,《说文解字》引篆文,下半部的“共”像双...

咬文嚼字 2024-01-22

谈语说文|“蜡祭”和“腊祭”是一回事吗?

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这段《礼记·郊特牲》的文字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八蜡”比较全面的一处记载。其中所载“八蜡”的八种...

文章病院|“现形”与“现行”

小说《纪委书记》(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第291页有这样一段文字:“袁丽萍……歪着头儿问他:‘你既然不是我们的领导了,跑到这儿来难道又想抓我们的现形?’李思文笑道:‘不是抓现形,是来请你和小谢帮我办事。’”句中“现形”一词与上下文意对不上,应是“现行”之讹。“现形”与“现行”两词发音相同,词形也只有一字之差,但词性和意义...

咬文嚼字 2024-01-22

十字街头|“簿记”与“函件”

故居主人生平介绍中这样写道:“张霭堂十五岁进入大同著名老字号‘恒丽魁’当学徒……因其熟谙薄记,字体端正,深得店主信任……”这里的“薄记”当为“簿记”。簿记,即用簿册记录,会计工作中指有关记账的技术,有时亦用作“会计”的同义语。张霭堂在商业上得家传,熟知财务登记之道,此即“簿记”。“薄”则与“厚”相对,“薄记”置于这段文字中是说不通的。...

咬文嚼字 2024-01-22

锁定名人|“卿卿”与“唧唧”

梁羽生《剑网尘丝》(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上说:“(铁力夫)虽然没有给摔成一团肉泥,却已碰得头破血流,躺在地上,哼哼卿卿的(地)爬不起来了。”其中“哼哼卿卿”应为“哼哼唧唧”。唧唧,是拟声词,可指窃窃私语声或叹息声。“哼哼唧唧”可形容低声吟诵、言语不清或患病时的呻吟声。上述引文形容铁力夫摔得头破血流,只能在地上呻吟,应用...

咬文嚼字 2024-01-22

正音室|应读“拾(shè)级而上”

2023年10月26日,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节目《这里是北京》。介绍天宁寺时这样说道:“那天宁寺塔能不能像《西游记》里扫塔那一集一样,可以拾级而上登高望远呢?您死了这条心吧,这座塔是实心的,里边没有楼梯,不能登高远眺……”旁白把“拾级而上”的“拾”读成了shí。其实这里的“拾”应读为shè。拾,是个多音字。读shí,意思是把地上的东...

咬文嚼字 2024-01-22

一针见血|“自谕”?“自诩”!

2022年9月12日《兰州晚报》第8版刊登文章《娘味儿月饼》,其中写道:然后娘先把铁锅烧热,搽些油,把做好的月饼放在锅里,小火慢慢烘烤到通体金黄,出锅了不能急于吃,等凉透,咬一口松软绵蜜。娘笑眯眯自谕道:“这色味,啧啧,会把没眼的都撑瞎了。”“自谕”有误。谕,读作yù,义为告诉、吩咐,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如面谕,即当面训示。也...

咬文嚼字 2024-01-22

网言网语|“催更”语录

据说,武侠小说作家古龙曾在朋友林清玄办的一份报纸上连载小说,然而创作过程中古龙一拖再拖,写了近三年仍然没有收尾。林清玄打电话催稿,却得到了这样的回答:“可能永远写不完,因为里面有一百多个主角,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生命,不知道要怎么死才好。”林清玄催稿不成,一气之下帮助古龙结尾:一百多个主角一起来少林寺举行武林大会,结果少林寺下...

咬文嚼字 2024-01-22

十字街头|妙玉住在哪里

近日,笔者到上海青浦淀山湖大观园游玩,发现大观园大门右侧的《〈红楼梦〉人物关系图》中有“妙玉(栈翠庵尼姑)”的字样,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红楼梦》中妙玉是住在“栈翠庵”吗?应该是“栊翠庵”吧。栊,有窗上棂木、窗户之义,也可指屋舍、圈养禽兽的笼槛、牢房等。栊翠庵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妙玉的住所。妙玉本来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

咬文嚼字 2024-01-22

文章病院|“齐民”“齐名”大不同

2023年第72期《广州文摘报》第10版刊有《韩国人为什么这么热爱糖葫芦》一文,文章讲述酱料的起源时这样写道:“北魏贾思勰所著《齐名要术》中,已经总结记录了当时豆腐、鱼酱等多种酱料的制作方法。”北魏贾思勰所著是《齐民要术》,而非《齐名要术》。贾思勰是南北朝农学家。他曾任北魏高阳太守,一生研究了大量的古代农业文献和农谚,并访问老农,实地...

咬文嚼字 2024-01-22

一针见血|“评事”莫作“事评”

2022年7月26日《上海老年报》第7版《以墓志铭留名的王适》一文中说,唐代与李白、孟浩然、贺知章等同为“仙宗十友”之一的王适曾任“大理事评”,“‘大理事评’便是判官一类”。这里错了,王适任的是“大理评事”而不是“大理事评”。“大理评事”即“大理寺评事”。此处“大理寺”是官署名,系中央审判机关,职掌刑狱案件审理。初设于北齐,隋时确立,...

咬文嚼字 2024-01-22

“海上”也是上海的别名

上海有许多别名,诸如华亭、沪、申之类大家都知道,不必多说,本文所要说的是上海的另一个别名——“海上”。“海上”作为上海的别名,在清代的文人骚客中广泛使用,其频率大大高于今天常用的“沪”或“申”。如清人何其伟《簳山草堂小稿》卷四载:“庚午初夏,游寓海上,遇改七芗琦于李氏吾园。笋香主人筠嘉置酒带锄山馆……”改七芗(1773—1828),今...

咬文嚼字 2024-01-22

一针见血|厚颜不用“舔着脸”

《错过,我们都有过错》(当代世界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第29页说:“当陈家声再舔着脸凑上来时,林菲便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委婉拒绝……”第219页上又说:“我哪次舔着脸找你,你配合过或是兴高采烈过?”两处“舔着脸”都有误,应为“觍着脸”。觍,读tiǎn,可表示羞愧、厚颜,如“觍颜”既可表示羞愧的脸色,亦可指厚颜。上文中陈家声多次厚着脸皮...

咬文嚼字 2024-01-22

追踪荧屏|“箕风华雨”是何意

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在黄金时段播放了电视连续剧《金玉瑶》。该剧的主人公沈立来到上海后,作为润丰商行的老板,生意做得很大。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面上海商会赠送的锦旗。锦旗中间写着四个大字:“箕風華雨(箕风华雨)”。在汉语中,没有这一说法;作为一句四字颂语,正确的说法是“箕风毕雨”。在我国古代的天文学中有“二十八宿”之说。二十八宿指的是二...

咬文嚼字 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