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西安交大报》 - 第678期

烙在心底的细节


  藏在我记忆里的感动细节很多,特别是有关大学本科的生活。我的心底俨然是一个隐形的博物馆,里面藏着无数的宝藏,然而让我受用无穷的最璀璨的宝藏就是大学时代的教育和生活。
  我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写自己的大学生活,从来没有。也许刚刚结束本科生涯,仍旧以为自己是一个学生;也许青春正好的时候,懒于回忆。真正坐下来仔细追忆的时候,才发现零碎的细节太多了,多了反而就模糊了。记忆需要时间来沉淀,追忆是一件持续而不连续的事情,片片断断,慢慢浮上来,却总是如何都衔接不好。烙在心底的细节,熠熠生辉,总是不失时机地阻断我思维的连续性。也许,宝藏都是特异和唯一的,如果用线把他们穿起来,倒是糟贱了宝藏。于是,我放弃了把记忆衔接起来的努力,只把心灵最耀眼夺目的宝藏取出来,仔细擦拭。


               白发先生

    大二的时候,我在学校的收发室勤工俭学。每天上午的十点半,准时有一位老先生去取报纸,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中山装,左胳膊挎着一个黑色的老式皮包。一头花白的头发,一张笑容可掬的脸。每次见他,他都开心地哼着小曲,好像有数不清的幸福就在他的面前,一触手就可以握住。
  我在收发室,主要是把每天的报纸准确地发到每个信箱,繁琐而无聊。估计那个时候,脸上总是带着无奈和烦躁。每天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等到这位老爷子来取报纸。他对口技特别在行,常常用口技逗我。常常是指着我的肚子,然后学各种动物的叫声,认真地告诉我:“你听你的肚子里有个小动物呢,来,让我帮你取出来,好不?”并不见他口部肌肉有任何动作,却能听到惟妙惟肖的猫叫狗叫响起在我的四周,好像真是从我肚子里发出来的。
  冬季的一天,特别冷。收发室里没有暖气,并且因为信箱的原因四处透风。那天我感冒了,浑身无力,连抬手发报纸的力气都没有了。十点半,他准时出现在了收发室。他看到我的情况,眼里满是关爱和疼惜,没有了原来的滑稽和玩闹。他把我送到校医院,并且一直等到我的同学到来,他才满脸关怀地离开。同学问我:“这个老人是谁,是你的亲戚吗?”我摇摇头,才发现自己也不知道他是谁。在我的印象中,他只是一个退休老人。隔天,我再去收发室的时候,发现昨天的报纸都发下去了,就特别奇怪。经过询问,才知道是这位可爱的老爷子帮我发下去的。
  大三,我就不再在收发室勤工俭学了。此后,也没有再见过这位和蔼可亲的白发老爷爷。但是,他的形象一直在我的心底,挥之不去。
  是他,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让我更加明白了世间永恒的真情。我在心底会为你一直祝福和祈祷的,敬爱的白发老先生!


                发黄的图书

    学校的图书馆,有个过期书刊库,藏有很多二三十年以前出版的书籍,是在地下室,并且有些书籍找起来不是太方便。甚至有时候明明记载是有,却怎么都找不到。
  有一次,发现书库里有一本五十年代出版的《警世恒言》,便去借阅,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图书馆的老师很热心,也帮着找,却仍是没有找到。于是,老师就把我的联系方式留了下来,说一旦有消息,一定在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其实,这部书我已经看过几遍了,只是想看一下不同版本的。很快,我就忘记了这件事情。
  大概一年之后,突然接到图书馆老师的电话,说我要借的书终于找到了。当时,我有点莫名其妙,全然不知道怎么回事。等我弄明白之后,满脸感动。去取书的时候,那个老师还一直解释说,他们一直在找那本书,但一直没找到,直到今天才找到。我心中满是愧疚,连谢谢也忘了说。
  我庆幸,学校有一个博大精深的图书馆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求,我更加庆幸,图书馆里有一群兢兢业业、不厌其烦的老师,他们尽其所能地为我们提供知识的渠道。同时,我要谢谢那个老师,并诚挚地感谢图书馆!


                无法写完的细节

    “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轻轻的风轻轻的梦轻轻的晨晨昏昏,淡淡的云淡淡的泪淡淡的年年岁岁……”
  青春的故事,都安放在我的本科时代。那里有着白发先生、漂亮女生、流浪诗人、爱情歌手,还有发黄的图书、宿管的阿姨。那里有一排排粗大的梧桐树,还有四月里开得凄美的樱花。太多的细节,都烙在心底,却无法写完。
  时间就像一条河,它载着每个人的过去,流走了,从不停滞。整理记忆时,发现时光风流云散后,剩下了太多的细节,太多的感触。烙在心底的记忆里,有着太多值得珍藏一生的人和事。我会把他们和它们融进我的生命里,永远带着它,永远都不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