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大学,我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考试。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次的考试都早已忘了,但有一次考试我至今不忘。那是大学二年级的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考试题中有一道15分的重积分证明题,我推导几步后愣在那儿做不下去了,冥思苦想也理不出思路来,无奈之下我采取了投机的办法:我从头往下推导到做不下去,然后在草稿纸上由下往上倒推到中断点,最后我将这后半部分直接写上考卷,中间不会的部分就跳过去。没想到居然蒙过了阅卷的老师,这次考试我得了89分,但如果扣掉那15分,真实的考分应是74分。当时我对自己的做法非常得意,丝毫也没有难为情的感觉。
寒假中我去洪家兴先生家拜年(洪先生是我在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学习数控时的老师,现在是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闲聊中我向洪先生说了这件事,语气中不无得意。洪先生听后笑了一下,不置可否。过了一会儿,他讲了他自己考研究生中的一件事。我是77年底考大学,洪先生是77年考研究生,他是建国后全国第一批(18位)博士之一,上海第一位博士。他告诉我在考研的政治试题中有一题是列宁讲每个马克思主义者必读的三本书是哪三本书?当时他只知道两本书名,不知道还有一本是什么书。我问他为啥不胡乱填一本书名,洪先生却语重心长地说,考试也是做学问,与搞科研一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做学问必须具备的态度。先生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委婉地批评了我对待学问不严肃的态度。此事对我触动很大,当时我无言对答。但从那以后,这件事就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终身不忘。我想人的一生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考试,不管是什么样的考试都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决不能投机取巧。
(作者系我校电自772班毕业校友)
-
第2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