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 第3期

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近代中国历史已经证明了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证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新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严重挑战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在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长期探索中所取得的伟大成果。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未来社会进行科学预测时,从未规定过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也没有回答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路径、方式和特点。因此,必须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并发展具有鲜明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实践。同样,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全新实践。我们党正因为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又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比较科学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才找到了这样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必然选择。十月革命胜利到今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已走过90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艰辛探索。总体来说,这些探索成果辉煌,但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也曾出现重大失误。这些重大失误加上以高度集中、高度集权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种种弊端,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总爆发,酿成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苏联模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衰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回应时代挑战中兴起并发展,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发展的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事实。在世界社会主义陷于低潮之时,邓小平带领全党深刻思考和总结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最终找到了一条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在过去的29年间,党和国家实现了中心工作的战略转移、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开始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深刻、波澜壮阔的巨大变革,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兴旺和活跃起来。中国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速达9.7﹪,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多美元,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国变化和发展的事实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已经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解决中国的发展进步问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坚定不移”。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
  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要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还需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继续进行长期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
  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曾国俊 支少华 王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