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基本知识
“内部新闻自由”的基本内容“内部新闻自由”又称为报道权、编辑权,各国的名称不一。它指的是:在私人办的新闻机构中,雇员和老板之间,在政府办的新闻机构中,雇员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中,总编辑和编辑部应享有高度的自主权。①“内部新闻自由”是西方新闻自由发展的延展和深化,是媒体组织内部的权利分化的必然结果,是新闻专业人员为维护自身利益以及对其职业信...
摘要:新闻创作过程是一种对人类所缺少的美的发现过程,创作主体的审美境界无疑影响着其作品的可审视的价值,而实现了新闻创作者的审美境界高度,也就实现了新闻作品的内在的美的价值。如果说新闻作者的审美意识是沉淀在所创造的新闻作品之中并形成内在潜存的美学价值的话,那新闻读者的审美意识则是积于对其美学价值的发现,而实现了新闻作品内存价值的传播效果...
最近,西方一些主流媒体对中国西藏发生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的报道,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干扰视听,极尽造谣诬蔑之能事,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激愤,也引起人们思考。为什么一向标榜“真实客观”的西方新闻界和媒体,竟然如此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制造出歪曲事实的新闻报道?难道仅仅是其偶尔失误和不慎造成的吗?从西方一些主流媒体在这次歪曲失实报道中的种种...
近来注意到,一些传媒在自身创办若干整数十的年头,大规模地展开纪念活动。几乎所有的活动项目都在本传媒的重要版面或黄金时段的节目中得到报道;多数的报道,其很小的新闻价值与其在新闻编排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很不相称。再进一步查看每年秋季以后众多报纸的版面,较多的版面被用于自身宣传,目的是招徕下一年的订户。还有一些由传媒出面组织的活动,虽然有一定...
一、受众心境对新闻情感信息接受的影响在当前,我国广大受众的生活质量存在一定差别。仅从经济状况来说,大体可分为富裕型、温饱型、贫困型三种。这种差别对各个类型受众的心态有较大的影响。前两种类型的受众,大都处于愉悦、放松的心理状态;而后一种常常处于焦虑、紧张状态。受众这两种在极性方向上相反的心理状态,致使他们在接受新闻信息方面采取差别较大的...
现在地市报的典型经验报道较之以往呈下降的趋势,即使搞了,多数情况下读者也不太关注。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不是因为地市报的读者不需要经验报道,相反,相对于中央和省级党报,地市报服务的读者群绝大多数处于具体执行或操作层面上,尤其需要从别人的成功经验中借鉴方法、启发思路,问题在于我们长期沿用的典型经验报道模式主要运用典型事例“传道”而不是“传...
有句话说“新闻是用脚写的,不是用手写的”,意思是说记者跑得多看得多,能够从没有新闻的角落发现新闻,写出新闻。我在文登市委宣传部、文登市广电局工作近20年,我的做法和体会,可以作为上述观点的诠释。平日要耳听八方抢抓新闻从事新闻写作,不管是业余还是专业,使命都是神圣的。为了神圣的使命,就要用心工作。平日要用心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说者虽无意,...
“软力量”原指在国际事务中“通过一种吸引力让受动者做施动者所希望的事情”。国内有学者认为,信息传播是“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利用信息传播进行社会管理主要通过对机构或组织的外部环境施加主动影响,来引导外部环境中公众、竞争者、协作者对于机构或组织的行动,从而保障机构或组织目标的实现。比如,政府部门通过新闻发布会发布一项政策,...
如今,整个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获取信息成为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之一。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恰恰是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而被广泛的接受和使用。200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而且有79.3%的网民上网的目的是浏览新闻,也就是说,我国有将近八千万网...
近年来,“新闻涵化”成为西方传播学和新闻理论的热门话题,引起国内新闻与传播学者极大的兴趣。那么,什么是新闻涵化?研究它的意义是什么?西方学者认为,媒介涵化“创造了一个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未必准确,却轻而易举地变成了现实,并基于这样的现实对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判断。”{1}实际上,新闻涵化就是记者在新闻中暗示的他对新闻事件的观点,反映在...
民为国之本。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注民生,是党报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的体现。民生报道是党报在新时期做大做强的重要方面。聚焦民生、报道民生,增强报纸的贴近性、凝聚力,将成为新时期党报工作的重点。一、改善民生是党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关注民生是党报的神圣职责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八部分“加...
一、新闻与预设预设,又称为“前提”、“前设”、“先设”,是以隐含的方式存在于句子或语段之间的信息,是指在语言结构的基础上依靠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推断出来的话语信息。例如,“余教授精力充沛”,“余教授精力不充沛”,都预设了“有一个余教授”。预设现象的最早发现者是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弗雷格,而明确的“预设”概念则是由20世纪50年代的英...
1986年,创始人安德斯·维塔·史密斯(坐)在办公室庆祝《独立报》诞生。资料图片近日,英国老牌报纸《独立报》宣布停止发行纸质版,将全面转型互联网新闻产品。《独立报》的掌门人亚历山大·列别捷夫在致报社员工的声明信中吐露了自己作这一决定的理由:“《...
进入互联网时代,短短十几年时间,人类就从信息匮乏期进入信息过载期。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每个人接触的信息量前所未有的庞大。对于读者而言,度过了最初的“时时刻刻都有新资讯可以看”的新鲜期以后,随之而来是困惑:在吵杂的碎片化信息流中如何更有效地了解自己关心的事呢?用户的新困境:移动互联=信息过载?相较PC时代,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量快速...
报纸是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如今已经历了4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终端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并不断革新,对报纸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报纸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报纸媒体如何获得更大的竞争力,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是一个值得深入...
媒体是不会死亡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必死的是伪媒体,也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最近,不断有媒体人在争论传统媒体的死亡与新媒体的肤浅,很可惜,大多数争论都没有切中要害。其实,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争本身就是伪命题。媒体没有新旧之分,只有真伪之分。“真媒体”永远不会消失,“伪媒体”才会消亡。首先,这是由媒体的主体决定的。媒体不过是先知先...
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全媒体”已成高频词。全媒体传播,即用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技术手段,依托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多条渠道、多个平台、多种方式,全方位传播、输送新闻信息。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1.门户网站更注重新闻信息覆盖功能。以门户网站新浪网为例,“上新浪网看新闻”已成为网...
在刚刚过去的5年里,我国数字出版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从产值来看,我国数字出版产值从2011年的137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400亿元,年均增长34%。从产品来看,电子书产品从2011年的90万种增长到2014年的160万种,互联网原创增加至201万种。从趋势来看,数字阅读已经被大众所接受,2014年数字阅读率达到5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