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 第506期

刘晨曦的“一样”与“不一样”

毕业了,有点腼腆的刘晨曦(右二)和兴高采烈的同学在一起。

    十五日上午,华侨大学的“小神童”刘晨曦硕士毕业了。今年,他还不满19岁,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01年,刘晨曦以高考总分425分,比河南省当年本科最低控制线高出3分被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时,年龄还不满12岁,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被媒体誉为“小神童”;2005年,他又以299分超出录取线9分考上信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今年春季毕业后被上海一家知名软件公司录用。
  回首在华侨大学七年的学习生活,刘晨曦说:“是华侨大学宽容和谐的氛围让我自然快乐地成长。”


刘晨曦:我和其他同学一样

  从12岁到19岁,刘晨曦在华园生活了7年。就要离开母校了,他很有一点舍不得,特别是“驻扎”了6年之久的宿舍楼和施良侨科技实验大楼里的实验室。刘晨曦的宿舍在华园西北角清源山麓的28号楼7楼,站在走廊上倚栏俯瞰校园风景,是他往日的爱好。他说,看到一座座高楼不断在华园矗立起来,心中常荡漾着一种激动,“华大越来越好啦”。
  刘晨曦很喜欢华园的环境,他说整个校园都很漂亮,尤其是秋中湖的风景最美了,而他印象最深的是华园宽松自由的人文环境。他觉得,华大“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精神和“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让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华园的课余活动十分丰富,在刘晨曦的印象里,境外生很活跃,经常举办美食展、圣诞晚会等许多特色活动,这些活动使侨校华大的多元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刘晨曦的大学生活过得单纯、快乐、平静。读完本科考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他认为是一件按部就班自然而然就完成的事情。他说自己大一大二时成绩并不好,还要补考,大三时才逐渐赶上。平时除上课完成作业,也没花力气去学,没事就上网、玩游戏,遇到不感兴趣的课也会偶尔逃课,有段时间还一度痴迷玩游戏。
    “我和其他同学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假设可以重回大学时代,我想我的成绩会更好。”刘晨曦说。

学院:让刘晨曦感到和其他同学一样


  2001年,刘晨曦被华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对这位不满12岁的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怎么培养,成为学校考虑的问题。
  信息学院院长王加贤说,学院专门给刘晨曦制定了培养计划,并特别安排计算机系系主任陈锻生、吴扬扬夫妇担任刘晨曦的生活辅导员,每位任课老师同时兼任业务辅导员,在学习上给予其更多关注。为给刘晨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学院谢绝任何媒体采访,同时把他调入由高考分数超过各省重点线以上的优秀学生组成的试点班学习。在宿舍安排上,学院特别安排学生干部与刘晨曦一个宿舍,在生活上给以关注和帮助。
  在华园的求学生涯,刘晨曦受到从上到下的关注。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关一凡时常会询问起他,团委老师每一两周都要向班委了解他的情况,而这些刘晨曦并不知道。“因为在为刘晨曦制定的培养计划中,学院特别强调一点,就是不能让他感到自己特殊,需要特别照顾,而要让他感到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自然地成长。”王院长说。
  试点班班主任杨冠鲁老师将对刘晨曦的培养概括为“普通看待,特别关注”。除让刘晨曦在试点班学习一起培养受益外,根据刘晨曦的兴趣,还单独对他进行硬笔书法、足球等方面的练习指导,并曾特别向集美大学少年成才专家请教培养方案。试点班的每届班委都被特别交代:要多与刘晨曦沟通交流,开展任何活动都不能落下他。发现他在学习生活上出现问题时,要从侧面给予帮助,不让其感到压力。刘晨曦本科时的班主任王强透露,晨曦有段时间痴迷玩游戏,学院找他谈话正面引导,还通过同学的行动来影响他,同学不玩他也不玩了。
  吴扬扬说,本科时任课老师在课堂上都会给刘晨曦更多关注,而不在课后给他“开小灶”。硕士阶段,吴老师常在过节时请刘晨曦那一个课题组的学生一起聚餐,从不单独请他,让他感觉特殊。


老  师:刘晨曦其实不一样


  刘晨曦很感谢老师同学对他的帮助,但同学们却对他的热心称赞更多。同学薛清福说,毕业前,刘晨曦一直忙着帮同学办理学生证挂失、退宿舍等离校手续。
  “天才与智商有关,而生活与态度有关。”理工科专业背景让刘晨曦对生活具有一种理性的态度。他也认为能力比成绩更重要,更注重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假设,论证。读研阶段,他一开始就跟着导师吴扬扬和师兄谷峰做课题,锻炼了较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前年他与同学组队参加学校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举夺得特等奖。去年11月,刚满18周岁的晨曦只身到上海求职,笔试、专业面试、人力面试一路都很顺利,仅仅20多天就被一家知名软件公司录用,待遇很不错。
  刘晨曦毕业了,在学院老师的眼中,他的成长就似水到渠成。信息学院团委王坚老师说,刘晨曦在大学期间学习、沟通交流、生活自理上没有任何问题,本科前两年他还认为晨曦有点特殊,需要特别关照,之后刘晨曦就和其他同学们一样,变得心智成熟了,甚至有时候他都“忘”了学院里还有一个“小神童”。
  看着刘晨曦成长起来的吴扬扬老师对他顺利毕业感觉很正常,她说,刘晨曦自理能力很强,很让人放心,起初见到老师还有些拘谨,大四的时候突然变成熟了,路上遇到任课老师都会打招呼,曾让任课老师们高兴好一阵。他的毕业论文完成得很顺利,论文匿名送审,获得优秀评价。
  “但回想一下,突然发觉,刘晨曦其实不一样,因为他还不满19岁。”王坚老师很是感慨———19岁的孩子现在一般正念大一,而刘晨曦已经硕士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