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写作

校园丛谈|“北海”与“白海”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人文地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8月版)第149页《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中心:莫斯科》中写道:“内陆的莫斯科成为‘五海港口’,轮船可以直接通向波罗的海、黑海、里海、亚速海和北海。”其中的“北海”系“白海”之误。白海是北冰洋的边缘海,深入俄罗斯的西北部内陆,北连巴伦支海,面积9万平方千米。一说白海因...

咬文嚼字 2024-03-13

一针见血|“朝不累夕”应为“朝不谋夕”

《三国中的女人们》(学林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第32页上有段文字这样说道:“曹操闻之大喜,派专使迎接。尹夫人本已是无枝可依的小鸟,朝不累夕,难得有司空大人垂青,将她这枝残花收房,既富贵又荣华,可过旧日奢侈生活,正是何乐而不为呢。”句中“朝不累夕”不妥,宜改为“朝不谋夕”。“朝不谋夕”是个成语,语出《左传·昭公元年》:“老夫罪戾是惧...

咬文嚼字 2024-03-13

文章病院|“籍籍”是有名还是无名?

波兰作家切斯瓦夫·米沃什的《米沃什词典》是一部别具一格的回忆录,该书于2014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的第167页有这样几句话:“他感到自己的籍籍无名是一种痛苦。他渴望以某种形式显示自己的独特存在,这可能成为一种真正的激情,为此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玩味文意,“他”所痛苦的显然是自己无名的状况。但是,“籍籍”一词并不是“无名”...

咬文嚼字 2024-03-13

一针见血|“湛乐”如何读

岳麓书社2021年4月出版的《诗经》(吴广平等导读注译)第304页上有《北山》一诗。其中“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一句中的“湛”字,其注释中注音为zhàn。实际上,这里的“湛”应该读dān。“湛”是个多音字。读作zhàn时,表示精深、清澈等意思,如精湛、湛蓝等。读chén,是沉的古字,表沉没、隐没等意义。读dān时,则指欢乐。如《诗经...

咬文嚼字 2024-03-13

文章病院|穆桂英岂能“抵御金兵”

“唐代有五女把关镇守五女山,也许正是受这种巾帼不让须眉英雄气概的激励鼓舞,北宋才有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抵御金兵。”这段话出自春风文艺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的《发现辽宁之美》。“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抵御金兵”之说有误。杨家将的故事不见于史书,多见于小说演义、戏剧舞台等。众所周知,穆桂英所抵抗的是辽与西夏,而非金。《杨家府演义》,全称为《杨...

咬文嚼字 2024-03-13

时尚词苑|千方百计“放大招”

随着电子游戏的兴起,一些和电子游戏相关的词语也逐渐扩展延伸到日常生活等领域。无论我们是否接触电子游戏,这些相关的流行词语都不可避免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交集,成为我们交流的工具。“放大招”就属于这类流行词语。“放大招”在电子游戏中产生、流行,它本来是作为电子游戏专用术语存在的,而如今也同时活跃在网络社交平台、电视节目等非游戏场合,频登...

咬文嚼字 2024-03-13

一针见血|何来“孟诹月”

2022年6月21日《上海老年报》第7版登有《廉政为民两杨翰》一文,其中一段文字说:“现柳子庙正大门有幅石刻楹联可佐证:‘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同治甲子孟诹月永州守督亢杨翰书。’”这句话中,除了楹联的量词“幅”应为“副”,其中“孟诹月”也应改成“孟陬月”。“陬”读作zōu,一义为农历正月的别称。《尔雅·释天》:“正月...

咬文嚼字 2024-03-13

词海泛舟|“著”“着”的音义区别

“土著”的“著”是什么意思?“执著”还是“执着”?“不著一字”还是“不着一字”?“关键一着”还是“关键一招”?这些问题的核心是“著”“着”二字的音义区别。一、“著”“着”辞书音义的调整“艹”有时写成“䒑”形,“著”笔画变形,如北魏张安姬墓志铭“铭著千纪”中的写法。之后逐渐讹变为“着”。明代《字汇》提到“著”“俗作‘着’”。民国时期《国...

咬文嚼字 2024-03-13

追踪荧屏|这里的“藉”读jí吗

2021年电视剧《大浪淘沙》第2集中,戴季陶受托拜访陈望道,对陈说:“陈先生,近些年来,欧美国家的一些先进思想都是藉由日文翻译,在中国传播开来的……”(字幕同步显示)演员将“藉由”读作“jí由”,有误。字幕中的“藉由”也应写作“借由”。“藉”既有jí音,又有jiè音。读jí,表示践踏、凌辱,如“杯盘狼藉”“声名狼藉”。读jiè,本指古...

咬文嚼字 2024-03-13 1

一针见血|应是“撂下电话”

2021年第6期《老年知音》杂志刊登的《父亲的人生没有老年》一文有这样一段话:“有一次,我在单位正埋头工作,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说父亲感到身体很不舒服。我摞下电话,急匆匆赶回家,把他送到医院。”其中“摞下电话”的说法有误,应为“撂下电话”。摞,读luò,动词,义为一个压着一个地往上重叠着放。如:摞砖头;把碗摞在厨柜里。摞还可以作量词,...

咬文嚼字 2024-03-13

文章病院|“蛾冠宽袖的饮者”?

想起那一座座飞檐翘角、或依山或临水的楼亭,在这样月明星高的夜晚……是否有一位蛾冠宽袖的饮者正举樽对月,高歌一曲“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段话出自2023年9月19日《甘肃农民报》第4版刊载的《秋夜听风》一文。这里的“宽袖”好理解,即宽大的衣袖,而“蛾冠”则让人疑惑不已。它应是“峨冠”之误吧?“峨”,本义为山势高峻。《说文·山部》:...

咬文嚼字 2024-03-13

一针见血|牧童应称“牧竖”

2023年10月26日《今晚报》第19版刊有《重阳食菊》一文,文章讲述古代“食菊”之风时这样说道:“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菊花都可以食用。古时菊花被分为观赏菊和食用菊。……《牧坚闲谈》总结:‘真菊延龄,野菊泄人。’”这段话里提到的书名《牧坚闲谈》错了,应是《牧竖闲谈》。竖,可指小孩或仆童,“牧竖”就是牧童、牧奴,即牧放牛羊的孩子。陆游《识愧...

咬文嚼字 2024-03-13

语言哲思|高群书有没有超越高群书

例(1)“能超越麦家的只有麦家,能超越高群书的也还是高群书”这句话中,两个“麦家”是同一个人,两个“高群书”也是同一个人,同一个人超越自我,这是主体和自我的差异造成的。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肉身哲学》(李葆嘉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年版)中区分了本体和自我:“主体是意识、主观经验、理性、意志和我们的‘本质’,即任何使我们...

咬文嚼字 2024-03-13

一针见血|何来“麋集”

《上海老年报》2021年3月2日7版《评弹鼻祖马如飞轶事》一文说:马如飞“嗣得纵横数亩之郊原一处,建篷搭坐,弹唱其间。所唱者皆平生得意之作。远近乡人纷纷驾舟麋集,入纳茶资十数文”。这处“麋集”错了,应是“麇集”。“麇”是个多音字。读jūn时,指古书中的獐子;读qún时,义为成群。“麇集”,即聚集,群居。柯灵《香雪海·阿波罗降临人世》:...

咬文嚼字 2024-03-13

十字街头|此“簏”不通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夏陵旅游景区的参观券印制精美,正面是西夏王陵依山风景照,背面简介第一句是:“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园,位于宁夏银川市西郊约35公里的贺兰山东簏中段。”其中的“簏”错了,应为“麓”。麓,是一个形声字,从林,鹿声。本指生长在山脚的林木。《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每大林麓。”郑玄注:“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引...

咬文嚼字 2024-03-13

一针见血|“浩封”?“诰封”!

2022年1月11日《清远日报》第7版《清六品官蒋世鸾》一文写道:“蒋世鸾为政廉洁,得到百姓拥护,也得到上司的青睐,连连升任,而且他及夫人彭氏均受到皇帝浩封……此事在蒋世鸾墓碑中有记载。”这里的“浩封”应为“诰封”。诰,读ɡào,本义为告诉,指上告下,引申出警诫、诫勉之义,也指古代的一种告诫、劝勉性的文章,《尚书》中有《仲虺(huǐ)...

咬文嚼字 2024-03-13

译海寻真|林语堂英译诗溯源

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成的《吾国与吾民》(MyCountryandMyPeople)一书中,引用了很多中国古典诗词,林先生将其翻译成了精致的英文。这些诗词大部分为名篇,所以在该书的各种中文译本中,将其还原为中文原作并非难事。但是,书中以下几句咏荷花的诗词,在各中文译本中却出现了问题:Lightlydipshergreenbonnet,Wh...

咬文嚼字 2024-03-04

解读“浙江宣传”内容打法

“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浙江宣传”)上线以来,有幸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浙江宣传”大胆探索、积极发声,一批富有家国情怀和真才实干的年轻人目光如炬、笔耕不辍,努力为群众解惑、为事业担当。一些爆款文章成功“出圈”,在舆论场上产生强烈反响,在关键时刻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

新闻战线 2024-03-04

技术何以“赋情”:融合新闻的情感叙事语言及修辞实践

在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下,情感被推向理性的对立面,长期处于理性主义的支配与压制之中,最终走向认识论的边缘地带,并且被简单地化约为一个私人化、个人化的问题。现代主义哲学的诞生,逐渐改写了情感的“尴尬”位置,尤其是伴随着“感觉主义”的复活,情感慢慢地从理性的“牢笼”中挣脱出来,照亮了哲学的天空。当叙事学也开始正视情感问题,并尝试在情感维度上考...

小而精、专而深,地方报专刊“活得好就是真本事”

全媒体时代,地方党报专刊需要发挥“小而精”“专而深”的优势,激活报刊新活力。本文结合具体工作实践,从用户思维、产品意识、拼抢作风、流量观念等四个方面出发,探讨纸媒专刊如何在融媒体时代更好发力。用户思维:在细分需求上着力融媒体的时代大潮下,渠道为王还是内容至上的纷争逐渐消退,对传统纸媒而言,有影响才是硬道理,活得好才是真本事。咸宁日报专...

新闻前哨 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