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报》 - 第7期

在清华——握不住的四个月


  前段时间老范同学几经波折找到我的电话,因为以前在豆瓣上久仰其名。所以答应写这篇类似“回忆录”的文章,其实就是我在清华半年的感受。
  其实说半年也不准确,我算了算,前后就四个月。不想写得太教条,列出一二三什么名校优点,如何大师云集,天才扎堆儿之类的话,估计其他地方大家也能看到,所以我就寻思着,是否可以按时间顺序写写感受,就是所谓的俗不可耐的“心路历程”。
“大,很大,非常大,这是对清华的初次印象”
  三月中旬,我登上北上的火车,一夜的无眠、颠簸之后,火车终于进站。踏上北京土地的那一瞬间,北方的冷风嗖地一下钻进我的身体里,我对自己说:“北京,我来了!”
  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在心里勾勒出这所中国最高学府的模样,也许是觉得曾经构想得太多,所以到北京之后,我头脑几乎一片空白,接着被一口京腔“您去哪儿?”的司机叔叔拉到了清华西门。
  一出车门,我就被清华给震慑住了:大,很大,非常大,从清华的西门打车到离清华东门较近的宿舍,足足有十分钟。当时第一件想的事就是,看来非买自行车不可。
  我花了一个礼拜才搞清清华的东南西北。而之后的四个月,每一天都会重复听见这样一句话:“同学,请问清华东门怎么走?”在路上走着,被人搭讪问路;骑自行车,被大奔里的帅哥拉下来问路,还曾经莫名其妙地被赞美一番,说什么祖国人民都在看着你们这些天之骄子云云。当然那位叔叔是问路之后顺便赞美赞美。我当时那个晕,心想算了,咱也装回清华土著,不扫人家兴了。
“连助教都是博士生,豪华阵容让我有点受宠若惊”
  所谓有容乃大,在清华这句话从多方面被证实了。除了美丽校园,各国优秀学子,一流的硬件设施,清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大师和丰富的活动、讲座。
  给我们计算机专业授课的老师都是博导以上的职称,包括清华网络研究所的所长,高性能研究中心主任什么的,连助教都是博士生,这样的“豪华”阵容让我当时颇有点受宠若惊。
  在这之前我一直坚持修行在个人的观点,但在清华的四个月我深刻体会到,有大师引导,无论是从做学问或是做人方面会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而最难得的是这些大师们随和的处世风格。
  我记得那位教授操作系统的老师总是穿着布鞋,背着个黑色大书包,里面装着他的记录本,然后拎着一壶胖大海到教室上课的情形。整整三节课连着上,他从不坐下休息,下课之后又被学生团团围住答疑。但他上课时候还可以如说书般的妙语连珠,精神饱满。我记得快考试的前一周,我和他联系答疑,我是很忐忑地问他是否有时间,没想到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当天还亲自打电话和我约时间。而且他在课程上的严格也让我印象深刻,光是一个作业,4000多行的Linux内核代码就看得我眼睛度数蹭蹭往上爬。
  这里的活动多得也让人感叹,这里有各种学术讨论会,各路名人演讲,各种社会活动。四个月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鳄鱼博士的全球巡讲中国第一站演讲;新闻传播学院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的晚会;比尔盖茨来清华受领荣誉博士的演讲,模拟联合国演讲比赛以及紫荆露天电影节,虽然有许多活动因为课业负担重无法参加,我仍无限感慨,如果大学是这样一片天空,四年时间肯定不会有任何遗憾。
“来清华之前,方圆百里没有比你高的;来清华后,方圆百里都比你高”
  在清华的日子也会有挫折感,比如专业课后的作业,题量大得惊人,深度和难度也是从未经历过的,而在做project的时候会诚服于身边同龄人的丰富知识,惊人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及优秀的动手能力。当然瞬间的挫折感又很快被喜悦和满足冲走:能幸运地和这些在全国顶尖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和交流,收获是每时每刻的。
  在清华有句很经典的话,如是说:来清华之前,方圆百里没有比你高的;来清华后,方圆百里都比你高。可以形象地看出,每个生活在清华园的人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清华是座“不夜城”,校报经常报道的就是,“今夜,清华无眠”。因为社会,家庭,学业以及来自周围同龄人的压力,学生熬夜读书,做作业,做project的现象非常多。所以他们大多不是earlybirds类型的,我就尝试过清晨第一个在六教门口等开门上自习,当时心里无限豪迈,彼时彼刻产生出我是清华最勤奋学生的错觉。当然,更有趣的是,虽然他们睡得都很晚,但他们也不会很晚起床,因为8点以后,自习教室几乎都坐满了人。
“身边那些让你不满意的人、事、经历,只是途中的一阵微风”
  四个月的清华生活让我常常想念,回忆里是清华园里紫色丁香的芬芳,绿油油的行道树,骑自行车在校园穿梭时的风,北方少雨的天气,当然还有夏天暴风雨前夕,如世界末日般的大风沙和黄色天空。
  大多数情况,人们都会说一段经历教会你一样东西。在成长的岁月中,伴随你,直到成为你的一部分。我记得在清华一场讲座中,我在用英语提问演讲者之后,接受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采访时,主持人对我的赞赏,以及小声对身后工作人员赞叹清华学生确实厉害之类的话,我当时的感觉直到今天还记得。
  我想分享的是,优秀是无限豪迈的无尽长征。在路上行进的那些人,那些敢于站出来追求梦想的人,会发现,在接近目的地的途中,你身边的人也在无限接近优秀。而那些让你不满意的人、事、经历,只是途中的一阵微风。
  (作者系我院大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