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记忆:友情
友情是醇酒。
07年,我校放寒假,放学流与春运潮的相遇,火车运输紧张,加上气候的异常,不少同学都急不可耐地搭上了返乡的汽车,却不曾想与一场冰雪不期而遇。
家在邵阳的谢同学是他们洞口县返乡的牵头人,刚开始准备一起回家的只有熟悉的几个人,到后来增加到了十几个。辛苦地挤上车后,很快又结识了一些同乡。严寒的天气,冰冻的路面,让他们的回家路颇不平坦,在走到还不到一半路的时候,他们所乘坐的巴士突然罢工了。在司机手足无措的情况下,他们齐心协力推车,最终,车开始正常运行。到了目的地后,他们互换了联系方式,相约一起返校。看着手上一个个挤破的冻疮,他却乐呵呵的说:“这点伤算什么,能结识这么多朋友是我最大的收获。”他的坦诚赢得了大家的情谊。回校的时候,尽管一波三折,但他们一群人又都凑到了一块,火车紧张,他们集体转乘汽车,汽车冲散了他们,他们轮流开机用手机短信联系。“回去那天,还在邵阳学院睡了一个晚上呢”。现在的他已经和那些旅途中的陌生人建立了最深厚的友谊,经常一起聊天、聚会。
曾几何时,高山流水的友谊,迷失在现代钢筋混泥土的冰冷建构中。面对冰雪,它经受住了我们心灵与道德的拷问,在共患难的间歇,在你我之间重建。它弥漫出的酒般香醇,成了他们整个归途最深刻的记忆。
家乡记录:亲情
亲情是甘露。
这场冰雪,持续地席卷了整个三湘大地。带来了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物资供应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大面积的灾害。许多学子的家乡也难逃厄运。
郴州是湖南省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家住郴洲市中心的罗同学介绍,全市停电达14天,有的村落停电时间更长,到正月十五才来电,断电导致人们无法正常上班,企业和工厂遭受巨大损失,通讯也一度中断,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物资紧缺,煤、油价格上涨,日常生活负担加重。而家在市郊的李同学,春节过的更为窘迫,停电致使打米机瘫痪,米供应量不足,交通不方便,全家人一天只吃一顿饭,零食倒变成了主食。而万幸的是,大家都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党和政府给每家每户派送了蜡烛。郴州电力维修,得到了省内外电力工作者和武警支队的支援,在紧急抢修过程中,两名电工因公殉职。相比错过春节晚会的遗憾,李同学表示:“唐山志愿者自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为电力维修连夜工作。比起那些奋斗在抗灾第一线的人,我们的委屈真的不算什么”。而中文系周同学则乐观地说:“冰冻虽造成诸多不便,但是,过年的当晚全家点三块钱一支蜡烛斗地主,更是一个难忘的经历”。温家宝总理一行的南下考察,对民生的关切,也在这位老人的身体力行下体现的淋漓尽致。
国外媒体都充分肯定了我们国家抗灾的力度和速度,他们的讶异,我们处之则很平常。政府与民众同心协力,军民鱼水深情。
在冰冷天地,感受到我们的都是亲人般的温暖。那些在年关远离亲友的志愿者;那些在风雪中奔走的老人;那些因公殉职的电职员工。大胸怀下包容的谁说不是亲情呢?不仅是,而且是大亲情。
而黑暗的年关,亲人欢聚,或在微弱烛光中倾诉衷肠,或围坐娱乐嬉戏,更是另外一番值得回味的温馨场景。亲情,给予与接受,都是那么的甘之如饴。而我们的羞涩与吝啬,在冰冻下,却破土而出,让这场灾难变得不再可怕,甚至有些可爱。
校园见证:温情
温情是水。
水是生命之源。大学,人生的第二故乡。07~08寒假,由于交通不便,我校40多位学生不能及时乘车回家,滞留在校。据统计,外加在校勤工俭学的30位同学,留校的学生人数达到了70多人。不同于往年,恶劣的天气和气候给留校的同学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他们的食、住、用水用电问题怎么解决?
当采访到被迫滞留在学校的同学时,他们都饱含深情地叙说着寒冬里那温暖的一幕幕:“学院的措施是寒冷冰冻中的一杯杯热水,在冷雨寒风中及时传递着生命必须的热度,时时温暖着你我他的身心”。
领导关怀暖沁人心
校领导多次视察雪情,深入学生宿舍嘘寒问暖,看望慰问我校寒假留校学子,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不仅为滞留学生腾出了专门的宿舍,还开放了第四食堂解决学生就餐问题。在学生食堂,学校领导仔细询问菜、油、米等方面的供应情况,表示要加大学生食堂补贴力度;要求第四食堂加大蔬菜、肉蛋粮油等基础物资的进货、储备,保证正常的开餐需要,为假期留守的学生做好伙食供应,为春节在校学生做好丰盛的饭菜。让留校同学最为难忘的是小年夜,副校长李达轩、组织部部长熊青平陪同市团委领导王学武来我校看望学子,并与他们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过了一个极其难忘而温馨的小年夜。
学校还为困难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岗位,主要是负责教工宿舍卫生、宿舍巡逻、学工部管理、音乐厅管理、计算机部管理以及校园保洁保安。土建系大三的袁同学主要负责勤工俭学的工作管理,他说:“学校不仅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减轻我们的家庭负担,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关心也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抗冰:后勤走在最前线
这场50年不遇的持续大雪低温冰冻天气导致整个校园内路面结冰、部分水管冻裂、车棚被压坏,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遭遇空前困难。在这场破冰战雪的抗灾斗争中,后勤走在了抗冰最前线。
在得知雪情的第一时间,后勤系统立即制订了抗击雪灾的工作方案,启动了重大事件应急预案,及时组织了抢险队。后勤集团产业中心动用180床棕垫,连夜在每栋公寓、教学楼的大理石台阶上铺上棉絮防滑,让师生安全行走。在了解到寒假滞留的学生用热水不方便后,后勤集团蔡新义总经理冒着冰雪,亲自给同学们买来200斤煤球,电工班班长杨万左把自家的煤炉和100多斤煤球送到学生公寓。
1月12日以来,各校区不断接到水管、水表冻裂,电线发生故障的求援电话,后勤集团组织了抗灾突击队,随叫随到,及时排险。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期间全院东西两个校区共抢修、排除故障2395处。腊月24,农历小年夜,学生2舍水管总开关冻裂,北面55间公寓水表、龙头冻裂,每间公寓都在流水,情况非常严峻,后勤集团请急开锁专业人员开门,紧急维修300多处,终于赶在腊月28日恢复正常供水。
腊月26日晚上11点多钟,新图书馆的消防管道冻裂,水象瀑布一样从5楼顶向下流来,水工班连夜抢修。腊月27日0点40分,教工11栋楼顶主水管破裂,造成608室室内进水,水工班一面凿开楼顶墙洞排水,一面锯断破裂的水管、重新安装水管开关,凌晨两点40分终于修复了水管。芙蓉学院三区南栋下水道排水管,由于室外管道填埋较浅,水管较小,多处冻破结冰堵死,学生公寓卫生间污水倒灌。维修中心张真岗接到电话后,立刻带领维修人员赶到现场。由于冻坏的下水管有一部分在室外,两人在摄氏零下3度的大雪中工作了数小时,更换了新管道。
正是有了他们这一群人的集体付出,我们才拥有了寒冬里的这片温暖。
眨眼,已是三月。春回大地,冰雪已过,天空也没有留下它来过的痕迹。抗击无情的冰雪灾害,我们经历并承受。友情、亲情和温情的滋润,使生命变得丰盈韧熟。但是,那些和我们一道前行的,有的已经远去,在另外一个国度传送着祝福。有的,矫健的步伐,也已变的沉重。对逝去亲友的追忆,对英雄们的瞻仰,让我们都宁愿这场冰雪从未来过。
回望冰雪,有红烛的春节,有寒冷的冬季,有一路前行的我们。尽管这场冰雪成了我们脑海中的一道伤痕,可是,我们早已发现,在不远处等着的,就是春天!(稂志军龙婷丁婉娟王贝李浩俊谢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