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 第zk2008.1期

2007年后勤等单位工作纪事


  做好校园基本建设
基建处牵头完成了“清华大学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依据校园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强化分区规划管理,加强了近期项目的建设规划,启动了新清华学堂、人文社科图书馆、艺术博物馆、科研综合大楼等一批百年校庆项目的前期论证和报批工作。
  2007年完成了环境能源楼、西阶教室的建设,完成了综合体育馆、游泳跳水馆作为奥运会训练场馆的改造任务。目前在建项目有化学工物电子系大楼、射击馆、专家公寓二期等,开复工面积约8万平方米。
  推进校园环境整治
教学办公区共完成了20多个环境整治点,拆除了西区锅炉房、饮食中心职工宿舍、旧垃圾场、修缮中心库房等涉及10多个单位的1.4万平方米临建违建。通过新修道路、停车场、景观和绿化美化等整治面积达7.2万平方米。新建了封闭式垃圾清洁楼、改造校医院太平间、改造9003大楼前环境、维修西大操场及周边道路、新建紫荆公寓到东主楼人行道、新修南门外道路等多处道路。为迎接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和改善校园交通,翻建了学校东西主干道,将全部市政管线入地,铺设新型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居民区,街道办事处对荷清苑小区、西南楼小区、西楼小区、西院的环境及老旧小区的公共厕所等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改造,铺砖绿化2万多平方米,新增路灯和交通指示标志,规划停车位,社区环境和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建设绿色校园、节约型校园校园
乔灌木树种达到 520种,世界五大行道树中有银杏、法桐、七叶树、鹅掌楸落户清华园。为改善校河环境,沿河道种植了1万多棵地锦。修缮中心积极探索节能减排新途径,在全校使用节能型变压器,电力损耗下降了 40%,全年可节电36.5万度。采用水泵变频供暖电力控制系统,上一供暖季供暖总耗电量同比减少约 150万度。建设了100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落实多种措施节约用水,用水量由2000年的 680万吨下降为 2007年的 462万吨。物业中心通过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与上一年相比,教学楼节水3.5%,节电 6.1%;学生公寓节水2.1%。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修缮中心对校园老化的水、暖、电管网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铺设中水管线6000多米,铺设供暖管网6600米,重建了南区锅炉房烟囱,对东区锅炉房的脱硫除尘装置进行了改造。铺设电缆10000多米,安装高低压配电柜63台,变压器5台。光华路校区完成建筑外立面粉刷工程和配电室增容改造、排水管道改造等项目。
  推行“一站式”服务
后勤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了校内外服务资源,提供方便、快捷、规范的“一站式”服务,用户只需拨打93001呼叫热线或登录服务网站即可获得多项后勤服务。街道办事处发挥社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作用,为居民提供医疗车、维修、介绍保姆、殡葬、消协维权等服务。物业中心的学生公寓“一站式”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年接待来访15万余次,来电15万余次,远程开门6.5万余次,完成维修10万余次。
  建设标准化食堂和公寓
按照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标准,饮食中心和接待服务中心规范食品生产流程,强化过程管理,我校的芝兰园、玉树园、甲所等14个餐厅达到了A级食堂标准。另外,我校又有紫荆园、桃李园等6个学生餐厅通过了北京市标准化食堂验收,至此我校学生食堂全部通过了标准化食堂验收,占北京市已经通过的标准化学生食堂的7%。
  通过广泛动员,齐抓共管,紫荆4号~13号本科生公寓通过了北京市标准化学生公寓验收。目前,我校共有13栋学生宿舍通过验收,占北京市已经通过的标准化学生公寓的10%,标志着我校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上了新台阶。同时,物业中心加强了教学楼的文化建设,在教室楼的公共区域放置绿色植物,美化环境;教室楼内布置名人名言、学生摄影作品、院士照片等,教室楼内部环境面貌一新。
  强化校园安全和秩序管理
保卫处、街道办事处、物业中心等部门充分发挥“三区联动”的作用,专项治理黑车、黑导游、游商、垂钓等影响校园环境秩序的现象。保卫处全年为209次校级大型公共活动和15次外事活动出警数百人次,保安出勤数千人次。引进社会保洁公司,统一管理废品收购,取缔了近百名长期在校园内游走的废品收购人员。学校的道路交通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强了对重点区域的疏导交通和管理。
  物业中心不断完善学生区的安全管理体系,学生社区监控中心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53栋宿舍楼全部实现了消防联网。引入市场机制设立自行车租赁网点,
(下转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