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澳大利亚一直有一种情结,很想去那一片广阔的草原看看夕阳,还有住在大草原边上的老朋友劳根。
跟劳根认识是在2001年的秋,那时我在现代中学记者团参加一次采访,路上遇到了一位老人带着一群小朋友开心地玩游戏,我悄悄绕过去给他们拍了一张照片,他回头看见了,微笑着跟我打招呼。我用蹩脚的英语跟他交流,他始终微笑着静静地听着,然后放慢了语速跟我介绍着自己。在交谈中,我知道了这个风趣的老人来自澳大利亚大草原,在中国已经1年多了,正在外语学校做英语教师,签了3年合同。
以后的日子,我经常光顾他的办公室和“小窝”。他的办公室很简单,跟来自美国的小伙子杰克和加拿大女教师罗丝公用。他说自己喜欢中国的文字,汉字是很有意思的方块,每个字都有许多意义。他有一本精装的初级汉语书,摆在书架上,红色的封面,非常显眼。他经常给我看他练字的字帖,虽然歪歪斜斜,却写得认真,像一个小学生那么认真。他的教案我也经常翻看,做得很仔细,同室的两个年轻教师也经常感慨佩服他的精神。
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来中国,他笑着说来中国一直是他们一家的愿望,他曾经跟儿子打赌,看谁先到中国,可惜儿子忙于事业,自己虽然老了,却跑在了前面。他惋惜的是老伴因为身体原因没能跟他同行,不过他笑着说,他拍了好多漂亮的照片给他们带回去。当他用胳膊一拢,张大了嘴说“Ihavesomanyphotos”的时候,感觉他就像一个孩子说我有好多糖果一样掩不住天真。在他的相册里有许多中国山水的照片,他经常给我介绍他去过的地方,孔庙、泰山、青岛港。他还有一个家人的影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全家福。一片广阔的大草原,夕阳残照,一家人在小房子前。有时候也在他的家里做客,他很热心地教我做生鱼片。当看着他一边吃着还像流着血一样的鱼片,一边说“terrific”的时候,我怎么也咽不下他所谓“delicious”的美食。
在我参加高考前夕,听说他要回国了,没能抽出时间去他的家里。在商店的路上,曾经遇到过他,他给我留了联系方式。在我高考后才得知他已经在6月初走了。那一次匆匆地寒暄就成了我们最后的作别。
不久前回家在收拾书房时,看到了一张泛黄的报纸,不禁一阵激动,上面有一张我采访他的照片。我一直遗憾他留给我的合影和签名都在搬家的时候丢失了,能找到这张照片也算是安慰了。
在出国热的时候,有几个朋友也忍不住疯狂地想到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他们问我,想去哪里,我说去澳大利亚看看吧。他们问为什么,我告诉他们那里有我的一个老朋友。是啊,一个可能今生再无法见到的老朋友。劳根,你在远方还好吗?
(中文系 桂生)
-
08年第1期