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 撰稿 张鹏 冯超 黄绪宏 闫旭 杜诗琳)近日,我校与德国马格德堡 - 施滕达尔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的中德国际夏令营圆满落下帷幕。夏令营期间,党委书记杨赟,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凯分别亲切会见了全体营员。党委常委、副校长苗吉军,国际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全体营员参加闭幕式,仪式由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侯东帅主持。
杨赟回顾了我校与马格德堡 -施滕达尔应用技术大学十余年的合作历程,以及双方在科学研究、学生培养、人员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尤其对“CEEMS”中德学生会议的连续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肯定。杨赟指出,本次夏令营聚集了来自两个国家的青年才俊,营员们不但学习了科学知识,也收获了宝贵的友谊,希望同学们成为双方高校乃至中德两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在深化双方交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凯表示,本次夏令营的成功举办使青岛理工大学与马格德堡 -施滕达尔应用技术大学之间的合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充分体现了“高质量、重实践、国际化”的特点。双方在学生国际交流方面已经形成了具有创新性和持续性的合作模式,希望营员们未来更多地参与两校、中德两国的国际合作。
苗吉军表示,本次夏令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希望大家以此次夏令营为起点,保持学习热情,建立深厚友谊,努力为中德文化交流与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夏令营从8 月 24 日持续至 9 月 23 日,历时一个月,包含“融入理工”“学术交流”“中国文化”三个板块的内容。
周红燕作了开营第一讲 “中国与青岛理工大学”,带领营员们了解了中国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以及青岛理工大学办学理念、发展历史、学科特点等。土木工程学院组织全体营员参观了校史馆、土木工程学院院史馆、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综合实验中心、岩土与轨道交通综合实验中心和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方程式车队,近距离感受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成果。营员们还参加了学校迎新和开学典礼,深层次融入学校。
营员们参观了青岛海德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张村河项目、地铁 5 号线项目及小麦岛公园项目,深切感受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进技术,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参观青岛中德生态园、青岛国开美术馆、八大关历史建筑群,了解中德双方技术交流历程,领略青岛不同风格的建筑魅力,还参加了“数智时代新基建与滨海低碳材料学术论坛”,聆听了国际知名专家郑东生教授及多名博士后的专题讲座,参与了五十余场学生学术报告,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
营员们跟随中方教师学习了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功法八段锦,体验中国书法和剪纸艺术,先后参观青岛市京剧院、书画院。赴京游学参观了北京故宫、恭王府、颐和园、天坛、万里长城等历史名胜,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营员们亲手制作了饺子和月饼,进一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本次国际夏令营,通过开展一系列具有理工特色文化活动,让全体营员“全方位、多角度、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蓬勃生机,为中德青年学生搭建了学术交流、文化互鉴的平台。将来,学校将继续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内容、提升品质,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国际交流项目,为推动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的高质量协同发展贡献理工力量。


图片来源 :土木工程学院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