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随着国庆节的临近,媒体在报道国庆和国庆黄金周时,有哪些常见的不规范表述要注意?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相关表述注意不规范表述:上述都是不规范表述。当相关表述中出现“建国”“祖国”“纪念”等其中一个词语时,可断定为不规范表述。★可表述为:不要把75周年写成75年。当然,在“新中国成立75年来...
看似是一个寻常的词语,其实用错的大有人在,例子比比皆是。第一种是和代词组合,所指不明,似是而非。在体育节目的采访中,我们常常听到某些运动员或教练说这么一句话,“作为我(们)来说”如何如何。“我”或者“我们”,到底是什么身份?说了跟没说一样。其实,他们想表达的是,“对我(们)来说”,用错了介词。类似的还有“作为他(们)来说”“作为你(们...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我仅整理了龙榆生先生十几篇著作,顺便对《龙榆生全集》对应文章作了些校对,对“校对之难”就深有体会。在龙先生所处的年代,没有互联网和电子信息处理手段,开展校对工作就倍加困难了。《校对之难》提到的“校对”实有两种工作:一是古籍校勘,二是出版物校对。两者亦有差异。古籍校勘,因作者或编者早已作古,校对者只能在各种古本之间对勘...
标点符号包括标号和点号。标号用来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点号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和语气。尽管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已发布十余年,但笔者在质检工作中还是经常见到错用标点的情况。要真正掌握正确的标点使用规范,有时候看错例比读规范文件更加管用,通过错例分析举一反三,能够起到快速掌握和灵活运用的效果。下面笔者分门...
括注是书刊等出版物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注释方式,常被用来解释、说明或提供额外的信息,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或文本的具体内容。尽管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及行业标准《学术出版规范注释》(CY/T121—2015)等已发布多年,但笔者在质检工作中还是经常见到括注错误的情况,可能是编校人员粗心大意所致,...
,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因此,“江山也要文人捧”这句俗语最早出自郁达夫的诗作《咏史三首》。郁达夫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文学笔触,生动地表达了文人对于江山美景、历史文化的传颂和弘扬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人,以他们的才情和智慧,通过诗词歌赋、文章著述,为中国的大好河山赋予了无尽的魅力。他们用精妙的文字...
你讲课提倡多写“白菜心”新闻,请说说什么叫“白菜心”新闻?答:这是个比喻,我们不是爱吃白菜心吗?因为它新鲜。冬储的大白菜,吃时把干菜叶剥掉,把烂叶剥掉,剩下脆灵灵的白菜心,好吃。换个比喻,多写“赤脚”新闻,就是穿鞋戴帽一概不要,甚至袜子也不穿。还可以说,多写“饺子馅”新闻,就是吃饺子先往馅多的地方下口,那里最香。顾客进饭馆点菜爱挑鲜的...
访怎样问出细节,有何技巧,特别是采访人物应用什么方法问效果好?答:我主张多访多问,问是采访中的一门艺术。你先看那个“问”字,进门先张口,张口才能入门。学问,学问,你要想学,就得不耻下问。向领导问,也向群众问;向名人权威问,也向无名小卒问;向比你水平高的人问,也向比你水平低的人问;向长者问,也向年少者问。问就是向一切人拜师,古人说“三人...
问:我很苦恼,在一个地方呆了几十年,闭着眼也知道谁家门朝哪里开,但老是写不出好新闻,不知为啥。答:你说你是一位“地方通”,对当地实际情况了如指掌:这是你的一个长处,这个优势比专业记者强。但是,在“熟”字下掩盖着一个不足,对什么都看惯了,新闻敏感减退了,这是许多通讯员的一种“地方病”。举一件事来说,新疆吐鲁番有一位爱好摄影的通讯员,他在...
怎样采写新闻:一个是采,一个是写,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用简单的话说,采就是发现新闻,写就是表现新闻。打个比方,记者、通讯员似小蜜蜂一样,负责采花酿蜜,你采到的花香不香,你酿出的蜜甜不甜,也就是要经常问问自己:你发现的新闻好不好,你表现的新闻精不精,或者叫巧不巧。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
当一个合格的通讯员,打个好基础很重要。在我看来,努力培养自己对新闻工作的浓厚兴趣,养成勤奋写作的良好习惯,是打好基础的两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兴趣,连着信心和成功,对本职工作压根就没有一点兴趣的人,不可能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习惯,连着持久和顽强,没有养成一个写作的好习惯的人,可能永远不会对新闻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不可能在写作上有大的...
当中宣部阅评员期间,天天跟好新闻打交道,时间一久,对它的脾气秉性便有所洞察。倘若要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好新闻的特点的话,我不妨这样回答:大凡好新闻中都有“大”。“大”是对“小”而言的,没有“小”,就没有“大”。我这里所说的好新闻的“大”,主要指:一是大事件。诸如奥运会、世博会、国庆盛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周曲泥石流等,震惊天下,举世瞩目...
2022年第5期《随笔》杂志刊登文章《那些聊过的岁月》。文章记述一位老师喜欢和同事聊天,“但他聊起来,往往刹不住”。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当你有事要做、又不好意思打断正讲得欢畅的他,着实内急。”这个句子中的“内急”一词使用有误。“内急”是一个婉词,意思是急着要大便或小便。对“内急”的理解,不能只是看它的字面意义,理解为内心着急。句中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