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 第77期

坚持开展审美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到学校教育全过程。”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充分肯定美育的功能、作用和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为高等院校开展美育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校自创建以来,无论举办者和管理者,对美育工作都十分重视,十几年来,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坚持开展美育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校坚持开展美育工作,不仅培养了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了他们对艺术美的感悟能力,而且激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一、招聘专业人员,建立美育机构
  建校伊始,我校当时规模很小,学生不过数百,教师仅有几十人,但为了开展审美教育,学校却从全国各地招聘多名音乐和舞蹈教师,组建文艺教研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音乐、舞蹈为主的艺术教育。与此同时,不惜重金招聘画家、书法家,组建书画艺术研究室,作为学生书画社团的辅导教师。这两个机构,一直保留至今,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美育教师的数量也不断增多。目前,我校文艺教研部有教师18人,负责全校学生的音乐选修课,指导学生课外修习器乐和舞蹈,指导学生文艺社团活动,组织全校性大型文艺演出。书画艺术研究室有国画家、油画家、书法家各一人,负责学生书画社的绘画、书法学习指导工作,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和国家举办的书画比赛。
  二、制定学习制度,进行严格考核
  《仰恩大学学生守则》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学会一种西洋乐器或民族乐器。学习何种乐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可以修习西洋乐器,也可以修习民族乐器。不论修习哪种乐器,都要通过文艺部老师的考核。如果器乐学习成绩达不到要求,则要重修;如果毕业前仍不合格,则毕业证缓发。同时,还制定了硬笔书法达标制度。这些制度执行以来,增强学生艺术修养的自觉性,也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每天清晨、傍晚,学生三三两两到湖边练习乐器。悠扬的琴声,嘹亮的号声,给校园增添了勃勃生机。
  三、组织文艺社团,提高学生素质
  仰恩大学现有学生社团24个,其中文化艺术类社团有音乐协会、舞蹈协会、摄影协会、红城文学社、学生书画社等。此外,还有由文艺教研部直接领导的学生合唱团、学生民乐团、学生管乐团、学生舞蹈团等。这些社团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举办学生书画摄影作品展览,开展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不断地提高社团成员的审美水平、创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我校学生书画社是拥有成员较多、比较活跃的社团之一。自建立以来,书画社每年都举办“五四书画展”、全校性的硬笔书法大赛和“泉州市高校书画联展”等活动。通过平时在教师指导下的刻苦练习和校际比赛的观摩、交流,书画社学生的书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他们的作品,在全国性比赛中屡次获得骄人的成绩。
  ——在福建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节中,我校学生文艺社团荣获佳绩,文艺教研部获得此次活动的组织奖。
  ——我校红城文学社是泉州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学生文学社团之一。2006年,该社团成员林志锋(笔名上官朝夕)在美国纽约惠特曼出版社出版了诗集《我第一次看见她微笑》,在全国公开发行。
  ——2006年,我校舞蹈协会选送的街舞“寒舞纪”在“康师傅鲜橙每日C街舞大赛”中,获福建省冠军。
  ——2006年4月,舞台剧社的吴磊臻同学获福建电视台“精彩365”栏目冠军。福建电视台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和演员资格证。
  ——2007年,我校音乐协会的陈媛嫔同学在泉州市教育局举办的“在阳光下成长”校园歌手独唱比赛中,获大中专组一等奖。
  四、开设美育课程,增进审美情趣
  人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的美育主要是以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手段来实现的。多年来,我校坚持开设大学语文、艺术概论、影视鉴赏、戏剧鉴赏、唐诗鉴赏、书法基础、音乐选修等人文素质类课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介绍美学理论、分析课文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了解美的规律,透过美的形象,去感受斑斓多姿的美好景象、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光风霁月的开阔胸襟、宠辱不惊的高尚人格、“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精神,借助文学作品的形象美启发学生的美感,完善学生的意志品德;利用作品的情感美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审美鉴赏能力,带领他们走进美的天地,发现美,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在审美熏陶中逐步形成自己美好的品德、美好的人格。
  五、完善教师素质,影响带动学生
  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去教育他们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因此,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直接影响学校美育的质量。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不断完善自身形象,培养坚定的政治品格、美好的思想境界,具有美好的言行,具备发现生活美,弘扬传统美,欣赏艺术美的能力,真正发挥人类灵魂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的作用。我校教师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以自己高尚的师德、美好的心灵,去影响和带动学生,在审美教育实践中,在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同时,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六、开展正面教育,抵制不良风气
  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用崇高的审美理想塑造青年一代的灵魂。我校除利用政治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外,还通过开设有针对性的讲座、举办演讲活动和读书活动等,来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帮助学生分清美好与丑恶、崇高与低俗、本质与现象,引导学生走出感性沉沦的误区,进而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对生活的审美态度。
  由于我校重视并坚持开展美育工作,不仅培养了我校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美的感悟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抵制不良风气、自觉修养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