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是中国文学圈子里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很小的时候就十分喜欢看他写的文章,朴素自然而且带着很好玩的悬念,从《魔方大厦》到《舒克贝塔历险记》,从《金门银门铜门》到《皮皮鲁鲁西西历险记》,部部经典。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里,确实是数一数二,影响了一代人。
到了上个世纪90年末乃至2000年初的时候,郑的童话故事我认为到达了他自己的一个顶峰。出台了一系列非常棒的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超脱了儿童文学的领域,完全可以和成人级别的此类小说叫板。此时的作品有《暖气华佗》、《智齿》、《白客》等,尤以《暖气华佗》为最佳。这部小说我几乎翻了能有10遍,许多行文方式对我的写作影响很大。这篇小说收放自如,节奏感很强,平实和个性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读起来赏心悦目。中国作家难得有郑的这份幽默感,而且还能很适当的表现出来。
过了这段时期,郑的功力大退,他的
《童话大王》尽是登载一些以前写过的老文章,味同嚼蜡,给我们一种强烈感觉这人已经江朗才尽。郑年龄越大,文笔就越成熟,行文就越老练,而这个时候,他的想象力就越匮乏。
郑是小学文化,他的个人素质和思考方式决定了他的后劲不足。没有强大的理论支持,没有高人指点迷津,以及对书籍抱着潜意识的憎恶,现在的他已经陷入自己给自己制造的迷宫出不来了。看看郑的博客,他现在的文章,很容易就能分析出来,郑现在已经完全变成自己语言的奴隶。他不是在驾驭自己的语言,而是被自己的语言给驾驭了。
郑一直在强调个性和不拘一格,做人写文章都是如此。那郑的文章是如何和别人不一样的呢。郑的文章只要看过几篇,基本上就能给他的行文方式总结成公式:多用成语,排比和比喻,尤以暗喻和拟人为主。这种写作方式,经过他几十年的运用,现在已经溶入到他的血液和思维中,这种行文方式已经成为他的上帝、他的主宰。他很谨慎,不想也不愿去尝试别的写作方法。年轻的时候他可能会做一些改变,可是现在的他绝对不会再去做这样的尝试了。但是,可能他自己都想不到,他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和瓶颈恰恰就是自己顶礼膜拜,使他得到声望和财富的这种写作方式。
这有点类似阴郁的宿命。伦敦出了杀人犯,福尔摩斯尽一切全力去调查,最后才发现真正的凶手就是福尔摩斯自己。郑可能现在自己也有些疑惑,总感觉写作起来没什么动力,感觉怪怪的,这就是他迷失了自己。
尼采曾经说过人生有三种状态,骆驼,狮子和婴儿。骆驼是前期的负重状态,它是开拓者,需要历经各种基础训练的苦难,它的任务就是确保掌握技术的成熟性。等到技术累计到了某一时刻,人就成为狮子,用利爪毫不犹豫的破坏自己建立的王国和宫殿,在痛苦中挣扎蜕变。最后一刻,人就成为了再度诞生的婴儿,这个状态下的人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领域。人变成骆驼很容易,但是成为狮子很不容易。要想成为狮子,必须亲手打破自己建立的王国,从头开始。很少有人能有这样的魄力。毕加索说过,任何艺术家都要亲手毁坏自己的作品,不能躺在自己的功劳薄上自娱自乐。只有杀了自己的孩子,才能有新孩子。郑没有这个魄力,他即使有这个魄力,也没这个悟性。现在的他已经到头了。向昔日的偶像上一炷香,借以缅怀。
(中文系 任博)
-
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