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66期
继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卓越计划”正式实施
本报讯 “到‘十一五’末,学校拥有以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及国家级教学名师10~15名,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30名,和100名左右以‘新世纪优秀人才’为代表的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层次后备人才队伍,8~10个创新学术团队入选国家级和委(省)级创新团队,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60%,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80%。”
上述数据来自学校在年初发出的党政1号文件———《南京理工大学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计划”实施意见》。这也是我校继完成师资队伍建设“立本三年计划”后的又一个新时期人才建设计划。
据介绍,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立本三年计划”主要解决了我校在“十五”期间教师队伍数量短缺的突出矛盾,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改善了生师比例,为学校人才队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分析学校人才队伍状况,我校在学术大师、高层次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等方面目前数量还是偏少,促使高层次人才汇聚,高水平学术团队形成、青年才俊脱颖而出的体制和制度也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学术团队建设成为学校下一阶段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这次出台的师资队伍建设“卓越计划”,主要包括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创新学术团队培育计划、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培育计划、百名优秀教师培养计划、青年教师国际化发展计划、国内外智力引进计划、教师队伍博士化计划等七个具体的实施计划。
与“三年立本计划”相比,“卓越计划”在观念上开始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突出了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学术团队建设,突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突出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发展,突出人才引进、培养的机制制度创新。
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学校开始实施“卓越计划”“紫金学者”特聘教授制度。特聘教授在聘期内除享受正常的工资、住房、保险、福利待遇外,还享受“卓越计划”“紫金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津贴,分别为10万元、8万元和6万元。除此之外,学校还将提供20至50万元经费用于特聘教授的团队建设;还可根据需要建立以特聘教授为负责人的学术机构;在学科规划以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时优先满足特聘教授需要。
同时,学校还设立专项经费2000万元鼓励团队建设;给予团队带头人适当的人权和财权;并给予奖励或配套经费。
为了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实施“百名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对于入选教师,除了能够获得5-8万元的资助,学校还将给予每年5000元补贴;学校实施“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培育计划”,对获得南京理工大学教学名师的教师,学校将提供专项经费3-5万元资助和5000元奖励。
推进教师国际化发展,提升学校知名度,也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具体目标。为此,实施的“青年教师国际化发展计划”,将在未来的三年内每年选派50名左右优秀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留学、研修;每年选派20名左右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赴海外进行短期培训。
新当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的自动化学院徐胜元教授认为,“卓越计划”是项系统工程,无论是刚进校的博士生,还是各种高端人才,学校都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措施和政策。他认为,这就给了年轻的教师一定成长的空间,也有助于人才的成长,从而形成学校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动力学院李强教授也认为,“卓越计划”正式实施必将逐步缩小我校和“985”高校的差距。 (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